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重点在拔掉“穷根”

22.07.2015  11:34

        编者按:省委日前召开十届六次全会,对新时期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贫穷是如何发生的,资本下乡、产业发展是不是就可以保证贫困地区群众富起来,让不同利益主体在扶贫过程中实现“双赢”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体制机制?本期专论,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
嘉宾: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黄祖辉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ArifDirlik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王付永
贫困问题的核心是充分就业
        主持人:扶贫解困先要弄清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您经常在农村地区考察和调研,有何发现?
        党国英:影响贫困发生的直接因素主要是两个,一是农民的有效工作日,二是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农户如果能加入现代分工体系,其一年的工作日越长,且生产的产品能够销售出去,则农户的收入越高。归根结底,农村脱贫问题就是一个充分就业问题。在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户的收入也越高,所以,劳动者文化知识素质也是影响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如果因为资源匹配存在障碍,农户无法在农村有效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无法充分就业,就必然发生贫困。四川的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一些处于交通不便、大山深处的山民,发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和农民的有效工作日少有直接关系。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有两个路径:第一个路径是农户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在城市成为一个正常的劳动力,取得大体正常的劳动收入。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下,农民在城市的有效工作日是农村的多少倍,其收入也会是农村的多少倍。为此,国家要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地就业、生活。
        主持人:在我省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中,“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就属于这种情况。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就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那么第二个路径是什么?
        党国英:第二个路径是政府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市场环境的同时,积极扶持商业资本进入农村流通与服务领域,引进新的适用性技术,以改善贫困农户的资源匹配条件,使农户能在当地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有效工作日。以上两个路径在农村贫困地区可以分别实现,也可以同时配合实现。对于一些自然资源极为恶劣的贫困地区,主要应利用第一种路径。这类地区不可能依靠经济开发改变农户的资源匹配条件,无论多大的投入都可能“打水漂”。对于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近、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利用第二种路径,如开发乡村度假旅游业、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等,都可以让农民忙起来,使他们变为专业生产者,其收入也会赶上城市的平均水平。还有一些人口压力本来不大,经济条件改善容易突破的地方,可以结合利用以上两种路径。
        ArifDirlik:就业问题应该放在扶贫的核心位置上。美国政府认为,政府要承担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能,而不只是救济,给贫困人口提供救济是一个“无底洞”。美国有一些家庭长期生活在贫困的恶性循环中,有的家庭三代都接受扶贫,他们不知道在扶贫之外如何生活。为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美国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制定了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的政策,通过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人口的创收能力。同时,注重消除低保文化,创建自力更生的文化,使贫困人口树立起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的观念。
让公司与农户“血肉相连
        主持人:省委书记王东明强调,一个地方产业发展起来了,不等于群众就会自然而然地富起来,要在加大贫困群众参与、推进产业直接富民上下功夫。作为农业问题专家,您认为应如何在产业富农上更上一层楼?
        党国英:产业化经营模式要有利于富农,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更要在政策设计上体现这一导向。在一些地方,一些机构挂着合作社的名义,实际上是翻牌的合作社,最后富的只是自己;一些地方开展“公司+农户”的合作,最后是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而群众却没有得到什么大的改变。对于这类情况,都需要好好反思。要推进产业直接富民,就要让产业(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结合得更紧密。贫困地区要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政策上鼓励企业更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支持以土地、资源等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让贫困群众能够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黄祖辉:产业发展起来了,企业发展起来了,当地的群众就能富裕吗?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且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中最具主导性的是“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或者说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尽管“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对于解决农户农产品“卖难”问题,对于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不能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主要局限,一是公司(龙头企业)与众多分散农户打交道的交易成本非常高;二是在这种模式下,公司(龙头企业)与农户仍称不上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是两个利益主体,因而两者的关系比较脆弱。一旦政策与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两者很容易出现分离或不合作行为。三是这种模式是以工商资本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工商资本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既发挥着为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水平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与农户的利益结合不紧密,与农户之间还是简单的农产品买卖关系,企业资本强势和生产农户弱势之间的不对称问题。
        与“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比,“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一是公司(企业)通过合作社这一主体来管理广大农户,可以大大降低公司(企业)直接与分散农户打交道的成本。二是通过合作社这一载体,公司(企业)和农户的连接空间很大。比如,公司(企业)和农户可以共同入股合作社,这就既可以使公司(企业)通过购销合同或技术扶持等机制来稳定上下游关系,又可以通过股权这一利益纽带,深化公司(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三是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的多种服务,可以形成“生产分散在户、服务统一在社”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形态和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使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公司(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更为紧密。
学会改变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主持人:比利时乐器发明家萨克斯曾说,世间大部分的贫穷,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由此看来,改变贫困也离不开改变思想?
        ArifDirlik:贫困也容易表现为思想的贫困。如果一个人安于贫困,视贫困为正常状态,不想努力挣脱贫困的状态,那么在身体中潜伏着的力量就会失去它的效能。所以,扶贫不仅仅是资金上的事情,更是思想上的事情。对贫困群众不仅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还要让贫困群众对外部世界多些积极的理解。
        党国英:让扶贫资金成为群众的消费资金还是生产发展资金,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曾有这样的例子:用扶贫款头年给农民买一头牛,次年就变成了一只羊,第三年就变成了一只鸡,这说明,一些农民把生产资金变成了消费资金。扶贫,不仅要让扶贫对象吃饭,更要让扶贫对象成长、学会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