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老电影院变身最潮 打造蓉城首个“VR影院”
成都最老电影院经历“青年V幕”的变迁后,将变身最潮“VR影院”。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江茜谢燃岸摄影吴小川
在大多数老成都人心中,春熙路城守街的青年宫电影院,是一个抹不去的印记。
曾经,年轻人确定恋爱关系的“仪式”,就是去这里看一场电场电影影。
曾经,《卖花姑娘》在这里全天连续放映还常常爆满,比后来的《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还火还火。。
打开微有铁锈的饼干盒,64岁的温江人陈万萍小心拿出两张珍藏的电影票。粉红的票面有虫蛀的小孔,仅有邮票大小,上面有青年宫电影院的标记和座位号。
“这是我和我家老头子的第一次约会,看的就是朝鲜电影《卖花姑娘》,还是他一大早从温江赶到成都去排队买票的。”陈万萍笑道,“我们那时候确定恋爱关系的‘仪式’,就是去看场电影。”
6月28日,站在城守街88号楼下,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曾经的青年宫电影院并不打眼。“我们不会结束这里的业务,还会让曾经最‘潮’的青年宫电影院继续‘潮’下去。”成都电影集团影业发展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年宫电影院的改造即将完成,7月初,以“VR影院”组合“私人影院”的形式和观众见面。
70年代
最“洋气”电影院
只有包厢内才能男女同坐
陈万萍的记忆中,进入青年宫电影院大门,有一条长长的走廊,两侧全是卖流行服饰和时尚饰品的小店,“喇叭牛仔裤、墨镜、牛皮凉鞋和各种小包,那就是春熙路的时尚一条街。”步入影院后,就是一个大厅,有单人座、双人座和三人座,“传说是仿照当时最时髦的上海电影院修的,可洋气了啊。”
事实上,曾经最“洋气”的青年宫电影院已经92岁了。《成都电影志》记载,青年宫电影院前身是新明电影院,修建于1924年。在20世纪30年代,成都四大电影院中,新明最有名气。1936年,新明电影院迁至春熙路城守街重新开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明电影院更名为青年宫电影院。
今年58岁的齐冠生是青年宫电影院的老放映员,1976年进入影院的他清楚记得,彼时电影院最多可以容纳1300多名观众,有堂厢、楼厢、包厢,“一般男观众席在堂厢,女观众席则在两侧楼厢。只有荧幕正面的包厢内才能男女同坐,包厢座位还很有限。”
齐冠生告诉记者,70年代影院放映的影片多以新闻纪录片为主,到了80年代,一大批故事片上映,《刘三姐》《阿诗玛》《地道战》等造成万人空巷的影响力。
“《卖花姑娘》比后来的《泰坦尼克号》还火,全天连续放映都还常常爆满。”齐冠生回忆道,这部讲述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坎坷命运的朝鲜影片,让整个放映厅都是一片啜泣声,“我们甚至会提醒观众带着手帕来看。”
80年代
率先用空调代替风扇
市民早上5点起床排队买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看电影就成了成都人最喜欢的事。”齐冠生告诉记者,彼时,电影票在两毛到三毛之间,平常百姓都消费得起,因此每天电影院前都排着长队,“周围的市民会5点起床,一般早上6点就有人在门口排队了,不到中午,1000多张票就卖完了。”
1985年夏天,青年宫电影院在影厅内安装了6台当时少见的柜式空调,作为成都电影院中率先用空调代替风扇的影院,又“潮”了一把。为此,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开空调时每张电影票要加收8分钱。
陈万萍回忆,当时青年宫电影院的服务也是一流的。在楼厢和堂厢的座位靠背上,会固定一个放茶杯的铁丝网兜。观众入场后,就有服务员到座位上卖茶水,影片快结束时再回收茶杯。
而让陈万萍的老伴儿黄延辉念念不忘的,是彼时外国影片在翻译上的“信、达、雅”。
“妾本秋菊,复遭风雨,而惹草沾泥,万难再傍君子,萎谢听之,勿以薄命人为念也!”这是经典美国故事片《魂断蓝桥》最后,在滑铁卢桥上,女主角玛拉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伴随经典音乐《友谊地久天长》中,幻灯字幕上缓缓出现这段充满中国味道的翻译。“每到这时候,场内便会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