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态红线零容忍 拟设环保警察
原标题: 破坏生态红线零容忍 拟设环保警察
生态文明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管理政策,健全成都经济区环境共治、生态共保的区域协调和跨区域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设立环保警察,我希望越快越好!”参会的成都市环保局局长陈琳24日对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会议讨论中提到成都将“建立独立高效的环境监察执法体制,探索设立环保警察”,他非常赞成。陈琳坦言,目前环保执法队伍对一些污染企业威慑力不大,将执法力量纳入司法体系后,权威性和威慑力就不一样了。
环保警察
或由公安和环保部门共建
陈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环保涉及的案件处罚相对很低,如果不能纳入司法程序,带来的情况就是“累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陈琳曾了解到一些比较恶劣的排污行为。比如在农村租块地,洗化工桶的水直排河里。被逮住现行,最多就是罚款。他感慨说,目前环保部门的执法队伍对企业威慑力不大,“很多时候我们到企业,罚款摆那儿,他继续排污。”他表示,一些企业甚至威胁执法人员。
陈琳说,目前环保部也在做顶层设计,研究加大处罚的力度。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做了司法解释,涉及到环境污染的处罚,更加具体量化。陈琳认为,从罚款的额度到环保局现在逐步有权叫停企业生产,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后肯定越来越严。
“环保警察”该怎么设立?跟现有的环保执法队伍有什么区别?陈琳说,按照他的构想,环保警察可能会由公安部门和环保部门一起来组建,就跟现在的森林公安和公安地铁分局类似。
而现有的环保执法队伍,到时候可能是公安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他认为,环保跟其他行业不同,涉及到水环境、大气质量、噪音、危险废弃物、重金属等方方面面,除了敬业精神,还要有专业知识,执法人员必须懂技术,否则发现不了问题。
对于环保警察配备多少人才能有效覆盖全成都,陈琳认为这不在于人数多,而是在于借助司法的力量来干预和管理,“如果纳入刑事处理,企业老板就很忌惮了,因为他个人自由要受到限制。违法成本增加后,他就不一样了。”
生态保护
划定生态红线 破坏零容忍
陈琳分析说,这次全会讨论中涉及到生态保护的内容占了4条,包括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及完善生态经济发展机制。每条分量都很重,是历次改革中最多的。
陈琳特别提到,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成都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编制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总体规划,强化规划执行的刚性约束。“破坏生态红线是零容忍!”陈琳说,今年环保局有三项重点工作,首先便是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目前已经由规划局牵头,环保局参与,和园林、农委等部门一起完成。
雾霾治理
用3~5年大幅降低PM2.5浓度
对于群众关心的雾霾问题,陈琳透露,去年以来,省市环保部门联合,邀请有关专家对雾霾进行PM2.5的源检析,有望今年9月对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地区的雾霾成因拿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再在这个基础上加大雾霾治理。成都市已出台了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方案,目前正和各个区市县签订责任书,包括大气治理中涉及到的几大方面: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扬尘、秸秆焚烧等带来的雾霾,一项项抓好落实。争取用3~5年时间,让成都的PM2.5的浓度大幅降低。
他还表示,去冬今春以来,已在全市开展违法排污单位的治理整顿,到目前已清理叫停6000余家违法排污企业。对不符合要求的,关闭一批,严处一批。
市场化机制
启动第三方机构监测污染治理
陈琳告诉记者,会议讨论中提到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引入专业化第三方机构开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治理试点,这项工作成都今年起就会启动。“准备安排3000多万资金,找出六七十家企业来做试点。”他表示,目前对国控、省控、市控的重点企业,一般是采取计算机进行监测监控。但现实是企业自己投入的钱,自己找的人在看守,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以后就是政府拿钱出来,找第三方机构进行监控,那么数据的真实可信度就比较高。
“成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这几年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重视程度,历史上前所未有。”陈琳深有感触地说,对一个环保人来说,尽管目前形势很严峻,但让他们看到希望。成都商报记者辜波
改革速览
市规划局:
6月底划定“3条生态红线”
会议讨论中提出,成都将完善生态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表示,目前成都各个区市县已全面启动这项工作,自下而上,在1:2000的图纸上划定3条红线,今年6月底能全部划出来。这3条线主要是“管长远”,今后的发展不能突破这3条线,下一步还要通过立法来管理。成都商报记者辜波
市发改委:
将实行差别化区域开发管理
市发改委表示,成都将加快实施差异化政府目标考核,根据不同功能分区,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目标考核指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对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将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成都商报记者韩利
市建委:
绿色建筑涉及3个概念
市建委主任张正红表示,会议讨论中提到,将完善建筑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今年市建委新启动的一个工作就是绿色建筑,具体涉及3个概念:1、绿色施工,即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少扬尘,少排放污水,少用建材等;2、绿色建筑,多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少用电,节能保温;3、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把房子的构件在厂里预制好了,现场去拼装。”成都商报记者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