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聚焦精准扶贫脱贫 完善扶贫机制建设推动贫困地区“活血造血”

10.03.2016  08:58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瞄准扶贫对象,其次是精准帮扶,还要精准管理,将扶贫资金花在刀刃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杰3月8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精确扶贫应做到扶贫“到人到户”,建立起扶贫退出机制,才能“脱贫摘帽”。

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精准扶贫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关键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

对于如何做到“精准”,瞄准问题“靶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很多代表都有话说。“我觉得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扶’,而是要给予贫困人口未来真正脱贫的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认为,精准扶贫要从根本上考虑贫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要让贫困人群掌握脱贫的技能技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认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系农民增收和生产发展,可以帮助群众实现“造血式”扶贫。但各地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盲目性,要么不知道如何发展,要么政府“一刀切”,缺乏发挥自身优势的好项目。

赵皖平建议,要加大财政“三农”投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支持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并以村集体经济参股相关经济组织等方式,健全土地等资源增值收益在承包方、出租农民和所在村集体的分配共享机制,实现共赢。

有的地方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究其原因是扶贫资源精准性不够,存在扶贫退出机制缺失、扶贫手段单一、扶贫资金监管弱化、现行的贫困地区考核机制对减贫的正向激励不足等问题。”杨杰分析,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扶贫体制机制建设。首先需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录入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确保扶贫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加快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好精准识别、因户施策。要把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家庭农场等纳入考核范围,建立扶贫退出机制,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杨杰还建议,完善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发展小城镇,对不具生存条件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使搬迁的群众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坚持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

说起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表示,扶贫既是民生也是发展,财政部门会进一步加大投入,统筹政策,倾斜支持,做到普惠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特惠制,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的引领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压实责任,确保扶贫资金真正发挥扶贫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