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理县甲米村扶贫重调产业结构 把玉米地变“花果山”

13.07.2015  10:42

 

扶贫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昨日下午,村民们在甲米村通往理县的公路上修安全护栏。

   (记者刘佩佩) 我家种的5亩红脆李已经开始挂果了,今年就可以卖钱了。”昨日下午,在阿坝州理县薛城镇甲米村的山路上,50岁的汪国成向四川新闻网记者讲述了扶贫项目开始后,他们家发生的变化。据介绍,甲米村位于理县东北部,距薛城镇政府11公里,距县城31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辖甲米、汪家沟、三道桥、日落4个村民小组,共147户578人,是以藏族为主体的聚居地。

   乱堆的柴码出了特色临镇村村干部前往“取经

  “以前村民们烧火的柴都是随意乱堆在房屋周围,显得很杂乱。”昨日下午,在理县薛城镇甲米村甲米小组,理县古尔沟镇沙坝村村干部一行正在参观甲米村新村建设村貌改造,他们听说甲米村做得好,于是特意过来“取经”。

  甲米村的村貌改造很重细节,连堆柴的堆房房顶颜色也要讲究。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经过村貌改造,现在村里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做了堆柴的堆房,烧火的柴被整齐的码在里面,很有当地特色,远看去就是一道风景。据甲米村村支书苟伟介绍,目前堆房的房顶是蓝色的彩钢,为了和周围环境的协调,之后将会换成泥巴色的房顶。

  据了解,近年来,甲米村先后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东西协作扶贫、革命老区项目和整村推进等项目,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已建成村组活动室4个,硬化通村道路7公里,通组路12公里,全村水电、电视、手机信号已完全覆盖。

   玉米地变成遍山水果地调整产业结构帮村民增收

  汪国成是甲米村甲米组组长,今年50岁。昨日下午,在村里通往县城的山路边,他和几个工友正在修安全护栏,一天能拿到100多元的工钱,这是扶贫项目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就业机会。此前,汪国成没有工作,一直在家务农。

  “我们家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最多能产1400斤玉米。”汪国成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扶贫项目开展之前,他们家的地用来种玉米,长成的玉米并不能带来多少经济收入。前年,在村上干部的动员下,他开始种红脆李,一共种了5亩,今年,树木已经开始挂果,等果实成熟就能售卖了。

  甲米村村主任杨友清算了一笔账,同样是一亩地,村民种玉米,收入最多就1000多元。而种红脆李的话,一亩地保守估计都能收入4000元。目前,村里村民基本上都转变了观念,开始种植红脆李。而现在,甲米村面临的难题就是种植红脆李的技术,接下来,村里会组织技术人员给村民做技术培训,让他们可以自己种植出好的红脆李,给家庭带来增收。

   推进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接待能力发展旅游

  昨日,在甲米村里,四川新闻网记者还注意到,很多户村民都在做房屋墙体的改造,这是扶贫项目风貌改造部分的工作。除此之外,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迅速地推进,排污管、路灯、垃圾池等都将做好建设。村子里风貌的改变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条件。

  甲米村,距理县县城31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从县城可以开车直达甲米村。据甲米村村支书苟伟介绍,从成都和重庆过来自驾游的人很多,也有外省的背包客。但目前村子里的接待能力尚不够,因此旅游还没发展起来。并且,在距甲米村15公里的山里,还有很多自然瀑布以及湖泊,但由于目前没有公路,因此很少有人能去看到那些山里的自然美景。

  “我初步的设想是等基础设施搞好了,村民可以开农家乐搞接待。”苟伟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觉得甲米村发展旅游的潜力很大,在发展旅游方面提高村民的接待能力也很重要。理县就业局将组织人到村里培训接待礼仪、厨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