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特色优势 道孚绣好产业扶贫花

02.05.2017  11:14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琦

四月的康巴高原,春雪初融,绿意萌动。

记者近日在甘孜州道孚县万亩春油菜基地看到,一台台隆隆作响的新型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村民们正抢抓时间忙着春耕春播。

用精密播种机,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播种质量也非常高。”扎西师傅尝到了现代农业种植的甜头。他说,以前人工播种,不仅又苦又累,而且费时费工。现在机器播种,上万亩的油菜,一周内就可完成。

随着高原初春的到来,连日来,道孚大地到处可见农牧民开耕播种的忙碌景象,一幅幅“人勤春来早,雪域春播忙”的美丽画卷正铺展开来。

转变观念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道孚县地域辽阔,地貌多样,境内有森林草原、江河湖泊、高山峡谷,其独特的气候、丰富的资源,为农牧业、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道孚的大葱、紫皮马铃薯、中藏药材等农特产品历来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其产业规模小而散、品种多而杂,多年来面临“一个背篼装不下,一辆汽车装不满”的窘况,深居“闺阁”,市场效应未得到释放,经济效益不尽人意。目前,全县还有7012名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

面对现状,如何立足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促农增收致富?道孚县新一届班子在思索。

今年2月,甘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大讨论活动。道孚紧抓这一契机,在全县各个层面深入开展大讨论,并组队赴兄弟市县考察学习,对标先进,找准适合道孚发展之路。

通过学习讨论,全县上下形成共识:脱贫奔康,产业是支撑,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道孚县委书记蒲永峰告诉记者,全县将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面叫响品牌,建立“造血”功能,让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脱贫不是目的,奔康才是目标。

今年,道孚县将集中力量,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农牧产业,围绕“一区两带(牧旅融合发展区、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带和鲜水河流域产业发展带)”现代农牧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万亩春油菜观光基地、万棒生态椴木青杠黑木耳种植基地、千亩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千亩紫皮马铃薯种植基地和千亩黑青稞种植基地。

创新机制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建万亩春油菜观光基地,我们翘首以盼。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出成效!”道孚县协德乡党委书记四郎尼马说,全乡整合了近万亩土地进行规模种植,以“农旅+”模式,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春油菜。

根据规划布局,道孚全县将种植春油菜2万多亩。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村民缺乏种植春油菜的积极性,担心没有资金、技术、市场、收入……“面对村民们的种种担忧,我们改变以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采取各种措施,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同时教育引导群众破除 ‘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立自强、创业致富的奋斗精神。”道孚县农牧科技局局长邓孜罗布介绍道。

资金上,通过“三个一点”即农户自筹一点(秋收后由农户按每亩交30斤油菜籽作为自筹金)、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产业扶持金出一点、政府涉农资金补贴一点的方式,帮助农户发展产业。今年将实行以亩产量作为补贴标准,产量越高,补贴越高,打破传统的以种植面积为标准的平均主义做法,以激发群众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的积极性。技术上,依托四川省农科院、甘孜州农科所的专家团队,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市场销路上,引进收购企业,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

有技术指导,有公司收购,我们就不愁了。而且收入也是以前的好几倍,现在我们的种植积极性高哦。”村民四郎说,以前种青稞每亩仅有2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还卖不出去。现在种油菜亩产350斤,按最低保护价每斤3元计算,除去成本都有700元左右的纯收入,是种青稞的3倍多。

在道孚麻孜乡沟尔普村300亩大葱种植基地,正在大葱种苗棚忙碌的技术师黎云中告诉记者:“别看它现在才冒出头,经过精心种植、管理,八九月份就将全面进入市场。

道孚大葱因口味独特、易保存等特点享誉省内外,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道孚大葱一直是百姓自种自吃,产量很少,未形成规模。今年,道孚提出要打造大葱基地,借助郫都区援藏平台,引进志华农场进行规模示范种植。

我们整合了69户村民的300亩土地,按每亩630元流转给志华农场,村民们轮流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天获取100元薪酬。按户均90天计算,仅务工就可实现9000元收入,加上流转费等,户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麻孜乡党委书记白马益西说,村民们不仅收入提高了,种植技术也提高了,为今后扩大种植打下了基础。

据郫都区志华农场负责人叶洪亚介绍,公司今年3月份入驻道孚,目前已投入120多万元。通过运用现代种植技术,预计亩产将由原来的2000斤提高到4500斤,产品将销往成都各大超市。同时将依托道孚县的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以提高产品知名度。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道孚县还大力发展中藏药材、紫皮马铃薯、生态黑木耳及藏香猪、藏鸡、奶牛等特色种植养殖业,通过特色产业引领,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农旅融合 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通过资源入股,按照集体经济的10%年底分红,民居出租每年也将实现5万元的收入,同时还可以在景区务工增加收入!”八美镇中古一队村民拉姆激动地给记者算起今年的收入。

据悉,康定“11·22”地震后,中古一队依托灾后重建,通过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12户村民打通了增收的渠道;今年八美镇也规模发展春油菜等特色产业,通过发展观光旅游,持续增加村民收入。

协德乡先锋村是道孚有名的贫困村,该村充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成立了雍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筹发展农旅产业,优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与增收问题。今年全乡将打造万亩油菜示范农业观光基地,走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乡上已经举办了三届木雅噶达风情赛马节,大家的参与度高、赛事知名度也在增加,今年7月县上将举行安巴农耕文化节,协德是分会场,届时万亩油菜花海将迎来更多的游客,今年的收入将大大增加,日子也越来越好!”村民巴登说。

在麻孜乡沟尔普村大葱基地,村民们正在建一条有2条5米宽的主道、6条辅道的观光路。“下一步将逐步形成国道350线、麦粒神山、苍措噶布的步行栈道、农家乐为一体的农旅整合发展的新路子。”道孚县委常委、副县长、郫都区援藏工作队领队闵晓春说。

与此同时,道孚还将整合全县林业资源,在鲜水镇孜龙村打造集观光、休闲、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康北高原植物园”。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孚任重而道远。‘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成200万棒的生态椴木黑木耳种植基地,发展6个万亩种植基地,深度融合‘农旅’‘牧旅’,加快群众脱贫增收致富步伐。”道孚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国清告诉记者。

记者短评>>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要帮助贫困群众创造条件,建立“造血”功能,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

记者了解到,道孚县在脱贫攻坚中,把着眼点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造血式”产业发展上,对准当地贫困的根源,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做到村村有产业,人人能上手,着力解决脱贫的脆弱性问题,确保扶贫效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防止了今年脱贫、明年返贫的现象发生。

道孚县脱贫攻坚牵手特色产业发展,就是让脱贫致富的步子走得实一些、走得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