精准识别找穷人 因户施策拔穷根
唱歌乡位于通江县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幅员39平方公里,辖6个村、33个社、1168户、4505人,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平均海拔1250米,是典型的边远高寒贫困山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灾回到解放前”、“救护车一响,一条牛白养”,是当地贫困状况的真实写照,这里的老百姓改善生存环境、加快脱贫步伐的愿望异常强烈。今年3月,市、县扶贫移民局率先在我乡方山坪村开展精准识别工作试点,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全乡铺开,至5月底共识别出贫困户319户、991人,对识别结果群众无异议,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事件。目前,乡党委政府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贫困人口,采取“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限时脱贫”办法,正落实帮扶措施、目标和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把好三道关,将贫困对象找出来。 我们深知,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各方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少数老百姓认为“有利可图”,想方设法挤进“贫困行列”,戴上“贫困帽子”,如果稍有操作不慎,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能否找准穷人,直接关系到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在贫困人口识别中,我们严把“三关”,确保识别精准。
一是摸底调查关。 全体乡干部24人分6个工作小队,对6个村1168户,围绕财产资源、家庭收支、子女就学、扶贫愿望等8个方面,进村入户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做到每名干部对调查村的贫困人口状况底数清、情况明,每名老百姓都知晓识别标准、识别程序和当前主要的扶贫政策和措施,为后期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群众评议关。 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在贫困户评选中,通过召开群众会和村民代表会,采用“民主评议倒排序”和“组织提名代表审”的方式,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进。对个别特困户考虑其人际交往窄容易被评漏掉,特制定了由村委会提名、村民代表审议后直接纳入贫困对象的办法予以保障。长年在外靠捡破烂为生的贫困户李文先就是通过这个办法确定为贫困户的。
三是社会监督关。 通过“三公示一公告”,对评定结果进行严格规范的公开公示,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充分发挥扶贫志愿者的第三方监督作用,每村派驻一名乡领导干部和一名扶贫志愿者,全程参与、指导、监督扶贫人口识别,确保识别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通过严把 “三关”和走好 “宣传发动、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村民审议、村委公示、乡镇审核、乡镇公示、县级审批、县级公告”这十步,全乡精准识别出贫困对象319户、991人,识别结果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
第二,做好三件事,将贫困对象扶起来。 通过调查,贫困群众主要存在“五缺”,即缺住所、缺产业、缺信息、缺技术、缺资金,我们采取“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的办法,重点抓好“三件事”,做好脱贫帮扶工作。
一是“一对一”挂联。 市县按照每个贫困村一个帮扶部门、一名扶贫志愿者、一名乡领导组建3个工作队驻村开展帮扶,对贫困户在市县部门党员干部“一对一”挂联的基础上,推行“1351”帮扶计划,即:非贫困村乡上组建1个工作队,每名村干部挂联3户贫困户、每名乡干部挂联5户贫困户、每名乡级领导挂联10户贫困户,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进一步融洽感情、激励脱贫。
二是“点对点”规划。 通过贫困户提路子、干部出点子、共同想“折子”,由驻村工作队及挂联干部负责,因户施策为每个帮扶家庭“量身定做”、点对点规划,科学制定脱贫方案。贫困户周良武,妻子长年生病,两个孩子上学,全家4口靠他一人周边务短工每月挣1000多元为生,工作队得知他会木工后,就鼓励他学装修,并主动联系客户帮他“拉生意”,如今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通过“点对点”规划,全乡为185户贫困户制定了核桃、茶叶种植规划,为89户制定了畜禽养殖规划,为35户制定了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鼓励10户兴办农家乐。通过连“点”成“片”,全乡规划用3—5年连片发展茶叶1000亩、核桃10000亩、年接待游客10万人的“3个1”产业发展目标,覆盖带动全乡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实打实”帮扶。 通过深入了解,贫困户最大的愿望是“住上好房子、教育好孩子、兜里有票子”。在他们自身积极参与下,乡党委政府着力精准扶持,将梦想变为现实。 建巴山新居“挪穷窝”。 针对全乡189户土坯(危旧)房贫困户,实行分类指导,对需拆危新建的,政府引导建设聚居点,贫困户通过宅基地“拆旧换新”、扶贫贷款等方式帮助住上新居;对进行危旧房改造的贫困户,按政策给予每户8500元补助;对既无能力购买也无能力改造的贫困户,政府通过建设农村廉租房进行解决,贫困户每年每平方米只交纳5元租金,对无力承担租金的特困户,通过安排临时性公益岗位抵扣租金解决。目前,全乡规划聚居点2处,建巴山新居64套、农村廉租房36套、改造危旧房89套,项目实施后,全乡所有贫困户实现“挪穷窝”。 育增收产业“改穷业”。 要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走向富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专业技能,增强“造血功能”。为此,乡党委政府依托市“双百工程”(百万亩核桃、百万亩茶叶),对有意愿发展核桃、茶叶的贫困户,政府统一免费提供种苗,聘请专业人士开展技能培训及跟踪服务;对缺劳户鼓励参加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参股方式分红盈利;由县扶贫局支持,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30万元,帮助解决了160户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问题;通过扶贫贴息贷款帮助80户发展巴山土鸡15000只、山羊300只,预计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800元以上。 引扶贫助学“断穷根”。 我乡贫困户家庭大多观念守旧、子女较多,且大部分已步入高中、大学阶段,昂贵的学费成为阻碍脱贫的巨大压力。我们通过对接市县扶贫移民局,牵手吉林大学海内外校友会“扶贫助学千人工程”,结对帮扶127名贫困学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原吉林大学知名教授靳宝兰女士,不顾78岁高龄,步履蹒跚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对接贫困学生,在看到大山深处还有如此贫困而又如此质朴的贫困家庭时,被深深感动,当即表示有生之年要帮助孩子读完大学,走出穷山、走出贫困!
第三,建好三系统,将脱贫对象退出来。 为实现贫困人口的精准管理,我乡积极探索建立“三个系统”,及时让脱贫对象退出来。
一是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成立乡扶贫开发办,探索建立乡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县、市、省、国家网络系统进行联网对接,将扶贫人口数据、工作动态进行网络公开,按季度开展扶贫工作绩效评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建立贫困人口帮扶系统。 将贫困人口的帮扶需求、实施进展、帮扶成效据实录入帮扶系统,搭建沟通爱心人士、企业等社会扶贫力量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帮扶桥梁,吸引、聚集各方力量,实现上下左右、人人参与扶贫攻坚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贫困农户退出评估系统 。聘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贫困户脱贫和农户返贫情况进行评估,对稳定脱贫的农户有序退出,将因灾、因病、因子女就学返贫的农户重新评估后纳入帮扶范畴,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退,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