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六个突出”破解“插花式”扶贫难题
(泸州市扶贫移民局) 江阳区地处川滇黔渝四省结合部,下辖8个镇、9个街道、1个景区,是泸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泸州市的主城区,江阳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处于全省较高水平,全区总人口66万仅有2466户、7466人贫困人口,无整体贫困村。虽然只有2466户贫困户,但却零星分布在13个镇街、77个村内。分布不集中、成因较复杂、消除难度大等问题显著存在,“插花式”贫困无疑成为江阳脱贫攻坚路上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难题。为彻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阳区结合贫困人口特点以及分布情况,因户制宜、因人施策,以“六个突出”扶贫模式,有效破解了“插花式”扶贫难题,实现政策落实全覆盖,精准脱贫到户到人,预计年内将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全面脱贫。
突出“五项机制”抓统筹 确保脱贫攻坚责任到户到人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组建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区级领导、区级机关联系镇街包保到户责任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1次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召开了20余次工作会议,有力推进脱贫攻坚。二是目标考核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实行加分制,镇街10分,区级部门5分,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督查督导机制。由区纪委牵头,组建了4个督查组,建立单月查问题、双月“回头看”督查机制,由区领导牵头开展蹲点督导。全区抽调126名人员分为52个小组,对2016年预脱贫的贫困户进行评估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全区通报,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四是宣传引导机制。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印发《扶贫知识手册》、《脱贫攻坚文件汇编一、二》、《扶贫政策汇编》到区级部门、镇街,通过干部入户讲解、召开贫困户代表会等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大力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结合工作简报、手机报、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向区镇村三级干部发送扶贫信息,强化扶贫宣传引导。五是投资筹资机制。将扶贫攻坚经费列入区、镇财政预算,并足额、全力保障。同时,多渠道、全方位吸引社会筹资。自2015年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己通过财政投入省级资金1660余万元,市级资金200余万元,区级资金1700余万元。
突出“全区动员”抓结对 确保贫困对象帮扶到户到人
一是抓单位帮扶。全区共81个单位定点帮扶13个镇街2466户贫困户,截止目前,已投入单位帮扶资金270余万元。二是抓结对帮扶。实行区级机关干部与镇街干部双重帮扶,组织干部对全区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要求帮扶干部每年入户帮扶10次以上,做到家庭情况、经济收支、致贫原因、脱贫措施“四个清楚”,做到生活帮扶、生产扶持、就业帮助、矛盾化解、科技服务、情感交流“六个到位”,实现全区总参与、帮扶全覆盖。截止目前,已投入结对帮扶资金340余万元。三是抓社会帮扶。强化企业帮扶,组织110余家企业采用对口联系、建立商会、生产帮扶、提供岗位等方式开展企业扶贫,吸引爱心人士、企业、社会组织捐赠400余万元。
突出“一户一策”抓增收 确保生产就业发展到户到人
一是因户施策抓好生产发展。坚持农户自愿、因户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今年安排59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按照人均1000元的补助标准(其中2015年己脱贫人口按人均405元补差),扶持贫困对象种植果树、养殖畜禽等发展生产增收,共扶持了1800余户贫困户养殖家禽,400余户贫困户种植果树,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区畜牧局组建专家团队对口联系镇街,镇街逐户落实技术服务人员,采用发放资料、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方式做好疾病防控服务。同时,投入资金20万元对贫困户实施住房安全和人身意外伤害“扶贫保”,并根据贫困对象主要粮油作物面积,实施农业保险。二是按需施策抓好培训就业。在摸清家底、建立台账的基础上,按需施策开展技能技术培训和促进就业。全区贫困对象劳动力2642人,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338人,自主就业1044人,从事农业产业生产1260人,实现了有劳动力贫困对象生产就业全覆盖。
突出“精准施保”抓托底 确保低保残疾托底到户到人
一是开展低保精准识别,确保应保尽保。按照“全面清零、瞄准对象、强化兜底”工作思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完成低保评定基础上,开展低保“回头看”,进行再清理、再核查、再评定。将清理后的1527户、3066名贫困对象纳入“两线合一政策”,低保户占比达62%,实现应保尽保。二是推行残疾人补助政策,确保残有所养。经全面排查、层层审核,全区136名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补差政策,实现“两线合一”。同时,坚持家属自愿原则,区财政投入资金30.72万元,对16名贫困重度精神残疾病人实行财政资助集中托养。
突出“五个100%”抓减负 确保县域就医零支付到户到人
一是结合区情落实政策,做到医疗扶贫“五个100%”。投入资金162万元,按照全覆盖、均衡化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医疗扶贫“4个100%”的基础上,新增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小额人身意外保险参保率100%。贫困对象健康体检己全面完成,建立了健康档案,全部参加医疗保险。二是自我加压强化减负,做到县域就医零负担。对于纳入市医保扶贫系统县域住院就医贫困对象,从市医保中心提取了住院病人的名单印发到各镇街,镇街一一比对清查,逐一通知到户,让贫困对象到镇街民政办开展剩余10%医疗费用报帐,确保实现“零支付”。从2016年6月份起,对于未纳入市医保扶贫系统的2015年己脱贫人口,区财政安排100万元资金,制发医疗救助办法,其经过普通新农合报账后,通过民政救助的方式解决县域住院就医全部剩余费用,确保实现“零支付”。同时,出台了贫困对象门诊报账“零支付”实施办法,更好减轻贫困户医疗支出。
突出“四项工程”抓共享 确保城乡公共服务到户到人
一是实施扶贫安居工程。坚持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统筹资金1249万元,按累计最高不超过每户3.5万元的补助标准,对77户无房贫困户和663户危房贫困户实施贫困户住房改造。二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开展了51名贫困中高职学生“雨露计划”(每学期补助750元)网上申报;落实了2016年春期贫困幼儿保教费减免,对747名在校贫困学生于2016年秋期开展资助工作(中职学生每学期补助生活费500元,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每学期学费及生活费补助2000元)。三是实施广电通讯扶贫工程。安排251万元资金,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信号“户户通”工程,并由区级帮扶单位和镇街对无电视机贫困户配置电视机,确保贫困户正常收看电视。同时,坚持自愿原则,实施通讯扶贫工程,由贫困对象购买130元或399元手机,由财政兜底保障两年内享受每月免费通话100分钟,现己有2800多名对象自愿申请享受此政策。四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投资4.4亿元,实施江阳区全域供水工程,涉及贫困户2000余户。全区贫困对象现均有饮用水源,饮水安全,符合脱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