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精准扶贫补“短板”幸福东区一个也不能少

11.12.2015  11:01

 

 

东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

一大早,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攀枝花村村民钟贵强就忙着给牛准备饲料。28岁的他是4岁孩子的父亲,其父身患重病长年卧床不起,母亲和妻子在家务农,是村里的贫困户。

 

2012年,东区为钟贵强送来了200多株枣树苗,并让他参加了镇上举办的果树种植培训。有了果树苗,还有了种植技术,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钟贵强家生活的变化,得益于东区实施 “因人而异、一户一策、分门别类、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措施。

 

近年来,东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扶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全域覆盖、城乡一体,聚焦缩减城乡相对贫困,落实领导责任,凝聚社会合力,夯实基层基础,千方百计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实现城乡低收入群体同步小康。

 

据了解,东区在2014年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果。2015年,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5280元/年·人,未来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标准;2016年,全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减少50%,人均年收入达到10560元;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在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人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幸福东区一个也不能少。

 

多方合力“八大工程”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

 

近日,家住东区炳草岗街道紫荆山社区的杨谊,拿到了东区民政局给他发放的医疗救助金12000元。

 

长年卧病,丧失劳动能力,杨谊是东区的重点困难户,每月靠领取低保金生活。

 

杨谊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是东区扩大救助范围,将因病致贫的“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救助范围的结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为此,东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实施医疗卫生帮困等8项工程,补齐“短板”,让全区群众同步奔小康。将困难职工、本地困难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017年前,城乡困难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从70%逐步提高到80%,封顶线从5万元提高到7万元等,做到病有所医。

 

实施精准扶贫,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产业富民是头等大事。东区大力实施富民产业发展工程,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构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项目引进、乡村旅游、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低收入户发展家庭经营创收增收。

 

同时,东区创新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投资收益、理财收益等模式,盘活土地、资金资本,实现多渠道增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引导优势服务业聚集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商圈和商业街区,为城乡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优先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东区加大力度改造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推动城市形态有机更新,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城区,改善城市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统筹城乡保障房建设,达到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全面覆盖。

 

2016年,全面完成农村严控区外的“危房户、无房户、建房困难户”改造;2017年前,建成保障性住房630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基本得到保障。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坚持扶贫先扶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为此,东区大力实施教育扶智工程,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资助;妥善安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对凡在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给予农村学校寄宿生肉食补贴;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制度和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妥善解决低保家庭因病、因灾或因子女上学而遇到的特殊困难,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增收的,按照低保规范进行兜底等。

 

对口帮扶边远民族地区 打赢脱贫攻坚战

 

3年来,东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精准帮扶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项目援建为抓手,以民生保障为核心,以增收致富为目标,整合支援力量,创新支援方式,全力以赴推进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80万元,完成多个基础设施改善、职业技能培训、产业互助增收、教育文化建设、医疗卫生提升等对口帮扶项目,举全区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如今,盐边县共和乡和坪村村民安康可以穿上新皮鞋,骑着摩托车去赶集了。这是他做梦都没想过的。“以前一下雨,道路泥泞,根本无法走,但现在不同了,从村到乡全是水泥路,穿皮鞋都可以赶集了。”安康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2012年攀枝花吹响“对口支援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集结号,按计划,东区对口帮扶共和乡。

 

如今,3年多时间过去了,一笔笔资金、一项项技术、一次次合作,改善了共和乡的基础设施,开阔了村民的眼界,拓宽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

 

3年来,东区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帮扶方向。东区积极主动协助盐边县共和乡编制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确定了项目援边、产业援边、干部援边、人才援边、教育援边、科技援边等多种支援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

 

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发展瓶颈。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共和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要致富,先修路。对此,东区制定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三年计划,梳理出三迷路、集镇环线、河坝路等一批亟须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并分年度逐步启动实施。3年来,东区累计实施公路硬化、集镇改造、桥梁建设等项目9个,直接解决共和乡4000人出行难问题。

 

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流动,提升了农副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了物流成本,仅此一项每年直接带动农户增收上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路、致富路。

 

扶贫先扶智。针对共和乡信息闭塞、养殖种植技术及发展观念落后的问题。东区采取派出挂职干部、专家进村培训、企业进乡商洽、多种技能培训等有效举措,开展综合“造血”帮扶,在提高共和乡村民致富技能的同时,改变了村民靠天吃饭的传统发展观念,提升共和乡发展软实力。

 

3年来,东区开展专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5次,培训人员200人次;组织11家企业到共和乡进行商贸洽谈,实现销售额数万元;为500人次农村劳动力提供计算机、驾驶、焊工、电工等技能培训。

 

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社会帮扶体系。东区坚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对口援边工作格局,不断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充分整合辖区教育师资、医疗卫生、科技商贸、市场销售等各类资源优势参与对口帮扶。累计争取企业和社会资金150万元,实施了爱心助学、扶弱帮困等一批公益活动,形成了全民参与、合力支援、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秦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