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特点”助力昭化区助农增收一季度强势逆袭

16.05.2016  07:43

 

一季度,昭化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脱贫攻坚、农村改革、农民增收三大重点,统筹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农业园区、幸福美丽新村三大建设,持续深化特色农业示范创建,积极促进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开门红”。据统计,2016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3元,同比增长10.7%,小组排名20,全市排名第二。

 

其主要特点:

 

一、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生猪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贡献较大。一季度,全区出栏生猪17.4万头,同比增长3.17%,由于生猪价格从去年12月份以来,持续保持在18元/公斤左右,农民养猪头均利润在600元以上,肉羊(牛)、土(蛋)鸡等特色养殖快速发展,出栏羊0.99万只、牛0.26万头、小家禽75.3万只,分别同比增长2.54%、2.74%、2.78%,实现禽蛋产量0.14万吨,同比增长2.74%,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养殖业纯收入420元。蔬菜产业稳定发展,实现蔬菜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3.6%,价格均比去年同期偏高,部分种类环比上涨60%以上,带动农民人均收入150元左右。生态渔业突破性发展,实现水产品产量1.3万吨,同比增长23.8%,带动农民人均收入52元。特色林业发展强力推进,栽植核桃7300亩,核桃品改截杆5万株;栽植葛根、茯苓等中药材8000亩,产量280吨;种植香菇、羊肚菌600万袋,产量54吨,带动农民人均收入130元。

 

二、二三产业突破性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一季度,中纺粮油、升达林业、雨润、钏锬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出口创汇110万美元,带动4.1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40元。全区命名重点旅游乡镇18个,重点村16个,重点乡村旅游景点20个,一季度旅游总收入突破4.96亿元,同比增长11.5%,主要景区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旅游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6%,乡村旅游销售农产品750万元,直接受益人数2.05万人,带动全区农民实现纯收入456元。农产品电子商务突破性发展,培育电子商务企业3家,紫云猕猴桃、大朝腊肉、平乐挂面等“昭化六特”农产品及秋葵花茶、昭化山鸡蛋、农家散养野鸡蛋等线上销售额215.4万元,实现净利润32.3万元。

 

三、劳务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就地创业就业带来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坚持“送出去、请回来”抓住春节农民工返乡季节,加大了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务工能力,全区一季度转移劳动力6.9万人,实现劳务纯收入1.4亿元。积极组织外派劳务,国外务工人员446人,实现劳务收入1350万元。坚持“送出去,请回来”两手抓,通过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昭化商会等多种形式,新增返乡农民工创业53人,累计达到1.3万余人,提供本地就业岗位近3万个。

 

四、农村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区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59630万元,同比增长14.61%。农村产权制度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率96.9%,组建起区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和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实行统一规划筛选、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对外挂牌“三统一”农村产权流转项目式管理,相对集中流转土地、林地17.12万亩,流转费用200-1000元/亩。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一季度,“1211”生猪代养户推广196户,存栏生猪10.2万头,出栏生猪2.8万头,养殖户头均代养利润203元,代养户均实现佣金收入8.5万元。积极探索推出“土地入股、财政投入折股联营”产业扶贫模式和“林权折股联营”模式,把农村资源有效激活。供销合作社突出盘活存量资产、壮大社有企业、规范合作社建设三大重点加快综合改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12家,采取股份合作和方式,发展葛根3400余亩、藤椒2950余亩,带动农户1800余户。

 

五、财政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强农惠民政策助农增收效果明显。一季度,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009万元,同比增长14.02%,财政支农项目投入5667万元,同比增长22%。全区投入项目资金1.7亿元启动中小微水利设施、农村道路桥梁、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我区大力实施安居扶贫工程,整合投入资金9068万元,新建改造农房4500余户,发放各类惠民补贴资金783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扎实奠定助农增收基础。一季度,开工投入了梅岭关水库(小一型)新建、8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2016年小农水重点县工程、2015年水土保持、2016年中央及省级财政维修养护、2016年17个村精准扶贫水利等农村水利建设项目6个,完成总投资6052.8万元,新增蓄水量3.07万立方米,恢复蓄水量159.7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254亩,恢复灌溉面积8675亩。完成村社道路64公里,开工建设南斗大桥、磨滩桥梁、红岩嘉陵江大桥、邓家河嘉陵江大桥、大朝高庙新建桥梁等农村桥梁5座,完成投资1.08亿元。开工土地整理项目2个,新建高标准农田0.2万亩。启动了朝(阳)沙(坝)现代农业园区、36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整合投入资金9068万元,新建农房2788户,改造农房174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