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天府沃土 建设蜀山蜀水好人家

27.08.2015  17:58

  人民网成都8月27日电(王军 朱虹)“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9万”;“完成75%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成5000个幸福美丽村”……2015年,四川省明确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

  一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都将“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取得了显著成绩。

  回顾2014年,全省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收入“八连快”, 农村减贫129万人,农村改革蹄疾步稳,幸福美丽新村遍地开花……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三农”为四川经济稳中求进增添了底气,赢得了主动。

  2015年,在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四川结合本省实际,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突出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农民增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扶贫攻坚等重点,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四川“三农”工作首先提“改革”。“中央已初步搭好改革框架,对省一级来说正需全面深入推动,省委又提出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因此我省把改革放首位。”四川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新元如是说。

  “唯改革者进,唯改革创新者胜。”四川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城乡统筹发展;从新农村建设,到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在四川农业发展的历程中,川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

   “穷山换新颜” 积极探索自身发展模式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李洪清家拥有近300株大樱桃树、200多株白凤桃树,一年收入近7万元。(王军 摄)

  多年前,雅安市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曾流传着“好女不嫁申沟男”的说法。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以前的申沟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老百姓住的是土石房,耕的是乱石滩,到雨季还可能遭遇泥石流。

  说起申沟村的转变,当了15年村支书的杨俊清甚是感慨。“20多年前,我们就引进了大樱桃,但(当时)没技术、品种单一,推广不开。”杨俊清说,申沟村一直在寻找致富门路,都没成功。老百姓依旧粗放地种植苞谷、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收益低下。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前几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1年,汉源县开始统筹整合扶贫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等项目。申沟村投入1700余万元用于通村公路硬化、堰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村里统一采购白凤桃树苗,规范栽种、标准建园,在乱石滩中建起高标准示范桃园1.2万亩。大樱桃产业也得到大力发展,村民们开荒栽树,规模一下子扩大了十几倍。

  在壮大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申沟村大力改造村容村貌,打造田园景观系统,发展起乡村旅游。2014年,全村该项收入近2000万元。

  在汉源县,还有不少类似申沟村的故事:九襄镇三强村,是以梨产业景观系统为主的九襄镇“花海果香”核心景区所在地,该村大力发展特色立体农业和乡村旅游,统筹协调建房,规划新村聚居点,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位一体”,成了“乡村美”的典范;清溪镇永安村,打造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产品大樱桃基地村,发展种植大樱桃2000余亩,人均拥有1.5亩,形成了以大樱桃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农产业。2014年,仅此一项就为全村人均收入贡献4.2万元。

  “作为典型的农业山区县,汉源县人均耕地少,传统农业提升空间有限,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但汉源光热资源丰富,盛产果蔬。”在汉源县委书记杨兴品看来,该县农业取得迅猛发展的原因,在于结合本地实际作出探索和实践。

  同样“穷山换新颜”的故事,也在成都市崇州文井江镇上演。地处深山的文井江镇,没有平整土地可供耕种,牛尾笋是当地特产之一,农民“山当田耕、竹当菜种、笋当肉吃”。几年前,笋子丰收了,当地老百姓还在愁销路。

  近些年,当地一边抓灾后重建,一边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在“宣传引领发展”的思路下,大力发展乡土产业,围绕身边的“绿色”做文章,打造生态旅游,让名气“走出去”,实现了群众致富增收。

  无论是汉源县,还是文井江镇,都只是近年来四川广大农村地区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缩影。如今,四川广大农村正立足实际,放大优势,创新思路,大胆尝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探索规模、效益、生态农业方面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