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幸福事

19.09.2017  20:28

 

记者 张敏

          “山高摔死鸡,有马不能骑,滩大不养鱼,有病不能医,地无三尺平,十年九受灾。”一首顺口溜,道出了朝天区人民曾经生活的艰辛与悲凉,据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该区共有建卡贫困村64个,贫困人口7421户2551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3.45%。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村多村小村穷、自然灾害多发、基础设施滞后等诸多不利条件,近年来,朝天区在解决深度贫困上下真功夫,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上敢于“啃硬骨头”,使贫困群众真受益、真脱贫,过上了幸福生活。

      光棍兄弟的幸福房子

      大沟村四组是两河乡远近闻名的“光棍组”,据乡分管扶贫工作的刘晓庆副乡长介绍,四组71个成年男性现有光棍汉12个,最高峰时期曾达28个。究其原因,一个字,穷!

      60多岁的罗贤贵、罗贤双就是其中的一对光棍儿兄弟。兄弟俩的旧家坐落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山沟里,需得顺着泥泞的小路爬上山顶再爬下。9月5日,如注的雨点里,记者亲历了这一个多小时艰难的行程。

      冷肃的秋雨中,兄弟俩年久失修的两间木屋破破烂烂,屋顶上许多地方都遮着防雨的塑胶布,屋内黄泥地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雨水坑。由于父母早逝,家里没有女主人,吃水又靠天,厨房里吃过饭的锅碗还没清洗,卧室里仅有的木板床上,堆成一堆的寝品颜色难辨。

      “不花一分钱就能住上新房子,交通水电都便利,这是我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好事。”见到兄弟俩时,他们正在谈论刚收到的“大礼”——政府免费在村主干道边为他们修建的四间面积共50平方米的砖混新房,眉眼间全是喜气,“等搬到新房,我们一定用新面貌开始新生活,不叫别人笑话。

      兄弟俩能收到免费“大礼”,得益于朝天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精准战略:全区“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2732户9086人,“菜单式选择、差异化补助”的科学安置模式,“1+5”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三级三会”、“五级三公示”、“一户一档”的创新做法……据了解,全区2016——2017年已搬迁建卡贫困户1601户5602人,建设规模100人以上安置点6个。

      和大沟村相比,蒲家乡罗圈岩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更令人神往,安置点不仅各种基础设施齐备,还有集益农社、“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便民服务代办站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而且安置点周边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贫困户在自家门口就可参与产业或务工发展。

      二组建卡贫困户张健明分到的崭新小洋楼里,各种家俱家电一应俱全;楼前他家的自留小菜园里,绿油油的香葱、嫩生生的小白菜生机盎然。对比起以前和现在的生活,张健明还感觉恍如梦中:“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没有这么多好干部,那能有这舒心的好日子。

      实诚农人的幸福产业

      41岁的曾家镇中柏村四组建卡贫困户刘德银,以前住的乱石山上,两间近百年的土木屋子已处于半垮塌状态。因为家穷,他一直没娶上媳妇,前几年在陕西渭南打工带回个姑娘最终也没能留下。

      今年初,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下,老实巴交的他终于和84岁的老母亲住进了公路旁的新房。6月,刘德银又在村“两委”的帮助下,申请了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4万元,加上自己的1万元积蓄,从山东引进了10头鲁西杂交肉牛,发展起了肉牛养殖。加上他原本就有的5头本地黄牛,他现在也算是小有产业的人了。

      “环境好,空气好,十头牛也长得好。”从小就和牛打交道,熟知牛的习性、还会兽医的刘德银对自己的产业信心满满,他介绍说:肉牛一年到一年半就能出栏,成牛体重每头可上千斤、卖到1万5千元,纯利润在8万元左右。待明年十头牛卖成钱后,再修上能容纳三、四十头牛的标准圈舍,然后每年扩大一点规模,直到一次性能养到100头牛,争取由贫困户变成产业示范户。

      采访两河乡黄家村的搬迁贫困户刘成国时,他正冒着小雨在合作社的蔬菜地里给豇豆藤蔓上架。刘成国说:“以前之所以穷,一个是住在山上交通不便,想发展产业也没那个条件,另外妻子长期生病又欠下了30多万外债。

      2016年9月,刘成国如愿搬到了山下的平坝里。经过酝酿谋划,今年3月,他联合几个贫困户,多方筹集了12万元资金,在本村以及邻村流转了140多亩撂荒地,并于5月注册成立了“黄二坝蔬菜专业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已卖掉各类蔬菜5万斤,10月份合作社还有近百万斤蔬菜集中上市,预计纯收入将达20万元。”刘成国还告诉记者,现下,合作社又签下协议,在黄家、龙华、杨家三个村流转土地250多亩,明年合作社蔬菜种植规模将达到400亩。

      “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朝天区一边绘下扶贫搬迁的美好蓝图,一边进行如火如荼的脱贫奔康产业实践,统筹推进“三园”联动发展,探索出了“搬迁+”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起了五大特色农业唱主角,其他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演绎出了一幕幕贫困群众奋力脱贫、致富奔康的幸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