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7岁男孩为挣齐大学学费 到冰棺厂打工

14.08.2014  11:28

  

  8月13日,罗贵平在冰棺厂工作。

  

  罗贵平获得的奖杯。

  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石门村,火车铁轨从头上横过,与爸爸相依为命的高三毕业生罗贵平就在这条碎石马路旁的服装厂里租房居住。今年高考结束后的两个月,罗贵平每天早晨都是6点起床,读完英语、吃过早饭,再把家里收拾妥当后,他骑着老旧的自行车出发,目的地是几公里外的棺材厂。

  今年高考,罗贵平以603分的成绩被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为了挣大学学费,这个暑假,他选择去这家冰棺厂做临时工。他说,一开始看到成排的棺材也害怕过,但只要想到人都要生老病死,也就慢慢习惯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我的数学老师总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态度,是阳光的心态。

  到冰棺厂上班第一天 被成排棺材吓到

  在冰棺厂里,17岁的罗贵平是年龄最小的临时工。由于还未成年,高考一结束他与父亲跑遍了天回镇的厂家,最后罗贵平的巴中老乡郭骏同意他到自己的冰棺厂打工,并破例给他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

  很多人听到棺材,都难免忌讳,更别提到棺材厂去工作。“生活困难,有这个工作,有一份工资对我而言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去顾忌太多。”罗贵平说,母亲在他读初中时出车祸离世,肇事的货车司机当场逃逸,他们至今也没能得到赔偿。为供他上学,身体多病的父亲这些年很辛苦,“我想帮家里减轻负担,上大学还要花很多钱”。

  第一天上班,听着电锯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看着眼前成排的棺材,年轻的罗贵平被吓到了。后来他想到每个人都会面对生老病死,也就渐渐习惯了这份特殊的工作。他主要做一些杂事,比如帮老师傅做打磨棺材的辅助工作、为冰棺顶盖擦上装饰花、搬运已经做好的成品等。每天从上午9点开始工作,晚上7点下班。厂房里没有开灯,这个季节也有些闷热,微胖的罗贵平却只是埋头做着活路,不苟言笑。

  捡瓶子卖钱买练习册 贫苦给予他力量

  今年高考,罗贵平考出了603分的优异成绩:语文117,数学105,英语128,理综253,“数学发挥有些失常。”最终,他被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这样我就能告慰我的妈妈了”,罗贵平说,报交大,是想要离家近一些,更是想要实现多年来当建筑师、设计师的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给父亲一个更好的家。

  罗家在服装厂租住的房间不到7个平方,两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此外别无他物。罗父常年生病,在棉纺厂干活时又被机器绞断了手指,落下终身残疾。只能在服装厂里打扫卫生、烧锅炉,一个月挣1000多元,勉强能维持父子俩的生活。为了节约,罗贵平从小学到初中,放学后都会去捡烟盒、饮料瓶子卖,换来的钱能够买到新一学期的练习册。因为没钱,不能上补习班,他就把练习题翻来覆去地做。初中重点班收费较贵,成绩优异的他选择了普通班,但中考时他却以全年级第一名考入了成都十二中。

  从初中到高中这6年,罗贵平从未买过一件衣服、一个书包、甚至是一根冰棍。因为反复缝补了四五次,罗贵平的书包已经变得看不出原样,父亲想给儿子买个新的,但孩子就是不肯,“大学我还准备继续背下去。”罗贵平说,他不觉得过得好苦,贫苦反而给予了他无穷的奋斗力量。“我妈以前就一直教育我,有梦想加刻苦总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