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橘饼30年 宜宾8旬老人想找传统制作工艺传人

28.03.2014  13:00

看起来橙黄鲜艳,晶莹透亮,吃起来香甜软糯,淡淡橘香,这就是宜宾何其恒老人所做的橘饼(也称橘红)。30年前,退休的何其恒老人开始研究橘饼的制作工艺,不仅自创了不添加防腐剂的方法,还将原本废弃的果汁变废为宝,如今,老人已不再做橘饼,他很担忧,传统的橘饼制作工艺后继无人。

橘饼获赞 远销台湾走出国门

何其恒老人今年84岁,退休前是宜宾县白花镇的工作人员。上个世纪80年代,何老退了休,在老年科技工作协会的动员下,他开始研究起了橘饼的制作。与市场上的橘饼相比,何老的橘饼,没有苦涩味道,色泽也更加鲜亮。名声传开后,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即使卖20元一斤,比市价高出一倍多,也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何老的橘饼不仅畅销宜宾,还曾卖到台湾,走出国门。“上世纪80年代,有位台湾朋友回宜宾探亲,尝到我的橘饼后赞不绝口,临走带了好些回去。”何老说,“之后那位台湾朋友还写信回来,说‘橘饼很有家乡的味道。’”此外,何老的橘饼还送到了国外。“一些父母希望出国的子女能记得家乡,常叫我做饼给他们。”何老说。

在采访中,老人向记者展示了橘饼的制作方法:把买来的红袍柑削掉最外层的表皮,用小刀在柑橘中部开口压扁去核,然后用水漂洗7次;挤出水分后用开水煮,再用清水漂;接下来再把漂好的柑橘放在锅里煮,直到可以拔丝时捞出,撒上白糖就可以吃了。何老的橘饼可以存放很久,有的橘饼甚至放了6年也能食用。

做了30年 老人希望后继有人

何老现有4个子女,他们都会做橘饼,但平时忙于工作,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继承这门传统手艺。由于年事已高,何其恒老人现在也不做橘饼了。“现在仍然会收到定做橘饼的电话,只能跟他们讲我不做了。”何老有些惋惜地说。

做橘饼30年,何其恒老人在制作橘饼中发现了很多技巧,例如柑橘最好选择“红袍柑”;最好选择用凉开水漂制橘饼;橘饼漂水时要两三小时一换等等。

宜宾芽菜、合什面和白花橘饼都是宜宾特产,现在,合什面已经失传了,我不希望白花橘饼也失传。”何老说。如今,何其恒最大的心愿是想为自己的橘饼技艺找个真正的传人。

如果您对这项技艺感兴趣,欢迎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28-96111,我们将帮忙联系老人。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