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控烟关键在于突破执法困境

26.11.2014  12:49

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究竟靠啥来保证,具体又如何执行,假如缺乏相关的细则与可操作性,控烟立法遭遇执法困境,也仍将在所难免。

我国拟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下称《条例》),透露上述信息。据介绍,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目前,《条例》正在公开征求意见。(11月25日《新京报》)

公共场所控烟,实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进入立法程序,多少令人期待。不过,正所谓“徒法不足以独行”,立法控烟究竟能走多远,是否能让控烟行动摆脱过往的困境,仍有待观察。

从控烟条例的送审稿来看,无论是影视剧播吸烟镜头最高罚3万,还是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都不难体会控烟力度的加强。影视剧播吸烟镜头的相关罚则,执行起来并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但是,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究竟靠啥来保证,具体又如何执行,假如缺乏相关的细则与可操作性,控烟立法遭遇执法困境,也仍将在所难免。

事实上,公共场所控烟早有尝试,但效果却始终乏善可陈,尤其到了操作执行层面,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公共场所公然吸烟的习惯,更是形成了对控烟禁令的强大阻力。例如,“车站候车闲得无聊吸烟也违法?”,“单位干活累了抽个烟管得着吗?”,各种抵触情绪,更是让控烟禁令难以落地。那么,控烟立法是否能够有的放矢,有效化解抵触,遏制并改变公共场所吸烟的习惯,自然是实现控烟目标的关键前提。

控烟立法在这方面并非没有考量,就连谁该带头控烟,国家公务人员不得在公务活动中抽烟,都事无巨细地提及。但问题在于,既然立法并非道德规劝,那么,假如国家公务人员并未带头控烟,甚至开会的时候领导还带头吸烟,这事儿究竟谁来管,又有何罚则,具体又该如何执行,若缺乏可操作的细则,则立法的严肃性与效力值得疑问。

以美国为例,公共场所吸烟要承受高额的经济处罚,当吸一根烟要面临250美元的罚款,自然不会有人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当然,美国公共场所禁烟,也并非一味的封堵,而同样有疏导,如设置有限的吸烟点,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烟瘾,在这些区域之外则严格禁烟。而公共场所禁烟,当然少不了相应的执行机制,在有着浓厚吸烟传统的法国,为落实公共场所禁烟令,有17万名以上的“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这些由警察、宪兵和军队巡逻兵等组成的执法人员,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有权对违反者处以68欧元的罚款,而违规的场所将被处以双倍罚款。

其实,相比缺乏执行力地让领导和公务人员做表率,倒不如由政府来带头“禁烟”。烟草业作为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烟草经济所催生的“既得利益”格局才是控烟最大的阻力所在。那么,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改变控烟背后的“经济”阻力,或许能使得相关部门多一些控烟的动力,突破执法困境,也让立法控烟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