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推动第一书记在扶贫攻坚中建功立业

24.10.2015  14:04

近期,四川眉山市把强化驻村帮扶、选好派强第一书记作为精准扶贫和决战扶贫攻坚的关键,着眼“优选、赋权、套责、严管、联评”,坚持“既要选好、配好,更要用好、管好”,推动第一书记在扶贫攻坚中主动作为、建功立业。

      “ 对接村情”优选

      精准选派优秀干部到扶贫一线

      该市根据每个贫困村实际情况,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对全市4个省级贫困村、312个市级贫困村的不同资源、产业、班子情况及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等全面梳理,摸清贫困村“底数”。突出“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工作能力强、培养潜力大”的标准,在市、区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对象、后备干部、退出实职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中,选派的316名第一书记、632名驻村干部,8月底前已全部到位。根据贫困村不同情况,结合干部年龄、专业、经历、特长等,有针对性地“配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7%,有涉农技术特长的占30%以上。

      “ 权力清单”赋权

      给予第一书记扶贫攻坚实权

        该市制定第一书记“权力清单”,明确第一书记9项权力,特别是着眼资金、项目、人力等扶贫攻坚关键要素,重点赋予第一书记4项实权。

      整合村级相关资金的权力。村“两委”研究村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资金及其他村集体经济收入等资金开支方案,须报第一书记审核把关后方可按程序开支,相关报账凭据须第一书记签字同意后方可按程序报销。

      申报和安排扶贫项目的权力。编报争取扶贫项目资金的请示报告由第一书记牵头负责并审核同意后方可报送;上级下达的各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优抚项目,由第一书记牵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按程序审议或报批。

      调配扶贫力量的权力。第一书记对村两委班子换届、干部调整或确定后备干部有提名人选建议权,对村“两委”干部参与扶贫攻坚任务分工有方案提出权,对村干部扶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有考核验收权,对驻村工作组成员履职情况有监管考评权。

      决策扶贫事务的权力。村支委会、村“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扶贫攻坚及相关事项,原则上由第一书记主持。乡镇党委会议研究扶贫攻坚工作需充分听取第一书记意见。

      “ 责任清单”套责

      强化第一书记责任担当

      该市制定第一书记“责任清单”,明确第一书记9项工作责任,特别是突出从严管理、促进担当作为,重点强化第一书记4项责任。

      推动整村发展的责任。全面摸清贫困村贫困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本村扶贫攻坚规划、年度计划并抓好实施。培育壮大本村主导产业,确保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在本区县处于先进行列。

      促进贫困户脱贫的责任。逐一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为每户贫困户落实1名结对帮扶人员,坚持一户一策、授人以渔、精准扶贫,确保每户贫困户都如期脱贫。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责任。结合统筹城乡、扶贫攻坚等项目实施,采取统一流转土地、政府性投入形成资产股权量化等多种方式,培育1个以上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项目,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围绕扶贫强党建的责任。完善村两委议事决策、工作运行制度,推行“党员集中活动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先锋服务活动,每年培养1名以上后备干部、1名以上能人党员,为扶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三项制度”严管

      让第一书记立足岗位历练成长

      该市坚持从严管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促进他们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赛场练马、成长成才。

      严格驻村管理制度。第一书记原则上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派驻期间全脱产驻村,与村干部同出勤同考核;驻村干部每年到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3,确保每天有人在村。落实区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对第一书记的协同管理责任。

      严格跟踪培养制度。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乡镇党委建立驻村干部工作台账,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现实表现跟踪登记,向区县委组织部“一月一报”。市、区县委组织部采取调阅台账、个别约谈、走访群众等方式,了解干部现实表现,并及时提醒纠正问题。

      严格培训提能制度。对316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全覆盖扶贫攻坚能力专题培训,重点培训扶贫惠民政策、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农村党建等知识。驻村工作期间,依托市、区县委党校,根据扶贫攻坚阶段性任务开展专题培训。

      “ 三项考核”联评

      推动第一书记履职尽责

      该市建立《眉山市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考核实施办法》,市、区县委组织部、机关工委、扶贫移民局、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联动,对第一书记加强“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

      强化日常考核。建立第一书记工作日志制度,实行“日记录、月备案、随机查”,市、区县委组织部定期或不定期对第一书记履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

      强化年度考核。建立第一书记考核办法,设置22项考核指标,每年底召开贫困村党员群众代表会,第一书记现场述职并接受测评;乡镇党委组建考核小组,对照考核指标对第一书记履职情况量化评分;区县委组织部综合平时考核情况,提出第一书记考核等次建议,报区县委审定。

      强化任期考核。在2年任期满后,乡镇党委组织考核小组严格考评,区县委组织部根据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平时查访情况,对第一书记进行任期履职评定。考核结果与第一书记评先选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挂钩。

      编辑点评

      让第一书记成扶贫攻坚主力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积极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应看到,全国还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近1亿在农村。当前,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近,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明天是国家扶贫日。要实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就要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扶贫攻坚主力军作用,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四川眉山市把强化驻村帮扶、选好派强第一书记,作为精准扶贫和决战扶贫攻坚的关键,通过“对接村情”优选、“权力清单”赋权、“责任清单”套责、“三项制度”严管和“三项考核”联评等严实之举,着力推动第一书记在扶贫攻坚中主动作为、建功立业,确保第一书记在派驻村切实发挥扶贫攻坚引领作用,其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