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根治贫困的一剂良方

15.11.2013  10:30

雄踞在世界屋脊,青海雄奇壮美,风光旖旎,但也一直为高寒所困,发展滞后。

特别是居住在东部干旱山区和青南牧区的高寒偏远地区群众,行路、吃水、上学、看病、安居、致富,无一不难,脱贫之路格外沉重。

这是青海之痛,还待“青海之战”。

自200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扶贫攻坚大“接力”,全省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7.4亿元,在36个县(市)745个村庄实施易地扶贫项目400个,使得54353户、241086名群众搬走了贫困,搬来了富裕安居。

”是惟一出路

受制于先天的自然地理条件,湟中县共和镇王家山村村民们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全村163户614人,在2011年以前,有34个30岁以上的大龄青年找不上媳妇,有些家庭花了很多钱,给小伙子娶上了媳妇,但由于家庭贫困、交通不便等原因,娶的新媳妇纷纷离开了王家山。

人均耕地2.7亩,靠在旱地上种庄稼维持生计的王家山村一直为贫穷所困。这片贫瘠的土地也见证了村民们的悲欢离合:孩子上学要翻越王家山,到了冬天下雪天,家长们怕孩子们从山上滑落下去,要清扫几公里的山路;一个晚上,一农家媳妇生养,难产造成大出血,由于村里没有好的医疗资源,交通又非常不便,无法送到条件好的医院救治……

一些基层干部习惯把缺乏基本生存发展条件,在“贫困-环境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的村称之为“原始贫困村”。

这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唯一的出路就是将居住在不宜居住地方的贫困群众,从恶劣环境中搬出,安置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挖掉穷根,进而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实现贫困山乡的彻底变革。

王家山村的巨变印证了这一点:2011年,在县乡党委政府的精心谋划安排下,湟中县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王家山、喇家湾2个社63户253人采用整社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跨乡镇搬迁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多巴镇国寺营村(安置地位于建设中多巴新城旁边)。如今王家山新村房屋整齐,配套设施齐全,卫生干净整洁,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令人欣喜的彻底变革,演绎了一段今非昔比的山乡巨变,完全实现了“一次搬迁、终身受益”的跨越式发展。

搬出来最终要富起来

在十多年的易地扶贫中,全省扶贫部门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使易地扶贫从最初的通过政府补助,群众自筹,帮助贫困群众迁出生存环境恶劣地方的方式,逐步升华为改善环境、培育产业、保护生态、构建和谐,探索出了极具特色的治穷振兴策略。

我们在梳理青海易地扶贫十多年的工作时不难发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素中,能致富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在大力推进易地扶贫工作中,全省扶贫部门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与游牧民定居、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整理项目,与党政军企共建,与房地产开发等结合起来,在改善搬迁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合力攻坚,真正把帮扶外力变为致富内力。

这样的典型有很多。如,目前,在省内外广受好评的湟源“三集中扶贫开发模式”。由于诸多因素制约,湟源县贫困山区群众生存难、行路难、看病难、增收难等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湟源县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这个中心,以土地、生产和生活“三集中”试点工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整合贫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易地搬迁、农村奖励性住房、农村改厕、科技节能炕等5个项目,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劳动密集性企业,以培养产业工人为主,安置新村劳动力。如今,全县浅脑山区5个乡镇、14个村、1270户,按照“三集中”的要求,在县城附近丹噶尔新村盖起平房和楼房,并在政府扶持下搞起“农家乐”、智能温室、皮绣制作和昆仑玉加工等产业,基本形成了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雏形。

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带来的巨变亦令人鼓舞。西山乡和平村和张家沟村的86户403人居高山丘陵处,远离县城,当地干旱少雨,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为改变这种“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状况,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2009年起县上对这里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体集中安置贫困农户55户。并在安置点依托各种资源优势,扶持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业项目开发,对移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鼓励能人办企业,鼓励发展种养业、从事二三产业,兴办小商铺等增收脱贫实体,激发每一份活力,确保移民脱贫致富。

有数字统计,为了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省扶贫部门在深入调研、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524万元,为脱离原经营耕地、草场,在县城、乡镇集中安置的项目村,实施了后续产业项目64个,所有项目都实行合作经营体制,产业项目内容包括种植类、养殖类、餐饮类、加工类、建材类等数十种领域,扶持搬迁群众15014户、64793人增加收入。

搬出来,民生青山两相宜

除了黄河、湟水谷地和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外,我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这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生态脆弱,部分农牧区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由于处在独特的地理区位,这里还承担着涵养生态的重要功能。

目前,我省实施易地扶贫项目的贫困村,不同程度存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通过易地搬迁,将偏远地区群众迁出,既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能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功能。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寒牧区、浅脑山区和生态脆弱区。十一五以来,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民生和生态改善的有效形式,合力攻坚,先后组织实施了保安镇赛加村、卡加村、曲库乎乡关秀村、黄乃亥乡俄毛村、年都乎乡郭么日村等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不仅彻底改变了搬迁贫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并通过引导搬迁群众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恢复了生态植被,而且增加群众收入,实施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将脱贫致富、生态恢复、社会发展等多项目标协调一致的富民政策,是新时期解决剩余贫困人口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的最有效措施,已成为我省缩小贫富差距、稳定解决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