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新村建设助农奔小康

23.01.2015  19:23

 

 

彝家新寨

 

硕果累累

 

喜迁新居


        一步跨越五十年
□黄刚 廖晶莹
    2014年,石棉县紧紧围绕“城乡统筹、产村相融”的发展思路,以“助农增收、奔康致富”为核心,将灾后恢复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在石棉县安顺彝族乡新场村,该县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使特色农业的发展趋向深化,农村的面貌悄然改变,农民也逐渐在奔康致富的路上奋力追赶。
    “石棉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带动中高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工作结合起来。农民新村建成后,既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又改变了少数民族村民几千年来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还为农民进一步致富奔小康创造了基础条件。”2014年12月31日,石棉县县委农工办主任罗云如是说。
    2014年岁末,笔者走进石棉县安顺乡新场村,在新村里看新房看产业话发展,正切感受到新村建设为当地带来的喜人变化。
新村环境美山清水秀有农家
    走近新场村五六组所在的安宁湖新村聚居点,只见20家重建户的新房在静静的安宁湖畔错落排列,远远望去,好似一个大大的圆环。“重建户中,有7户藏族居民,12户彝族居民,1户汉族居民。”新场村民兵连长穆术军说。
    在新场村三组的新村聚居点,坐落着11栋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农房。其中一套175平米的民居,便是新场村三组的汉族村民白云龙刚入住的新家。新房家具家电、现代装修,看起来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家差。
    “房屋质量也很好。修房子的时候,我们还成立了村民自建委员会监督,一砖一瓦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真的要感谢党感谢政府。”一旁的藏族村民徐大妈感慨地说。
    据介绍,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总体要求,新场村新村聚居点建设以 “统规联建”的方式,采取川西民居和彝族民居风格,从房屋构造到外观风貌,打造富有特色人文风情的典雅村落。目前,新村聚居点共安置受灾群众35户共139人,已全部搬迁入住。
    新场村只是石棉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4年,该县已建成新场村、安顺村、松林村、坪阳村等4个幸福美丽新村。
旧村落提升一步跨越五十年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石棉县将新村聚居点建设和旧村落改造提升相结合,当地农村的面貌悄然改变,农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各族群众数千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此彻底改变。
    在新场村新村建设过程中,该县全力抓好以“四改”(改厨、改圈、改厕、改庭院)、“三建”(建设入户路、清洁能源、垃圾池<站、点>)、“三清”(清沟渠、清污水、清杂牧)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打造彝家风貌,挖掘文化魅力,实现人畜分离,美化人居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空间。
    “有客厅有卧室有厨房,还有专门的卫生间。重建的新房共153平米,花了近12万元。政府补贴了3万多元,自己出了8万元。”在新场村四组新村聚居点,村民毛万军一边带着我们参观他的新家,一边给我们算起账来:“每平米的成本不到800元,政府还统一提供了公路、广场、自来水等公共设施,真的太划算了。
    走进位于新场村四组的新村聚居点,只见一栋栋农家小别墅的墙壁上,绘着充满彝族风情的图画,房顶和瓦檐上,也雕刻着别致的花纹,别具民族风味,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拍照留念。
    “新房子太漂亮了,真是想都不敢想这辈子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以前,新场村的彝族村民邱国富一家人住在石头和泥巴垒成的老房子里。“4·20”地震中,老房子成为危房,邱国富便和其他19户重建户一起,到安宁湖新村聚居点参与集中重建。
    “说实话,以前我们都不怎么讲卫生,不要说在家里养猪养牛,就是人在猪圈屋里吃睡,那也是很常见的。”搬进新村,邱国富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他说,搬进新村聚居点后,家里的居住环境比以前进步了“起码五十年”。
    “不但告别了人畜杂居,政府还在新村旁边给我们新修了家家集中的养殖圈舍,家里再也闻不到养猪养牛的味道了。我家里就有单独24平米牛圈和36平米猪圈,一共养了猪牛十多头。”邱国富说。
    “老百姓有这样的感慨,说明我们的工作有了初步的成果。”石棉县县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说,在新场村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就是按照彝区群众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总要求,将新村聚居点建设和旧村落改造提升相结合,科学实施彝家新寨项目建设,努力将新场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红军路上新彝寨、安宁湖畔幸福家”。
致富有奔头种养旅游选择多
    住进好房子后,如何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对此,石棉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产村相融的思路建好新村,引导农民走上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的发展之路。
    “靠山吃山,我家里有20多亩核桃,其中三分之一已经挂果,去年全部在青核桃阶段就被人买走了。”对于将来的生活,村民毛万军一点也不发愁,他说,“如果20多亩核桃全部到盛果期,年收入起码在10万元以上。
    除了核桃,毛万军还准备利用中高山的自然环境和新村的便利设施开一家农家乐。“卖一些彝族特色菜,再给游客提供点休闲住宿服务,生意肯定好。”他自信满满地说。
    “新场村为汉、彝、藏民族杂居地,有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以藏彝汉混居的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新村聚居点和以川西民居风格为特色的新村聚居点都能吸引游客,帮农民通过旅游项目挣钱。”石棉县县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少数民族特色,新场村还有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当地已经在丰富的景观红叶、高山杜鹃和安宁湖等自然景色基础上,进行了环境景观打造,形成了山水相融的生态景观。而新场村还有大佛庙、红色文化、微田园、夯土建筑等人文景观,以及夯土木结构建筑。
    在农业产业方面,新场村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枇杷、核桃、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生长,现已发展枇杷200亩,核桃1500亩,蔬菜400亩。计划到2015年,新发展枇杷300亩,核桃500亩,蔬菜400亩,嫁接改良枇杷200亩,核桃500亩,建成枇杷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800亩、核桃标准化种植基地2500亩,草科鸡林下养殖场140亩。
    届时,新场村将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以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综合体,形成红叶新乡、绿源农居、橙花人家、彝乡新场和花富安宁等五个组团。
    未来,石棉县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助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