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寨、打造有机、放活经营 山水彝乡幸福马边

24.01.2014  16:09

 

宽敞的彝家新居

 

过去,这是一片贫穷的土地。作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墙;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曾是特困彝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紧随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步伐,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大力发展特色有机农业,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加快土地流转,放活农业经营权,努力谱写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马边篇章。

 

新寨建设热火朝天

 

圆彝族同胞安居梦

 

1月14日,记者走进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一栋栋带有彝家特色的“小别墅”在青山绿水间格外耀眼。沿着蜿蜒盘绕的通村水泥路,进入彝家新寨,阵阵花果清香扑鼻而来。房前屋后的菜园里,身穿彝族服装的妇女正埋头劳作,各种蔬菜长得郁郁葱葱,核桃、樱桃等果树长势喜人,圈养的鸡鸭等家禽在院子里觅食。山坡上、田地间、门前庭外,处处都是勤劳忙碌的身影,不时传来幸福的笑语声……彝乡之美,让人陶醉。

 

40岁的曲木伍合正在自家新房里忙着清扫装修完后的垃圾。“新房子好漂亮,生活也更方便了,跟在城里生活没有两样。”看着自家的房屋,曲木伍合开心地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吃水得一大早就起来,走几公里的山路去背水。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有白哗哗的自来水。不仅如此,政府还送来了电视机,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曲木伍合对于建设彝家新寨感触良多。

 

烟峰乡只是马边 “彝家新寨”建设的一个缩影。2010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2010-2020)》及10个专题方案,作为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先导工程,彝家新寨建设全面启动。同年12月,乐山启动小凉山综合扶贫,在14个彝族村启动彝家新寨试点。

 

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乐山市提出了彝区 “三年大发展、五年新跨越、十年同步奔小康”的目标后,马边扎实开展工作,经过三年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彝家新寨106个,其中市县重点村18个,新建住房3898户,改建住房3692户。和曲木伍合一样,马边彝家新寨建设使得2万余彝乡农民陆续住进了漂亮的新家。彝家新寨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住房建设,更是一场村容村貌上的巨大变革。

 

彝家新寨”建设的深入推进,不仅帮助广大贫困群众告别了低矮潮湿、人畜混居的木板房、茅草房和石板房,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彝家新寨”已成为马边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充分依托优势资源

 

打造特色有机产业

 

生态是优势,但转化才是关键。”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郭正强告诉记者。依托生态环境优势,2013年马边全面构建 “林、茶、畜”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同时加快推进“有机茶叶、有机竹笋、有机禽蛋”三大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农产品为重点、有机农产品为亮点的生态农业体系。

 

石梁乡周家沟有机循环生态园,坐落在黄连山下,海拔800到1200米的山坡上,满是茶树。淙淙的山泉顺着山坡向下流淌,孕育出一片生机。

 

我们这片茶园有600多亩,三面环山,万亩天 然林 环抱,这是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通过在园内散养鸡、羊、蛙,并配合采用物理防控设备——太阳能灭蛾灯和粘虫黄板,使园内的虫害、草害得到有效控制,坚决杜绝使用农药,确保有机。”四川马边金星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鲁润介绍说。

 

不仅仅只有金星茶业公司,我们全县都把‘生态、有机’农业作为目标,对每一处基地都倍加呵护。”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夫铁说。

 

据记者了解,2009年,马边就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到2013年年底,全县无公害基地整体认证面积达37.8万亩,建成绿色有机食品(茶叶)原料基地13.2亩,认证有机竹笋基地10.94万亩、有机核桃基地2.2万亩、22个村通过了有机禽蛋养殖基地认证。全县目前已有竹笋、核桃、茶叶、玉米、鸡(蛋)、生猪等农产品通过了有机基地及其产品认证,“三品”认证总数达到了18个。

 

同时,全县还注册了“马边绿茶”商标和“马边绿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培育“咕唂”、“森林雪”、“孜莫格尼”、“边河”等市级知名商标7个,“马边绿茶”获四川省著名商标。此外,马边还成为了 “四川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基地强县”、“全省最大的乌金猪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有机禽蛋散养生态养殖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林下有机竹笋采集基地”。生态农业和标准化生产取得长足发展,为建设民族地区特色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稳步推进土地流转

 

助农民群众奔小康

 

2014年已经来临,怎样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少数民族县,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增收。而今,马边审时度势,立足县情,不仅构建了林、茶、畜三大农业支柱产业,打造了特色有机农业,全县还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放活农业经营权。

 

柏乡村刘昌金一家6口人,向金凉山公司流转了3亩土地后,不用起早贪黑地在田里劳作,每年就能领到近3000元土地出租金,两个老人每年还有500元养老补助。“这是我每年的一笔固定‘存款’。土地流转了就是省事,全家人都成了上班族,收入也年年增加。”刘昌金高兴地说。

 

荍坝乡党委书记邓崇俊表示,全乡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去年引进马边双龙果业专业合作社在东升进行葛根推广种植,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采取整村推进和大户带动的方式连片发展,目前已带动种植农户168户、424人、800亩,首批种植87户203人、156亩,户平1.8亩,保守预计人均增收1123元以上。”

 

确保从今年开始,全县农村居民收入增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19年顺利实现同步小康。”县委书记郭正强告诉记者。未来,马边将积极着手培育特色效益农业,放活经营性收入。做大生态种植业,力争到2016年建成西南最大有机农业基地和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壮大现代畜牧业,力争到2016年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养殖小区20个,培育养殖大户1000户。做强产品加工业,扶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力争到2016年,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个、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带动面积达66%,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