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贫困人口412万 易地搬迁需跨三大障碍

11.12.2013  11:48

补助标准偏低  移民用地紧缺  后续产业薄弱

 

        “阅读提示

 

        按照国家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目前全省仍有农村贫困人口412万,且这些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的吕梁、太行山区。在扶贫攻坚实践中,我省对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2020年前还需完成125万人的搬迁。然而,由于补助标准较低、搬迁成本高,导致一些农户“望而却步”。同时,搬迁过程中涉及的移民用地紧缺、后续产业发展难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移民移出一片新天地

 

        初冬时节,从岢岚县城出发,沿岢会线行进约20公里,一排排红瓦尖顶的欧式建筑,一栋栋规整的温室大棚映入记者眼帘,这里便是岢岚县大涧乡吴家庄村。

 

        宽敞的街道、干净的院落、清新的空气……在岢岚这样一个贫困县里,让人很难将这样一个村子与贫困山区联系在一起,唯有山坡上的土窑洞还留着昨天的印迹。

 

        走进村民张存爱家里,只见客厅摆放着电视机、空调、沙发等家电家具,显得十分气派。说起现在的生活,张存爱十分满足:“我家是2009年从曹家沟村搬入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真是不错,既让村民搬出了贫瘠的大山,又让我们有了自己的产业,日子是越过越有劲头!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民来说,移民成了唯一的出路。1996年,我省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0年后,逐步加大了扶贫移民力度。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65.8万山区群众跨越山水阻隔,融入现代文明。

 

        57岁的马明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者,13年前他从50公里以外的高家堡乡上柳沟村搬到威东村。“以前家家户户情况差不多,就是一个‘穷’,现在政府把房子、大棚都建好了,还派人来指导种植技术。这么好的条件,要是还不能致富,那就不正常了!”说起新生活,老马眉飞色舞。

 

        为彻底拔除“穷根”,今年我省在启动的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中,把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推进城镇化建设列为主要任务之一。为此,各地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保驾护航”。

 

        “易地扶贫搬迁,是目前最有效的扶贫手段。”省扶贫办主任王立伟说,对于大多数生活在生态脆弱、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而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能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开拓眼界、转变观念。

 

        三大难题成为搬迁“梗阻

 

        记者了解到,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效推进,示范作用逐渐显现,但也遇到成本高补助低、移民用地紧缺、后续产业发展难等一些实际困难。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对于贫困山区,生存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的农户,可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安置涉及多个部门的多种扶贫资金。然而,在当前建材和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建房补助标准显得有点偏低。岢岚县扶贫办主任刘德告诉记者,目前政府给予每人一次性补助5000元(建房补助4200元、基础设施建设800元)。以户均4人计算,每户国家补助金额2万元,连住房建设资金都不够。

 

        从全省各地的实施情况看,国家补助的易地扶贫资金,仅能基本满足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房补助资金杯水车薪,即便加上地方配套,绝大部分搬迁农户只能靠借款和贷款完成搬迁。

 

        当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已经由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向进城入镇、建设城镇化社区转变,搬迁安置成本和用地需求不断加大。基层扶贫部门反映,扶贫搬迁安置地大多属于偏远山区或丘陵地区,可供安置建房的用地资源少,土地调整难度大。

 

        除了土地和资金这些因素外,后续产业发展难也是制约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渴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搬迁;另一方面又担忧搬迁来没有收入来源,导致一些农户“望而却步”。

 

        记者在一些移民村了解到,通过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一些移民户在各方帮助下,后续产业发展初露端倪。但是,还有不少搬迁群众由于家底薄,缺乏实用技术和市场意识不强,后续产业发展比较困难,主要依靠务工收入维持生活。

 

        多管齐下推进易地搬迁

 

        统计显示,目前全省还有86万贫困人口居住在条件恶劣的6500多个山庄窝铺。据悉,到2015年,在册人口150人以下的山庄窝铺搬迁任务将全面完成。总体来看,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资金是贫困群众“搬得出”的基本前提。刘德建议,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财政支持力度,希望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并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融投资机制,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财力保障。

 

        土地问题是制约易地扶贫搬迁的一大瓶颈。在国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的宏观背景下,一些地方积极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努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和资金问题,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基层扶贫干部建议,一方面增加生态扶贫搬迁用地指标,另一方面要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结合地方实际,应积极创新土地的流转和调整方式。

 

        实践证明,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后续产业发展是根本保证。省扶贫办项目指导站站长杨民认为,在重点镇或中心乡镇安置移民群众时,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以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养殖小区等为载体,积极支持移民群众通过从事产业开发生产增收。另外,科学规划开发利用旧村宅基地和土地,按照不同的开发形式,建设规模种植园区、养殖园区也是一种选择。

 

        相关专家建议,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层面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研究,针对如何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村整村搬迁、对扶贫对象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扶贫对象基本住房保障等重大问题,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确保迁移一处、成功一处、脱贫一处,争取不留死角,不留败笔。

 

        本报记者  赵建军

 

        移民安稳致富是关键

 

        近年来,我省明显加大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十多年累计搬了65.8万贫困人口。从实践效果来看,贫困群众搬离穷山恶水,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机会增多,大多数顺利脱贫致富。但也有部分贫困群众搬到移民新村后,由于生活成本增加,增收门路不多,生活依旧窘迫。

 

        移民户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不离土离乡,很难拔除穷根。搬迁后,务农又变得很不方便。若解决不好移民的致富问题,搬迁乐业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与政策初衷也是背道而驰。

 

        从长远看,促进产业发展是移民安居乐业的根本路径。比如,一些地方把移民村安置在特色产业基础较好的村庄、就业机会较多的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附近,移民户很快脱了贫;还有一些地方是整合相关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帮助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地发展成本较小、技术要求不高、风险不大和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见效快的后续产业。再如,一些地方利用移民迁出后的旧村资源,通过多元投资方式发展生态庄园经济,也是不错的发展思路。这些类似的做法,都很有借鉴意义。

 

        对贫困群众来说,其实住在哪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有保障,致富有盼头。搬得出,只是移民的第一步,能致富才是移民稳得住的关键,也是未来易地扶贫搬迁能走多远的战略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