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嫁了穷小子 眨眼已是第70个情人节

14.02.2014  10:59

 

两位老人中年时的合影,

 

两位老人回访北京时留影。

 

老人年轻时和家人留影。

 

上世纪90年代老两口在珠海游玩。

 

2月13日,89岁的妻子陈学纯(右)照顾98岁的丈夫李振春(左),70年的感情如初恋般甜蜜。

 

2月13日,老两口在家中过了个简单的情人节。

 

陈学纯(右下)在银行工作。

  原标题: 名媛嫁了穷小子 眨眼已是第70个情人节

今年,元宵节与西方情人节不期而遇,这或许不是巧合,因为元宵佳节也与爱情有关。在古代,闺中女子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但过节可结伴出游。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男女青年交往的机会,明则看灯,实则看人。元宵节也就造就无数良缘美眷。

也许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让他们现在去“实践”所谓的传统,远不如在2·14情人节给爱人送上一束玫瑰来得实在,“洋人爱情”根深蒂固,类似的“元宵爱情”渐行渐远。现在,“爱情消费”似乎被默认为一种衡量感情的尺度,有时候有点失真了,情人节,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也许能从李振春和陈学纯的爱情故事里找到答案。1944年结婚,相濡以沫70年。他没有钻戒、她无怨无悔;他天南地北,她一路追随……70年的相守还不够,他说:“我还要和学纯一起,都活过100岁。

华西都市报讯 (记者李媛莉)昨日下午,情人节前一天,府河音乐花园小区的一户人家里,没有巧克力也没有玫瑰花,但屋里的人早已被“最浪漫的事”陶醉。

我们全家团聚过元宵,也为父母过个情人节,”主人李玲会这样告诉你:“父母结婚70年了,算起来今年就是过第70个情人节。

98岁的爷爷叫李振春,祖籍浙江温州,90岁的奶奶叫陈学纯,祖籍上海。

今天,四个儿女和其他子孙后辈要聚在一起过元宵节。元宵节撞上情人节,儿孙们决定把这次团聚,作为送给两老的情人节礼物。记忆中/

他话少有内涵,让一个少女倾心

名媛倾心乡下小子:“偷偷翻看大衣记名字

那时候多数人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但我们是自由恋爱,”陈学纯奶奶笑得很甜蜜,她爱分享自己和李振春的故事。

李振春出生在浙江温州,年幼时父亲去世,家境贫苦的他在13岁时到了上海当学徒。因为陈父时任上海交通银行的中层要职,陈学纯算得上是地道的上海名媛。19岁时,正在女校就读的陈学纯在一次朋友的饭局上,她记得,“李振春同龄战友话很多,但他话少有内涵,我觉得很不错。

初次见面,学纯心中已小鹿乱撞,“但是又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为了知道那个“话很少”的人叫什么,学纯偷偷翻看了两人的大衣,“以前的大衣内衬是绣着人的名字的,他们的大衣挂在衣帽架上,我先偷偷记下名字,最后看他俩各自穿的哪件衣服。

回忆起初次见面时既胆大又胆怯的表现,白发奶奶笑得很甜蜜。记忆中/

她齐耳短发,让少年心动

每天蹭饭接近爱人,“我只娶学纯

学纯后来才知道,她很幸运,因为她喜欢的人同样也喜欢她。“她留着齐耳短发,穿一件旗袍,特别的高挑漂亮,”初相见时,学纯的样子就烙在李振春的心上了,“我悄悄问她的弟弟,‘你姐姐今年多大了?’。

为了靠近学纯,老李动起了脑子,“我跟学纯的妈妈说,部队的小米吃不惯,可不可以到她家蹭伙食。”就这样,靠近心仪女孩的路很顺坦,后来开明的陈家父母接受了这位乡下穷小子,他和学纯谈起了恋爱。

名媛与穷小子的爱情,一度受到穷小子家庭的阻碍。老李的姐姐给他相中了一位大学夫妇的女儿,“重理智,还是重情感,你自己想清楚”,姐姐这样对老李施压。“我不结婚还不行吗,”老李骗过姐姐和家人,偷偷回到上海,立刻与学纯结婚,他说:“我只娶学纯。

结婚的时候,老李记得很清楚,“我们照了结婚照,请了几个朋友吃饭,我什么首饰也没有送给学纯。那天她穿的一件新嫁衣,特别漂亮。

这是1944年春天,也是老李和学纯过的第一个情人节,他送给学纯的,只是一张结婚证和结婚照,“可惜后来都被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