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万源市扶贫移民局开创“我要脱贫”造血式的扶贫新路

12.04.2014  15:30

      达州市万源扶贫移民局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群众在扶贫开发上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扶贫事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在面对艰巨的扶贫建设任务和众多历史问题,以及扶贫项目建设进度慢、群众不满意等一系列问题,带着“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做了什么,以后该怎么做”等问题,该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剑波带领班子成员、干部职工积极会同财政、农业等单位先后深入万源市5个片区30多个乡镇40余个村开展艰苦的实地调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克难攻坚。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贫困山区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民脱贫致富增收渠道更加宽广,推进了全市扶贫事业向纵深发展。

      “现在的扶贫开发让我们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有盼头……”白果乡庄子坪村70岁高龄的黄云树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白果乡地处大竹河连片扶贫开发核心地带,在扶贫项目建设上,活用市委、市政府“统一标准,综合预算,群众主体,政府补助,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用扶贫项目资金作引导,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投工投劳、村民筹资,充分发动群众将原规划的“2.9公里80公分宽的联户路建成了16条,没有一条负债,没有一条出现质量问题,更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和群众上访,每公里实际投资29万元的3.5米宽、18公分厚、C30标准的,覆盖300多户村民的4.3公里水泥联户路;将原规划种植的1000亩单一核桃产业发展成为了林上1200余亩核桃、林下1000亩魔芋、林中1000余只旧院黑鸡的绿色环保的多元化产业。

      (一)密切联系群众,激发群众干事活力。 针对调研汇总情况,扶贫移民局决定从群众普遍存在的“等、靠、要”的问题入手,首先在其帮扶点---白果乡进行试点运行。加强与白果乡党委、政府的联系,着力调动群众干事活力。

      一是强化宣传发动工作。 先后召开各种会议10余次,重点把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道理讲明白,既做好了扶贫建设政策的宣传,又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既增进了干群关系,又用“算豆芽帐”的方式实现了让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二是吸纳尊重群众意愿。 联户路规划宽度是80公分,核桃苗、魔芋种采购安一贯做法是扶贫移民局统一集中采购。绝大部分群众不赞成这种方式,纷纷要求将路拓宽到3.5米,核桃苗、魔芋种由村项目物资采购小组统一采购。扶贫移民局了解民意后,充分尊重项目区群众意愿,联户路怎样建由群众说了算,物质采购的事宜报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同意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意见》(川办发〔2010〕53号)文件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材料、工具、农业生产资料等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组织采购”的方式进行苗种采购。

      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引领。 根据群众愿意搞建设,却又无法拿出更多资金的实际情况,扶贫移民局与白果乡党委政府商议选择群众基础好、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新房子组作为扶贫建设示范点。2013年3月,该组21户居民自行组织召开会议协商研究,用1个月时间集资3.15万元,硬化厚18公分、宽3米5、C30标准的联户路300余米。这一试点的成功,极大地激励和改变了广大群众“要我脱贫”的观念转变为“我要脱贫”的扶贫理,充分调动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突出群众主体,放权群众搞建设。 群众的事情群众办、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在白果乡扶贫移民项目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四民”精神。

      一是“民定。 政府和部门对 “怎么建”、“怎么管”等问题的指导“不拍板,群众说了算”,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如何监管,建设方案、筹资办法、质量标准等全部由群众自己确定,让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建设全过程。

      二是“民筹”。 群众自发主动找到政府,要求组织召开社员会,确定了筹资方案。政府将每公里1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直接补助到每一条路,下差部分由群众自筹。从全乡来看,户平集资2000元以上,多的达20000余元,特别是全乡最为贫困的袁仕寿,一家中五口人,或病或残疾,仅有半个劳动力,为了长远发展,一户出资1.7万元,愣是将原先连接外面的“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

      三是“民建”。 充分发挥部门服务职能,只对项目建设进行政策引导,绝不包揽、强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群众意愿,由群众自行组织采购材料(材料的品牌、地点、类型全由群众决定),组织施工(项目建设优先采用村民自行,有钱多出钱,有力多出力;如果外包,始终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进行),加强监督管理(群众自行选举有责任心的人进行全方位监管)。通过村民大会的方式,将建设任务分解到社、到户,任务明确,大家没有怨言,建设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换工互助、以资抵劳等多种形式保证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是“民管”。 在市扶贫移民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的同时,通过民主推选确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做到资金使用合理、公开透明、收支详尽、账务规范,同时自觉接受民主推选成立的村民财务监督小组的监督。

      (三)创新扶贫机制,确保扶贫移民工作成效。 读懂文件,吃透政策,破旧立新,建立健全扶贫移民管理的制度。

      一是在扶贫项目物资采购中 ,摒弃过去一贯由扶贫移民局当业主集中采购的做法,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项目村群众成立物质采购小组,乡镇人民政府监督指导,扶贫移民局提出物资采购规范要求和方法,做好项目指导。一改了传统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扶贫项目采购状况。

      二是在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中 ,本着“群众的事情群众办”、“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一切为了群众”,从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管等方面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地调研掌握情况,广泛征询基层干部、贫困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扶贫建设方案,充分调动了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群众的力量进行扶贫开发建设,确保了扶贫项目取得更大的绩效,扶贫资金效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万源扶贫移民局按照“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整体推进、素质提升”的造血式扶贫建设思路,坚持以扶贫项目为依托,以改善贫村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走出了一条适合万源脱贫解困的“扶贫路”,为“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整体提升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效。(黄剑波、李强、殷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