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物流办主任谈“蓉欧快铁”及成都铁路口岸的发展路径

26.10.2014  13:16

    昨(25)日,在推介会上,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并从为什么要开通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该班列的优势和特点以及下一步计划详细解读了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及成都铁路口岸的发展路径。

     由被动承接产业转移

    到主动产业转型升级

    “西部城市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部城市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导致产品辐射半径短。开通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就打通了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铁路通道,克服了成都作为西部城市物流的短板,使地处四川盆地、交通不便的成都成为了对外开放的‘高地’,由内陆城市变为口岸城市。同时,物流环境的提档升级也为成都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奠定了交通基础,使得成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由被动承接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转变为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陈仲维告诉记者,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开通作为成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的重要内容,使西南地区货物通过成都向欧洲出口,同时欧洲的货物也将通过成都进而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彻底改写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这意味着‘蓉欧快铁’将对成都、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进而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届时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货物集散和物流枢纽将迎来下一轮发展的最大机遇。

     定位介于海运空运之间

    货源充足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优势首先在于稳定发班,高效直达。班列采取定线路、定站点、定车次、定时间、定价格的‘五定模式’运行,也就是说不管货物多少,班列每周固定星期六准时开行,冬季不停运,是全国目前运行最稳定、速度最快并通过冬季考验的中欧班列。同时全程整列运行、中途不解体、不上下货,确保快速直达。”陈仲维介绍说,在运价方面,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运输时间是传统铁海联运时间的三分之一,运价却只有空运费用的四分之一,所以“蓉欧快铁”的市场定位明确介于海运和空运之间。

    “成本远远低于空运,速度却比需要四五十天的海运快上几倍,这一特点决定了‘蓉欧快铁’对时效性要求高的高附加值产品如IT产品、汽车零配件等具有绝佳的吸引力,市场空间广阔。但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物流的定价必须高于其运输成本,不然无法长期稳定运作。目前,每列‘蓉欧快铁’班列可装运41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可运载20吨货物,虽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中欧班列相比,运价更高,但货源却最多,多次出现爆仓的情况。”陈仲维说。

    同时,据陈仲维介绍,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中外合资企业蓉欧快铁班列有限公司负责按照市场化模式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没有国有资本参与运作。“市场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培育,现在班列开行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处于发展初期,确实需要政府的一些扶持。但将力争班列开行三至四年后完全独立运营,自负盈亏。”他说。

    此外,“蓉欧快铁”运行全程GPS跟踪,并采用特制集装箱电子安全锁将确保班列安全可靠,而且在通关方面也实现了全程EDI电子报关,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过模式。同时,“蓉欧快铁”受理采取社会公共物流平台营运模式,面向全社会组织货源,可受理整箱拼箱业务。

     相同模式打造

    “蓉深班列”年内开行

    在推介会上,市物流办与中国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蓉深班列合作框架协议》。“目前,‘蓉深班列’开行正在筹备建设阶段,预计将于年内开行。”陈仲维告诉记者,“蓉深班列”将采用与“蓉欧快铁”相同的固定班列模式,实现站与站的直达,具有中途不解体、不上下货、固定时间发车、不停运等特点。

    “届时,成都作为西部物流中心将完成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对接,吸引这些地区的高附加值产品将成都当作转运中心。这意味着以往西部地区产品‘向东流’将变为以成都为中心的双向流动,使得成都成为欧洲、中亚与国内各地区货物集散流通的枢纽。”陈仲维说。

    陈仲维还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市青白江区国际物流贸易中心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建成后的国际物流贸易中心将集仓储、分拨、贸易、增值服务于一体。“成都铁路口岸还即将获批整车、水果口岸,在返程班列开行后,成都市民就可以直接买到欧洲最优质的德国汽车和波兰苹果。”陈仲维说。(记者 杨晓沣 实习记者 徐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