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雨天过下穿隧道留意涉水线 积水30厘米禁入

14.05.2014  11:06

 
5月13日,成都武侯大道下穿隧道的涉水线安装完毕。

 
成都武侯大道下穿隧道口,“前方30米积水警戒线”的标识很醒目。

    原标题: 积水30厘米禁入 雨天过下穿看清涉水线

成都主城区37条下穿本周将全部完成涉水线复画

涉水线作用

当隧道积水达30厘米时,地面上这根明显的白色标识线将提醒所有汽车禁止驶入。既保障车主的安全,又避免让爱车被困。

为何设定30厘米

在隧道内积水30厘米,暴雨持续的情况下,即使以最大功率抽排水,也无法及时排水,隧道内积水有不断上涨的危险。

5月1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排水设施处获悉,本周内市中心城区的37条下穿隧道,将复画涉水线。可能有细心的市民已留意到,开车行经武侯下穿、红星路下穿、羊市街下穿隧道时,地面上有一道明显的白色标识。这就是涉水线。当隧道积水达30厘米时,这根线将提醒汽车禁止驶入。既保障车主的安全,又避免让爱车被困。

下穿积水30厘米汽车禁止驶入

如果下大暴雨,这根警示线,一定程度上能提醒驾驶员注意。”家住武侯立交附近的孙先生,每天都要驾车经过武侯下穿回家。上周,他发现下穿隧道的低洼处,画了一根白色标志线,并用大号字体标示“积水30CM禁止驶入”。而在13日,这个标识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在还未进入武侯下穿的引桥部分,也竖起了一块反光标识,用感叹号提示“前方30米积水警戒线”。此外,在地面白色警戒线上方的墙体上,也标注了警示内容。

孙先生认为,从字面意思理解,如果暴雨天气走下穿隧道,司机看到标识会“长个心眼”,特别是当水漫到白色警戒线附近时,肯定车辆不能过隧道了。

13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区的部分下穿隧道,发现大部分的积水警戒线标识进行了复画,同时在警戒线前面30米处,增加了提示司机注意的标志。“提前30米提醒司机注意积水,肯定还是有作用。万一水已经把警戒线淹过了,看不见了,司机心头要有数。”出租车司机王先生表示,他目睹过有的车辆涉水熄火,最后只能请拖车的情况。警示线对于开车经验不足,或者不了解成都地形的外地司机,更有提示作用。

37条下穿复画本周内全部完工

实际上,早在2006年,成都排水设施管理处就全面启动了该工作,在市区内遭遇内涝隐患大的下穿隧道粉刷涉水线,以提醒过往车辆,在隧道积水达30厘米时禁止驶入。由于涉水线常年经车碾压,并且主要在每年5-10月汛期期间发挥提示作用,因此今年汛期前,成都排水设施管理处再次组织人员,对市区下穿隧道的涉水线进行重新粉刷、复画。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考虑到经过长期碾压,提示线已经模糊不清,复画是为了预防汛期时驾车市民在隧道遇险。

重新复画后的涉水线,白色线条更加清晰醒目。目前,成都中心城区的37座下穿隧道中,内涝隐患大的下穿隧道已率先完成复画涉水线,青龙场下穿等也将在本周内完成相应工作。

淹过30厘米线小型车别冒险涉水

涉水线为何设定在30厘米?成都排水设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隧道内积水达到30厘米,暴雨仍在持续的情况下,意味着泵站的抽水能力也达到极限。即使以最大功率抽排水,也无法及时排水,隧道内积水有不断上涨的危险。

与此同时,积水超过30厘米,也对小型车构成极大威胁。该负责人说,车要驶过积水处,需要用低速挡匀速驶过。如积水过深,水从排气管进入车内,会导致熄火。以一辆排量2.0的中型小轿车为例,车尾的排气管高度约为28厘米。根据车型大小,小车排气管高度最低约为26厘米,越野车、轻型货车等车型的排气管,高度为30厘米。这意味着,警戒线接近30厘米时,只有部分车辆可以顺利通过,一旦接近40厘米,最好别通过。

| 市 | 民 | 建 | 议 |

电子路况牌雨天应实时提醒

我有个疑问,即便是提前30米提醒了注意积水,等司机开到积水线处发现不能进了,难道在隧道调头?还是就在隧道口等待?”车主张女士说,画线的位置都是临近低位的地方,不是隧道内、桥底就是立交底层车道的入口,当车辆行驶到这里,已经不可能转到其他道路行驶。不过更多的男车主则认为,如遇暴雨天气,肯定下穿会较堵,有经验的车主应另选择道路。

建议在市区内电子路况牌上,滚动播报注意积水的提示,这样大家都能留个心眼。”市民杨先生说。

| 专 | 家 | 支 | 招 |

涉水中途熄火 切忌再启动

车行积水路,其实是个技术活。”汽车发烧友黄先生总结了3大技巧提醒车友,在通过涉水道路时,如何保护自己和爱车。

一看、二探、三通过。”黄先生说,“一看”即驾车行至积水路段,无法辨别水的深浅时,车主不要盲目硬闯,应停车观察其他车辆通过情况,“或借助参照物来判断,如路沿”。如果水太脏,且没有参照物,那就要开启“二探”模式了。黄先生称,自己下车走走最保险。探水时,一定要穿上鞋,避免被水下物品刺伤脚。除查看水情外,观察车轮也很重要。如果积水已没过轮胎的一半,尽量不要冒险前行。“如非得尝试,先弄清楚车的进气口在哪里。理论上,只要发动机不进水,车就不会熄火。

如车主一定要通过积水路段,首先应该选择斜坡、地基等地势较高的路线通过,可有效避免车辆进水。其次,低挡位高转速、缓慢进水匀速通过。黄先生说,司机切忌猛轰油门,以免因水位推高,导致水灌进发动机。最后,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

如车在涉水过程中熄火怎么办?黄先生说,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在原地等待救援,切忌重新点火启动,否则会造成发动机严重受损,保险也将拒赔。

| 相 | 关 | 新 | 闻 |

隧道历险 夫妻弃车逃生

2013年6月20日凌晨4点,打算去文家场送蔬菜的彭先生与李女士夫妇,在成都金牛区淳风路下穿隧道经历了生死一刻。当时他们冒着大雨,拉着一车蔬菜,从金牛区黄金路拐上了淳风路,试图通过清水下穿隧道进城。可是他们低估了暴雨的厉害,刚进入隧道下坡4米处,货车熄火了。

彭先生先试拉车门,打得开,他想再发动一下车,看能不能启动冲过去,可几次发动都没成功。在重启发动机和逃生的犹豫中,副驾驶室的李女士发现,水涨得特别快,一下子就涌进车里,到小腿肚子了。3分钟后,两人再拉车门,门被巨大的水压抵住,打不开了。好在车窗是手摇的,两人最终从副驾驶位翻窗脱险,不到半小时,车全部没顶,消失在暴涨的近3米深的积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