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节后求职1个人挑1.5个工作 这10工种收入最高

18.02.2016  08:37

  2月17日,求职者在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寻找工作。

  人力资源市场为求职者设立网络求职指导室。

春节后,成都的用工情况如何?

 

  正月初六,钟女士就阔别家乡的亲朋好友,到成都上班了。

  去年冬天,她家就在装修房子。春节小长假后,她想找个工人把阴角线早早贴上去,好进入装修的下一个流程。

  遗憾的是,大多数劳动力还在乡下未返城,她没能找到工人。

  可以预见的是,在正月十五之前,城市很多领域的“用工荒”矛盾依旧突出。

  春节后,成都的用工情况究竟如何?猴年的劳务市场状况是否有些新变化?2月1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走访

  网络求职成蓝领时尚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找工作成为一种时尚。这股时尚之风,已经由白领吹向了蓝领。

  2月17日,阳光普照,在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里,3000名求职者聚集在此,寻找机会。

  记者观察到,在这个四川最大的劳务市场里,求职者年龄介于30岁至50多岁之间,年轻人的面孔并不多见。市场里专设了一个网络求职指导室,配置有工作人员为求职者提供服务。公告牌则用图表的形式教求职者下载和使用四川公共招聘网的APP。站在公告牌旁,准备应聘洗车工的朱捷打开手机,下载了一个APP,准备把自己的个人信息放上去。

  “网上机会多,骗子也更多

  生于1977年的王继国通过网络找过工作。不过,“网上机会是多,但骗子也更多。”他的吐槽引来了一批80后90后的附和。

  1989年出生的雷宇曾在一些招聘网站找过工作,“网上信息量大,找工作方便,但水分也大。”他说,有的单位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很诱人,月薪4000元至6000元,冲着高薪,他去了这家单位面试,发现对方只能给2000多元。“水分太大,我在这里找工作,可以直接跟老板谈好价格,说一不二。

  1995年出生的张建平与父母一起出现在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不过,同是从事餐饮行业的他,并不打算与父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不想这么大了还被管,我向往的是自由。

  这群新生代的劳动力,求职的方式也有别于父辈,他们找工作的渠道更宽广。“我敢主动去餐馆问对方是否需要招人,也可以通过同龄人的QQ或微信获取招聘信息,也可以通过他们介绍。”张建平说,找工作并不难,有时上个网、逛个街就捡了一个工作。

  数据

  1个求职者挑1.5个工作

  春节后,求职是否容易?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否减少?

  对此,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肖志强透露,自正月初四开市以来,每天进场求职人数都在增长。而从市场需求来看,这几天的数据与去年同期持平,暂时没有感受到经济下行带来的影响。

  肖志强介绍,开市第一天就有500人次前来求职,此后,每天以400人次的速度递增,正月初十当天,有3000人次前来求职。求职者配对岗位比例约1:1.5,这意味着每个求职者能在1.5个岗位中进行挑选,一些求职者还在观望。

  “在锦江区人才市场登记的企业很多都能给求职者提供食宿。”肖志强说,不少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夫妻房,特别欢迎夫妻双双来求职。为了吸引求职者,一些企业还给员工提供全自动洗衣机。

  这10个工种收入最高

  今年,劳务市场的行情如何?根据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记者梳理出收入最高的前十个工种。

  总体而言,具有技术含量的技术工薪酬水平最高。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张路延摄影刘陈平

  互动

  节后找工作若遇陷阱请投诉

  当记者还未走进锦江人力资源市场时,总有人凑上来关切地问“你找哪样的工作?”这些看似热情的人,往往就是传说中的劳务串串。在市场之外,他们就截流了雇主和求职者,“他们不管二者是否匹配,只打着自己‘每介绍一个收费20元’的小算盘。”锦江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提醒大家: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免费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服务,请大家进场招工、求职,不要听信场外个别闲散人员游说诱导,以免上当受骗。

  收取保证金、提供虚假职位信息、假借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以招聘为名推销产品……节后找工作你遇到过求职陷阱么?

  欢迎拨打华西传媒呼叫中心028—96111,或通过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向我们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