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核牵引 今年让人期待的“成都故事”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刘莉 张守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整体布局,天府新区刚晋级“国家队”……今天,如此多的国家战略,正前所未有地聚集成都,摆下发展的“棋局”。
刚刚召开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为这盘“棋局”落下第一子。对置身“局中”的成都市民来说,政策机遇带来的城市脉动,意味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2015年,市民将与成都一起,细细体会那些将发生的故事。
自由从路开始:
加快健全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过去的一个月内,两件“路事”成为焦点。
2014年12月20日,西南地区首条城际高铁——成绵乐客运专线正式开跑,以成都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因此画出了更大的弧度;12月31日,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西段的部分路段通车,从双流跑崇州、郫县更快了。
过去的这一年,成都的市域快速通道路网更加完善,城区骨干道路综合整治和重要节点改造加快实施,地铁建设全面加快,常规公交分担率提高到30%。这不光是一座城市重构经济区位的客观要求,更是人们出行更加便捷的殷切期盼。
2015年,内畅外通、联动世界,成都加快健全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中心城区要改造红星路、川藏路、清江东路等,一环、二环、中环重要节点立交改造,开建地铁6号线;全域互通水平更高,大件路外绕线、成温邛快速路、五洛路将建成通车,城乡公交一体化继续推进;对外大通道更多,成兰铁路、成贵客专、西成客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力争成渝客专、成蒲铁路、成安渝高速、地铁1号线南延线等建成,确保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通车。
此外,“蓉欧快铁”双向稳定开行,开好“中亚列车”,大运距大容易的物流网络体系,将让成都人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物产。
从大城到小城:
慢慢爱上“双城生活”
今年,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个全新概念——“极核牵引”。未来,成都将突出建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两个“主极核”,培育壮大一批以卫星城、区域中心城为代表的“次极核”,使之成为牵引成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奔向现代化国际化,需要更科学的城镇体系。
2015年,天府新区将更有“人气”。以天府新城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快速通道将逐步成形,综合骨干路网体系将基本形成;有了路,产城单元将建得更快,秦皇寺中央商务区、西部国际博览城等项目加快实施,中央公园、天府新城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兴隆湖、锦江生态带等生态工程将完成。
2015年,中心城区将更有“设计感”。成都将重点在少城片区等区域加强城市设计,将原本就积淀了上千年的成都历史记忆展露得更充分,更能体现成都慢生活的鲜明特点。而因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备受市民关注的体育场片区,将打造成遗址公园,实现对历史文化更好的保护。
2015年,新型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通过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增强综合承载力,有效疏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和功能。也许,更多的人们将慢慢爱上“小城生活”、“双城生活”。
家园更美了:
全市告别“三无院落”
外树品质形象,内接民生福祉,今年,成都将不遗余力,继续打造宜人环境。
2015年,“北改”深入推进,“四改六治理”全面推开。火车北站等重点区域改造将从蓝图化为现实,内燃机总厂等生活区将实现“有机更新”,许多市民将告别低洼狭窄,开启新生活;统筹兼顾、一院一策,今年将改造中心城区老旧院落400个,全面完成远郊县市“三无”院落整治。
今年,成都将大力开展市容市貌治理,让成都人的视野更加“清爽”;同时,梯次推进三环路内老旧市场的调迁改造,年内将改造调迁老旧市场14家以上。
空气和水关系每个人的基本生活质量,今年成都要开展大气雾霾治理,强化绕城高速、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扬尘治理,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李家岩水库将开工建设。
从城市到乡村,生态建设全覆盖。今年,中心城区将新增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环城生态区继续加快建设,同时严守市域生态保护红线,打造城镇生态隔离区,进一步巩固龙门山、龙泉山“两山”屏障,争创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生活更放心安心:
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还要涨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
面对经济下行可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今年成都将多点入手,一方面提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水平,鼓励大众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另一方面,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分圈层统一。
养老想去专门机构却苦于要等床位?今年,成都要新增筹建养老床位7000张。
家庭收入够不上买商品房?今年,成都将开展公租房租赁补贴试点,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4800套。
孩子上幼儿园比考大学还难?2014年底,成都市公办幼儿园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已经达到75%以上,今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78%。
看病难看病贵?今年,成都将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医疗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让基层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分工更加协调。此外,还将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健全计生特殊困难家庭长效扶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