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4)56

06.06.2014  12:33

第56期

(总第296期)


楼市动态

1 、前四个月全国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3600亿元,同比增长四成多。 6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1~4月,全国共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3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1100亿元,同比增长44%。截至4月底,已开工保障房286万套(其中各类棚户区184万套),基本建成125万套,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0%和2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五月份十城市土地出让金环比同比均下降两成多,系20个月来首次同比负增长。 6月6日《经济参考报》报道,CRIC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0个典型城市5月份土地出让金收入578亿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24.6%,这是20个月来首次落入同比负增长区间。另据中原地产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环比大幅回落34%。

3 、北京:二手房新增租赁房源同比增长近八成,月租赁均价环比微涨0.1%。 。6月5日《北京商报》报道,机构数据显示,今年5月,北京市二手租赁房源新增挂牌量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79.3%;月租赁均价为3863元/套,较4月份的3858元/套微涨0.1%。(吴玉祥摘编)

4 、深圳:二手住宅均价14个月来首次环比下跌。 6月6日《京华时报》报道,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5月,深圳市二手住宅均价为2982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9%,同比上涨17.13%。这是该市二手房价连续上涨14个月后首次出现下调,而且成交的楼盘中有近半数价格出现下跌。

5 、成都:上周土地市场供需双双大幅回升,新房成交量环比上升,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 6月5日《四川日报》报道,数据显示,上周成都市主城区及郊县区土地供应面积290多亩,环比增长168%;土地成交面积104亩,环比增长572%。上周成都市商品房共成交10851套,环比上涨超27%;成交面积96万平方米,环比上涨超28%。上周成都主城区二手房共成交1258套,环比下降5.34%;成交面积11.1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94%。

5 、万科与百度启动合作。 6月6日“人民网”报道,6月5日,万科宣布成立商业策略联盟,并与百度首次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万科集团总裁郁亮表示,此次万科与百度的跨界合作,是努力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其商用业务的有益尝试,将为万科的商业系列带来“定位引擎、大数据、营销工具”三类核心技术。

 

政策动向

1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并确定: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逐步建立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水平评价的职业资格制度。 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会议确定,年内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一是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包括涉及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业务的10项审批事项,和涉及资质资格的8项审批事项。二是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保持资质资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逐步建立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水平评价的职业资格制度。三是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2 、住建部:遏制投资性购房的基调不变。 6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在6月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说,“房地产市场整体还处于增长过程中,而增速下降也属于市场正常调节的过程”,而且前4月多数指标仍延续了增长的势态,只有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降22.1%、6.9%。“增速下降并不等于负增长。而且历史地看,新开工面积、成交量出现同比负增长,也是因为去年前几个月的基数过大。过去增速那么高,现在下降些也是市场正常现象。”就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分化特征,他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了“分类调控”的基本原则。他强调称,“整个调控当中始终鼓励保护消费需求,遏制投资需求,这是我们政策的基调。” (吴玉祥摘编)

3 、住建部:保障房选址应考虑就医、就学、就业。 6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在6月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说,有些保障房选址偏远,配套不全,导致居民“住得好了,但生活不方便了”,甚至一部分保障房唱起了“空城计”。针对这一情况,冯俊解释,保障房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为地方政府,在考虑保障房和棚改安置住房选址的时候,一定要把医疗、教育、就业等因素综合考虑,要方便老百姓就医、就学、出行。

4 、《不动产登记条例草案》:为房产进行虚假登记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6月5日《法制晚报》报道,受国土资源部委托,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研究室主任孙宪忠教授牵头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草案》(专家建议稿),目前建议稿已提交国土资源部法规司。日前,孙宪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专家建议稿中当事人有下列4种行为要受处罚或被追刑责:一是采用欺诈手段申请登记或查询、复制登记材料的,二是没有如实回答登记机构询问的,三是妨碍登记机构查证的,四是非法伪造、变造不动产权利证书、登记证明或者使用非法伪造、变造的不动产权利证书、登记证明的。

5 、成都:公租房、廉租房下半年开始并轨。 6月5日《天府早报》报道,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下半年成都将进行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并轨的重大调整。所谓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并轨,就是将同城公共租赁住房纳入统一申请和管理。预计今年7月,该市将有近3000套公租房陆续推出。

 

行业信息

1 、住建部:全国六城试点共有产权住房。 6月5日《重庆晚报》报道,在6月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说,共有产权住房试点正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黄石这6个城市推进。所谓共有产权住房,其主要做法是,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然后以较低的价格配售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家庭;配售时,保障对象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产权份额以及保障房将来上市交易的条件和所得价款的分配份额。

2 、央行喊话半月:21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上浮。 6月4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央行5月12日“窗口指导”维稳楼市之后,各地首套房贷利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上升的状况。据贷款搜索平台融360近日报告,在其调查的21个城市中,首套房贷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1.1-1.2倍已是普遍现象,超过40%的银行将利率上浮10%,部分甚至上浮20%,明显高于4月份水平。根据该报告,在广州、深圳等地,首套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1.1倍的银行中,以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居多。

3 、四大银行五月末放贷飙涨约1400亿元。 6月5日《上海证券报》报道,记者获悉,四大银行5月末不到一周时间新增贷款飙涨约1400亿元,当月新增规模增至约2700亿元。5月全行业新增贷款规模预计在7000亿元上下。有分析认为,5月末贷款冲高部分可能与存款好转有关,而这背后对应的可能是目前市场上盛传的“微刺激”。

4 、北大学者苏剑:人口到达峰值,房价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6月5日《华商报》报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主任苏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口峰值不会超过14亿。他说,按照北京大学的研究,根据目前水平进行统计,悲观的预计我国人口将在2018年触顶,规模约是13.4亿人口。目前人口大概13.3亿,而劳动力峰值已经基本达到顶峰。他认为,“目前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价肯定不会再涨了。总体来说,人口到达峰值的时候,房价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4 、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房地产绝不是“泰坦尼克”,对于万科来说,房地产就是一匹美丽的斑马。 6月6日“人民网”报道,针对最近楼市热议的“拐点论”,万科集团总裁郁亮给出了他的看法,斑马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如果你是乐观的,可能觉得是白底,如果你是悲观的,可能相信是黑底。他说:“最近地产行业的说法很多,有拐点论、崩盘论,也有冰山论,对于万科来说,房地产就是一匹美丽的斑马。”他认为,虽然中国房地产行业轻松赚钱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但进入“白银时代”的房地产行业依旧前景可期。郁亮说,每个新兴的行业都有一个特定的阶段,房地产谁进入都可以赚钱的时代过去了。房地产问题基本上是人口的问题,很多人说中国人口的数量的拐点已经出现了,但是忽略了关于人口的两个重要问题,人口的质量和人口的分布。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将支持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中国人口往中心城市聚集的过程还没有结束,从中国的人口流动规律来看,这个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何世勤)

2017詹天佑奖获奖通报
2017詹天佑奖获奖通报 (点击下载)房地产协会
四川高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秩序维护服务供应商入围招标公告
    四川高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拟对管理服务的物业房地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