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扯拐咋用维修金?成都七成受访市民不知道

28.10.2014  08:59

    

(制图杨仕成)

    今日关注:你了解每天都要乘坐的电梯吗?

    9月14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一教学楼电梯开门后轿厢未停,一男生踩空,身体趴在轿厢内继续上升并被卡在三四层间,被救出时已窒息死亡;10月5日,江苏南通市一工人在维修电梯时被卡在电梯井中,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不时上演的电梯“吃人”,让电梯安全问题颇受关注。

    随着高楼大厦的普及,电梯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用品”,然而,不时发生的事故,也让大家对电梯心存芥蒂。从2009年到2013年底,四川省电梯总数翻了3倍,随之而来的,则是同样在增长的投诉量。

    小区电梯何时该维保?电梯坏了如何使用维修资金?在华西都市报的“社区生态大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业主对最常用的电梯并不了解。

    老人出门要避早高峰

    在300多名受访居民中,有超过九成居民都遭遇过电梯故障。而就在调查过程中,成都文德路某小区也发生一起电梯故障。

    最近一段时间,该小区居民71岁的张先生每天出门都要看看时间:早高峰出门买菜,尽可能不选在8点至9点期间。外出溜街回家,也尽可能避免在下午6点左右。避峰出门这个无奈之举,全因小区电梯有问题。22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张先生所住单元看到,该栋一共有18层楼,每层有4户居民。该单元楼共有两部电梯,但其中一部电梯已经损坏。张先生说,他已经入住该小区近十年了,最近几年,这栋单元楼的电梯轮流扯拐,“这部就已经坏了一个多月。

    “有些住在低楼层的,就不愿出钱。”市民刘先生说,“之前的物管不管事,不少住户有意见,担心物管乱用维修基金,电梯到底修还是不修,就一直僵持在这里。

    电梯困人还“罢工

    在本报社区调查过程中,梨花街某小区也遭遇过电梯困局。21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该小区,小区有4栋楼,每栋两部电梯。虽然已过上班高峰期,电梯的“人气”却不减。

    “隔三岔五会扯点拐。”住在二栋的陈女士说,她曾有过好几次被关在电梯里的经历,“有一次停在两层楼之间,幸好有个年轻小伙子把我们拉出去了。

    “工作了十多年,电梯也该换了吧?”有业主反映,三栋的一台电梯从今年4月份起就开始“罢工”。

    成都市质监局特设处相关负责人说,市民们投诉最多的问题就是非正常停运、困人等,而这些问题多出在住宅小区。电梯“扯拐”原因多

    为何电梯如此“脆弱”?为何住宅小区电梯故障率更高?对此,四川省质监局特设处工作人员王星说,除了安装技术,还跟电梯使用不当有关。“电梯的产权虽然为所有住户共有,但就像人们不会像爱私车一样爱惜公车一样,很多住户平时并不太关心电梯。”王星说。

    电梯与汽车一样,都是机电产品,都有一段磨合期。“磨合期对于电梯来说,往往是使用环境最恶劣的时候。”王星说。

    此外,由于开发商在安装电梯时,对电梯的型号选择、数量设置上可能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电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在不少小区十分常见”。记者走访十个小区发现,只有两个小区专门设置了货梯,“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任何机器都容易出故障,而一些小问题大家都不会注意,越积越久,就成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