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了省油灯的邛窑 才是中国彩绘瓷发源地(图)
专家认为隋代邛窑就发明了高温釉下褐、绿、黑三彩彩绘瓷,比长沙铜官窑早近百年
3月5日拍摄的邛崃邛窑十方堂遗址。
何平扬是邛窑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受访者供图
散落在十方堂遗址的陶片。
邛窑精品铃铛。
邛窑精品胡人俑。
邛窑精品长颈壶。
邛窑精品四耳罐。
邛窑精品邛三彩香炉。
邛窑遗址上世纪40年代的黑白照片。(文物部门供图)
邛窑
中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其价值堪比三星堆、金沙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它始创于东晋,成熟于南朝,盛于唐,是跨越八个多世纪的中国古代陶瓷名窑。
然而,这种陶瓷在古籍中没有任何记载,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直到20世纪30年代,历经劫难的邛窑再度闻名于世,改写了中国陶瓷史。对此,中科院院士、中国高校“科技考古系”创始人朱清时先生曾评价:“邛窑和邛瓷,真是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
邛窑分布于哪里?谁把它们烧制出来?曾有过怎样的辉煌?后来又为何神秘消失?早已失传的邛窑烧制技术能否重现……这些迷雾笼罩在邛窑遗址上,引人遐想。
3月5日至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前往邛崃寻访,试图揭开邛窑古老而神秘的面纱。
早在隋代,邛窑就发明了高温釉下褐、绿、黑三彩彩绘瓷,这比长沙铜官窑要早近百年。
朱清时称,“邛窑艺术和科技,是我国隋唐陶瓷文化的又一高峰。”
村民回忆
“蛮碗山”常挖出各类陶瓷
邛崃南河沿岸,有一个什邡村。村子靠近南河的地方,是以前南方丝绸之路的渡口。
61岁的钟兴林从小生长在什邡村。自儿时记事起,村子里不断有人从房前屋后、地里挖出些坛坛罐罐,杯碗壶罐上有古老的纹饰。
“有的看着像陶碗,又大又重,蛮得很。”钟兴林比划着碗的大小说,由于小山坡上经常挖出各类陶瓷,村民们将其叫作“蛮碗山”。至于那些又大又重的“蛮碗”,村民们猜测,是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烧制的。
在当地,流传着一个诸葛亮计退少数民族的古老传说。当年诸葛亮驻扎临邛(邛崃),沈黎部落(今藏族)就屯居在和临邛城一河之隔的南河对面以南(今什邡村附近)。既要扩张地盘,又想不动刀兵,诸葛亮便同沈黎部落头领商谈,请他们让出一箭之地。头领以为一箭之地不过几百步,便爽快地答应了。谁知诸葛亮这一箭射出后就无影无踪。两路人马朝着箭射出的方向一路追去,直到康定的一座山上才找到箭。从此,沈黎部落迁居康定以西,康定的这座山从此得名“箭杆山”。
这个传说让当地人认定,这些地里挖出的瓶瓶罐罐,是当年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烧制的。
钟兴林曾听老一辈说,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驻军在“蛮碗山”挖出了很多完整和残缺的陶瓷,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收藏家争购。人们这才意识到,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蛮碗”,竟然是宝贝。
屡遭盗掘
碎瓷片被用来筑院墙猪圈
1939年,美国学者、原华西博物馆第一位馆长葛维汉在《邛崃陶器》一文中写道:“这个陶窑的出土物,至少在最近几十年来,不断出现于成都市场,被人们收购和珍藏。”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20世纪初,邛窑陶瓷已经出现。
据邛崃人魏尧西先生在《邛窑志略》中描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有军人陈某于十方堂发现此残碎瓷片,乃大事(注:原文如此)发掘……”
不过,乱掘的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夏季。
当时邛崃的驻军是川军第二十一军唐式遵所率的某师。唐命令士兵们挖古物,和大批挖盗者争相乱掘,邛窑遗址因此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曾耳闻目睹此事的魏尧西先生,曾如此描述这场劫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唐式遵驻防邛崃,更作大规模之挖掘。军民不集三四百人,争先恐后,日夜挖掘,所收甚夥,且运到上海市博物馆公开展览,并设专肆售卖,至残碎瓷片,有购归嵌饰庐,每斤售洋三角。有彩色及图案者,倍其值。省垣古董商人,竞图渔利,往来不绝。亦有好古人士,专车赴邛崃参观。旧日荒烟蔓草之废墟,竟繁华若市矣。”
据葛维汉所著《邛崃陶器》记载,1936年夏季,一些穷人和士兵为了获得能卖钱的陶片,差不多把整个窑址十方堂表面翻了个遍,除了完整的陶瓷,就连一些瓷器碎片也被称斤论两地出售。
从邛崃返回成都后,葛维汉当即给“中央研究院”写了一份请求正式发掘的报告,但未获批准。
由于出土器物众多,除了出售,很多当地人还将碎瓷片用来修筑院墙、猪圈、厕所等。直到现在,从什邡村搬迁后留下的老屋,还可见当年的遗迹。其中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土房,有一道1米多高、长约10米的土墙,均是由匣钵、邛陶碎片夯砌而成。
专家推测
邛窑陶瓷公元八世纪时
即已“打入国际市场”
目前邛崃境内共发现了邛窑的七处遗址,其中十方堂遗址就坐落在什邡村。这是邛窑遗址考古发掘中面积最大、窑包最多、延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流散最广、最知名的遗址。1988年1月,十方堂邛窑遗址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5号窑包共出土南北朝至宋代的瓷器、资料5万多件,器形包括文房用具、玩具、工具、瓷塑、生活用具等。邛窑产品多种多样,有杯盘碗盏罐等生活用具,尤以省油灯最具特色;有如砚、香炉等文房用具;有铃铛、人俑、动物俑等玩具类;还有各类佛像瓷塑等。
在四川省博物院陶瓷馆邛窑系列馆,陈列着代表性的邛窑陶瓷——绿釉省油灯、青釉三彩钵、青釉绿斑双系壶、三彩鸭形杯、三彩提梁壶……彩绘图案深浅不一,浓淡相宜,着笔自如酣畅,纹饰抽象。
展柜中还有不少邛窑小玩具,大都小巧精致,长宽高仅几厘米。除鸡鸭鹅羊鱼龟等动物造型外,还有很多活泼可爱的手捏人物小雕塑,或匍匐、或骑马、或摔跤……造型栩栩如生,无一雷同。这些邛窑陶瓷也见证了当时的文化和商贸情况。彩绘杯上的飞天纹饰,许多陶瓷佛像、僧侣、胡人等人物造型,可能正是邛窑文化与中原文化甚至域外文化商贸交往的历史见证。
有专家推测,邛窑陶瓷早在公元八世纪时,即已“打入国际市场”。
改写历史
中国彩绘瓷发源地
是邛窑不是长沙窑
名家们谈论邛窑,往往聚焦于它的无铅高温釉上和釉下彩多彩装饰,美其名曰“邛三彩”。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湖南长沙铜官窑是中国釉下彩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唐朝彩瓷的故乡。而邛窑的发现,改写了这一历史。
早在隋代,邛窑就发明了高温釉下褐、绿、黑三彩彩绘瓷,这比长沙铜官窑要早近百年。专家因此认为,邛窑才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认为,邛窑高温釉下彩工艺传播江南诸名窑,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因而两窑产品颇为相似,堪称“姐妹窑。”朱清时称,“邛窑艺术和科技,是我国隋唐陶瓷文化的又一高峰。”
相比于驰名中外的唐三彩,邛窑的邛三彩有其独具的特色:高温、无铅、釉下彩。高端的邛三彩也曾作为贡瓷,为宫廷和上层社会广泛使用。
1993年在邛崃市邛窑唐代民居建筑遗址出土过一件五代时期的莲花纹盘印模,背面刻着“乾德六年二月上旬造官样,杨全记用”十五字环读铭文。印模的出土,说明邛窑曾在五代时期为皇室烧制贡瓷。此外,成都五代时期王建墓出土的随葬瓷器中,邛窑产品占有相当比例。可以看出,“邛三彩”曾是本土瓷器的高端产品,主要供古代宫廷、上流社会等使用。
消失之谜
邛窑为何突然没落?
持续战乱和其他瓷器兴起
让邛窑从此走向衰落
在十方堂遗址1号窑包,保留着当年的龙窑。龙窑长40多米,火膛、炉身、烟道等保存完好。龙窑前方,散落着当年烧制陶瓷的匣钵残片,沟渠、水井、废料坑等遗迹清晰可见。
邛崃文物局副局长李子军介绍,按照龙窑的长度推测,这座龙窑当年可一次性烧制陶瓷器上万件,可以想象,当年邛窑出产的陶瓷数量相当可观。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邛窑始于南北朝,衰于宋末,此后再没有大规模生产过。到新中国成立,民间只保留生产日用粗陶瓷器、罐、钵、缸、壶等产品。
盛极一时的邛窑为何突然没落?色彩缤纷的无铅高温彩釉技术为何失传?对此,考古学家有多种猜测,比如“洪水淹没说”、“原料短缺说”等等,但都缺乏依据。在十方堂遗址考古发现中,唐代基址下发掘出5个窖藏。窖内的陶罐装满了古钱币。从钱币年代考证,这一时期正值宋蒙战争,南宋与蒙古军队在四川进行战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1227—1279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陶瓷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黄晓枫认为,这场战争导致经济萧条、民生凋敝,邛窑的市场逐渐消亡。而李子军认为,当时其他瓷器如元青花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邛窑的地位,邛窑从此衰落。
传承之问
邛窑技艺能否复原?
父子两代工艺美术大师
让邛窑重新大放异彩
在邛崃书院街一栋小楼里,住着钻研邛窑技艺40多年的老人何平扬,63岁的他是邛窑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四川陶瓷界最早的工艺美术大师。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拜访了他。
何平扬出生于邛崃一书香门第,从小学习绘画、书法、雕塑。1972年,邛崃县美术陶厂建立,由知名民间艺人康兆铭任厂长。1973年,康兆铭着手恢复古窑,生产失传多年的邛陶。1973年5月,何平扬以美工身份进入陶厂,拜康兆铭为师,从事研究和恢复邛窑生产工作。因无人知晓邛窑古陶瓷的烧制技术,何平扬常到十方堂遗址附近寻找邛窑残片,边烧制边比对,不断琢磨试验配方。
为还原古邛窑的高温釉下彩、釉上彩艺术,他专程前往甘孜、西昌、云南等地寻找原料。经反复试验,终于在1999年成功试烧出传统的邛窑无铅彩釉陶瓷。他按传统古法生产的“邛三彩陶瓷马”、“三角酒杯”出口国外,使邛窑大放异彩。
“我是邛窑技艺的唯一传人,这门艺术不能从我这里消失。”何平扬说,他说服了卫校毕业的儿子何丹放弃行医,继承邛窑陶瓷烧制技艺。何丹也不负重望,于2005年成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正名之举
邛窑地位如何彰显?
比肩金沙遗址三星堆
列入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
在古陶瓷收藏界,尚崇伟被称为“邛陶收藏第一人”。收藏邛窑陶瓷30多年的他,目前有藏品近万件,是邛窑古陶瓷博物馆馆长。
“邛窑是中国彩绘瓷发源地,理应获得应有的地位。”尚崇伟说,长久以来邛窑被人们忽视遗忘,为邛窑陶瓷正名成了他的心愿。他四处收集藏品,并想尽办联系权威古陶瓷专家和学者,展示邛窑陶瓷的魅力,让被埋没的邛窑逐渐引起关注。2000年,在桂林召开的一场学术研讨会 上,尚崇伟展示的30多件邛窑标本器物,得到了与会的北大考古系教授秦大树等学者的高度认可。
2001年,在朱清时倡导下,国内一流专家学者云集邛窑进行研究,最终17位专家写成了近5O万字的《邛窑古陶瓷研究》,改写了中国古陶瓷史。
“和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一样,邛窑被列入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但是普通四川人对它的了解不如前两者,因此邛窑的文化传播任重道远。”尚崇伟说,目前邛窑大遗址公园仍在建设中,而邛窑古陶瓷博物馆也在公园内。待博物馆开放后,这近万件藏品将展出,让人们一睹邛窑陶瓷的风采。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元玲 摄影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