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奋进力量
浴火重生的奋进力量
——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及“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表彰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林凌
这是对英模的礼赞,这是踏步向前的鼓点。
9月28日上午,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及“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代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各界代表相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难忘时刻。
催人奋进的鼓点声中,全川各族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全面胜利和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路上,大踏步前行。
现场:掌声如潮真情涌动
时间回溯到1个多月前。8月8日21时19分,突如其来的7.0级地震打破了九寨沟夜晚的宁静。
危急时刻、生死关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仅15分钟,全村在家的34名党员干部就在指定地点集合完毕。”九寨沟县漳扎镇上四寨村党支部书记叶当休回忆。集结、挺进,目标直指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当晚,他所带领的党员突击队救出被困群众32人,参与安全转移游客1500余人。
“灾情就是命令!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全体干部、党员、老兵跟我上!”站在发言台上,九寨沟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高海军的讲述还原地震发生时的情形。没顾得上和前来探亲的妻子联系,高海军带着官兵连续奋战14个小时。“谢谢叔叔!”转移受灾游客时,他把一名4岁小女孩背在背上,小女孩向他道谢,这句最平常不过的感谢,那一瞬间却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坐在台下,中国电信茂县分公司较场支局局长刘国华的思绪飘回到这个夏天的6月。“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中,刘国华有36名亲人失联,忍住悲伤,他坚定奔走在抢险救援保讯的路上。“我是一名党员,就是想着能多做点就多做点,做好救援抢险的通讯保障。”
没有华丽的语言,朴实的讲述却如此动情。聚光灯下,掌声如潮、真情涌动。
思考:靠什么战胜了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依靠什么取得了最后胜利?”会场内外,很多人思考着这一问题。
思想碰撞中,答案浮出水面。“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第一时间传到了九寨沟,让身处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迅速成立指挥部,驻扎一线靠前指挥,统筹调度各方力量投入抢险救援,紧急调运物资支援灾区……九寨沟县郭元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宗祥坦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科学调度确保救灾工作有序推进,“这也更好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冲锋干劲。”
生命至上,这是最根本的原则。作为一名媒体人,四川日报首席记者梁现瑞两次参与抢险救灾报道。在他看来,无论是在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援中昼夜不息寻找生命迹象,还是九寨沟地震抢险救援“集中大转移”了6万余人,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统筹兼顾、科学救灾,凝心聚力,各方动员。近2个月来,九寨沟县漳扎镇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南卡初感受直接。从稳妥安置受灾群众到千方百计打通“生命通道”,从各路驰援到灾区群众自救互助、知恩感恩,“抗震救灾的胜利再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有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走出会场,南卡初话语中满是自豪。
前行:穿越灾难砥砺奋进
事实证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坚强不屈的四川人民穿越灾难、砥砺奋进的不朽精神财富。
会场外,九寨沟灾后重建正如火如荼进行;会场内,阿坝州委常委、九寨沟县委书记罗智波掷地有声:“地震动摇了我们的山水,但动摇不了我们建设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决心和信心。”他表示,九寨沟将坚持把灾后重建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提档升级、脱贫攻坚、民族文化传承、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结合起来,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重建任务。
目标既定,责任大家一起扛在了肩上。九寨沟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高级工林德强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安全住房。“要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进度,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和建筑质量安全标准,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林德强说。
担当和责任,是前行的动力。“我们要以先进的事迹为榜样,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提升,不断改善灾区发展条件。”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永亮表示。走出会场的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范波说,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上。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成为与会者的共识。全川各族儿女正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砥砺前行。
原标题:浴火重生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