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中国农业的大格局

25.12.2017  12:01

  本报北京讯 (记者 万李娜)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12月16日于北京召开的“2017第十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三农”与全面小康成为与会人员讨论话题之一。该论坛以“新时代与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小康》杂志社主办。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还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方言在论坛上表示,在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情况下,要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特殊意义。她认为,在新时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

  方言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布局也要与时俱进,要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绿水青山的生态性。

  她说,从各地资源角度来讲,各地资源千差万别,收入有所差距不可避免,但人们享受公共服务的权益是均等的。“不管多穷多富的地方,应该享受到同等的医疗、同等的环境治理,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认为,应当构建新时代中国农业的大格局。

  在张红宇看来,要以中国供给满足中国需求,以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首先,要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永远是中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培育产业新动能,比如观光旅游休闲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最后,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农业才能由大而强,由强而可持续。

  张红宇认为,重点要打造一个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强势农业形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们从制度层面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经营意识和企业家情怀的农业从业人员。”张红宇说,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包括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也要尊重产业发展本身规律,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释放各类新型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推进现代农业与脱贫产业融合发展
  □梁津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四川日报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厅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