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翠屏答卷”

22.01.2017  17:04

 

 

明威乡白塔村斑竹苑,贫困户聚居新村。

 

翠屏区2016“扶贫日”集中活动。


        ——宜宾市翠屏区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赵晨希 蒋运强 王宏亮
    近日,笔者在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胡坝村看到,该村的贫困户们正在柑橘树下采摘果子打包装箱。今年柑橘的丰收,让他们在脱贫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翠屏区作为典型的“插花”贫困地区,全区呈现出“分布宽、程度不均、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共有贫困户7965户26191人,省定贫困村5个。
    翠屏区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补短板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明确了“率先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按照“脱贫+巩固+提升”的工作要求,确立了“一四七”工作法(即明确一个目标,落实四个引领,推进七大行动),全面落实 “脱贫是根本要求、不返贫是目标要求、达小康是最终要求”的工作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6年,翠屏区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全区GDP完成553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089元、14670元,分别增长8%、9.6%。2008—2015年连续8年入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2016年,翠屏区明威乡民东村、菜坝镇水库村两个省定贫困村被宜宾市确认为退出贫困村。全区2016年脱贫1203户4139人。
强化组织健全机制强推进
    “全区组建了15个驻乡镇和涉农街道扶贫工作队及5个省级重点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精心选派30名第一书记入驻贫困村、后进村,安排98个区级部门‘多对一’帮扶贫困村及乡镇,组织7360余名机关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切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翠屏区直机关工委书记张勇告诉笔者。
    有决心,更要有行动。翠屏区建立了省定贫困村脱贫摘帽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贫困村“摘帽”工作。
    全区利用“大扶贫”理念积极筹集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有效保障和助推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已投入各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共4177万元,其中省级资金876万元,市级资金420万元,区级资金2881万,五个省定贫困村均建立了贫困村产业扶贫周转资金共计150万元。确立3400万扶贫小额信贷额度,财政全额贴息,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需求,现已贷出3300余万元。此外,积极探索财政资金量化股份给贫困户和村集体,投入种养大户、专合社、企业等,保障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参与连片产业的发展,享受长期可持续的收益。
项目引领产业扶贫显神通
    “我们家的橙子已经全部销售完了。去年自己只能卖3元一斤,现在通过合作社销售能卖5元一斤,比以前多卖了8000元。”詹中清与全村96名贫困户全部加入了胡坝村宋橙种植专业合作社,该专合社整合了全村1500亩甜橙建成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们脱贫增收。
    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造血”功能。翠屏区重点突出产业转型培育,大规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去年全区投入股份合作资金800万元,涉及6个乡镇的16个村,发展水果、雷竹、水产等产业。
    “当地贫困户在我们农场既可以打工领工资,又可以得到分红。”李庄镇安石村田之星生态农场的张总介绍。田之星农场是翠屏区工商界一批企业家带着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投资兴建的。该农场流转了安石村800余亩土地,其中6户贫困户30余亩,为市民提供吃、喝、玩、乐等体验式旅游服务,让农村变成城市人喜爱的景区。
    “农村变景区”是翠屏区产业脱贫的一大亮点,借助当地优势资源,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开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贫困户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在产业转型脱贫方面,翠屏区共培育、引进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2家(吸收贫困户625人),共计流转土地5.8万亩,累计投资达5.13亿元。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84个,覆盖农村人口72498人。
    电商助力“三建三带”搭平台
    在明威乡白塔村留诚养殖专业合作社二楼培训室,返乡党员陈伟正在为贫困社员们讲课。由陈伟领头创建的党员合作社是翠屏区 “三建三带”助力精准脱贫的一个创新举措,即党员建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带动群众和贫困户发展产业。
    “我们合作社有20%的产品通过电商销售”,留诚养殖专合社的工作人员曾国群告诉笔者。白塔村是翠屏区电商扶贫最先发展的地方,林下土鸡、香林绿壳蛋、竹笋、芽菜……最新鲜的食材通过最快捷的方式和最方便的平台送达顾客手上,电商平台的助力打开了农村产业抱团式发展的“新引擎”。
    翠屏区结合贫困特点和脱贫攻坚现状,出台“脱贫攻坚+农村电商”“脱贫攻坚+幸福和谐大家庭”“脱贫攻坚+农村改革实验”“脱贫攻坚+幸福美丽新村”“脱贫攻坚+防返贫”“脱贫攻坚+公益”“脱贫攻坚+精准党建”七大行动,推动脱贫工作改革创新,保证脱贫见实效。
    此前,翠屏区建成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计划在全区建设8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25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采取“学习电商知识+参观电商平台+模拟店主开业”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贫困农户发展农村“微电商”,目前已组织专题培训10余次,参加受训人数的500余人次实现了脱贫。
政策兜底多措并举强保障
    “农户不懂帮扶政策,我们不仅要解释到位,更要服务到位。这次帮老蒋协调好了分级转诊的事情,再算上医疗兜底政策的补助,老蒋的医疗费不用愁了。”高店镇副镇长王伦学介绍道。高店镇桂华村残疾人贫困户蒋华云是典型的因病致贫人员,之前他患上的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花费,让他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翠屏区专门为贫困户调整的医疗兜底保障政策,让老蒋这样生病的贫困户有了依靠。
    翠屏区所有贫困户均由区财政全部负责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同时,在省市卫生医疗救助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区级扶贫医疗救助兜底政策、“十免四补助”“先诊疗后结算”、每两年实施一次免费体检等医疗扶持制度。在省市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翠屏区每年投入医疗兜底资金1600余万元,实现在区属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和大病门诊 “零门槛、零支付”。
    全区建卡贫困人口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率达100%。今年共免收贫困人口一般诊疗费1755人次、共17550元;免费开展贫困户白内障复明手术10例;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8万人、共22万元;免费提供妇幼健康服务0.7万人次、共66.78万元;免费巡回医疗服务4500人次、共发放药品2.5万元。
    同时,翠屏区结合实际还出台了贫困子女上学救助兜底、产业培育兜底、项目整合兜底、精准扶智教育保障兜底等政策,全区428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了兜底政策。并安排322.72万元资金,完成198个农村“四大工程”项目,其中包括66个学生食堂、32个寄宿制学校,全区无因贫辍学和适龄未读儿童。
转变思想激发脱贫内驱力
    “2017年我肯定能脱贫。”袁栋良充满信心地说。39岁的他是牟坪镇红农村的村民,目前养了80余只羊。
    “他干劲十足,除了养羊,又养了一百多只土鸡。他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和他一起搞养殖。”牟坪镇副镇长毛绩介绍道。
    “有政策的扶持,以后凭借我们的双手,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凉姜乡九里村贫困户胡兵,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起了产业,建起了新房,还经常与同村的贫困户交流从驻村工作队处学到的种养经验。
    扶贫先“扶志”。从引导贫困群众思想转变入手,全区从上到下积极引领贫困户树立自我发展、自力更生的意识,变“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目前,翠屏区贫困人口已由2014年的27018人减少到8673人,贫困发生率由6.3%下降到1.98%。
    翠屏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实干当先、富民强区,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全区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强化民生保障。未来,翠屏区在提高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道路上将走得更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