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恩施州召开

15.12.2014  13:22

     

 

      湖北日报讯

      12月5日至6日,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恩施州召开,研究部署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美丽的恩施州召开,主要是考虑到恩施州在旅游扶贫方面做了有意义、很成功的探索。 旅游扶贫这个概念的兴起是近年来的事,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各地有各地的方法,恩施走在前列。湖北尤其是恩施的旅游扶贫有自己的路径、办法和独到之处,希望参加会议的同志到现场看看,了解农民在旅游发展中受惠的具体情况,把恩施的经验带回去。

      12月5日一大早,参会代表兴致勃勃赶往恩施大峡谷、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侗族风情寨、恩施土家女儿城,实地考察恩施州旅游扶贫情况。

      恩施州一直与贫困相连: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全州所辖8县市均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现有729个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达108.64万。

恩施州同时又是我国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近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局性工作、急迫任务和优先工程来抓,立足州情,开启了旅游扶贫新境界:以旅游扶贫助推转型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扩大对外开放、彰显生态优势。

      短短几年,恩施州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旅游经济勃兴,释放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带动大批百姓创业就业、摆脱贫困。

      2013年,全州接待游客2650万人次,增长20.6%;旅游综合收入147.5亿元,增长2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34∶40,实 现了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型。旅游业已成为州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景区工作收入怎么样?节假日有奖金吗?”在恩施大峡谷,国务院 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询问大峡谷旅游开发公司景观部主任周定桃。周定桃告诉欧青平,他是大峡谷景区所在地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营上村村民,也是营上村的原村干部。2008年恩施大峡谷试营业,周定桃辞职进入景区工作,担任景区保安部主管,月工资1600元,升任景观部主任后年收入4万元左右。周定桃的妻子在景 区内经营一家商店,收入可观。

      欧青平询问了恩施大峡谷的游客结构,要求景区进一步做好接待工作,发挥旅游产业扶贫作用,带富周边百姓。

      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张平是第一次来恩施,游览恩施大峡谷地缝景区后感慨地说:“安徽也有类似景区,但规模远不及恩施大峡谷。大峡谷景区沿途的新农村 十分养眼,房屋整齐划一,民族特色鲜明,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因为旅游业发展大大改善。”“恩施的旅游是大旅游,而且正处于上升的时期,如果说用一句比较 恰当的话来讲,叫挡不住的气势、停不下的脚步、放不下的产业。”所见所闻,湖北省旅游局副局长陆令寿心潮澎湃。

      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灰墙白瓦、翘脊飞檐的特色民居掩映在生态茶园间,清新的自然美景及淳朴的侗乡气息,吸引着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的代表们。

      民俗文化馆内,代表们通过对农事休闲为主的油榨坊、铁匠铺、水车、瓦枋、响磨、织布机等古老农具的还原体验,尝试了一回“传统活”。

      湖南省旅游局纪检组长高杨先了解枫香坡侗族文化后说:“集休闲、娱乐、乡村体验于一体的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旅游做得很好,值得学习。湖南、贵州 也有侗寨,以后我们可以尝试联合起来,组成侗族文化旅游带,相互推介。”“这里山好、水好、人好,茶更好,农民忙时采茶,闲时观光,这种‘农旅互补’‘商 旅共赢’的产业融合,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使旅游直接承载了扶贫的功能,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四川省扶贫移民工作局规划处主任科员高潭说。

      福建省旅游局巡视员李毅强赞叹不已:“漫山遍野的青翠茶园,曲径通幽的乡村油路,喜气浓郁的山乡农舍,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很舒适,乡村旅游就应该这样发展!

      旅游兴,百业旺。

      12月5日,恩施土家女儿城内,摆手舞、三棒鼓、舞狮等民俗表演正热闹上演,吸引了参加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的代表们。代表们认为,这种把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的做法,为传统民族文化注入了新活力。

美食一条街悬挂的恩施方言成为大家眼中的独特风景,“对爪”“拢堆”“打平伙”……大家饶有兴味地猜测着这些恩施方言的意思。

      河北省扶贫办主任李剑方说:“恩施生态良好、文化深厚,风土民情很有特点。土家女儿城令人耳目一新,将旅游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发挥出地方特色,引来大量游客,不仅实现了脱贫目标,带动了百姓致富,也扩大了恩施开放程度。

      近年来,恩施州紧紧围绕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走在前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丰富载体,强化抓手,拓展旅游扶贫新路径,增强旅游扶贫实效。

      以建设景区为引擎,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景区带动型扶贫;紧扣游客回归乡村、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加速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型扶贫;利用良好的气候环境和生态优势,吸引游客来恩施吸氧洗肺、养生度假,实施养生度假型扶贫;以建设旅游综合体为平台,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业致富,实施创业就业 型扶贫;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拉长旅游产业链、增强辐射力,实施产业融合型扶贫。

      旅游扶贫是扶贫开发模式的创新,既是“输血式扶贫”,又是“造血式扶贫”。近几年,恩施州创新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创新资金投入机 制、创新试点示范机制,通过“建一个景区、富一方经济”“扮靓一批村庄、改善一方民生”“建设一个旅游度假区、发展一方产业”“融合一种产业、调优一方结 构”,现已建成31家A级景区,形成了“1个5A+15个4A”的高密度、高A级景区集群,覆盖110个重点贫困村16万名贫困户,辐射周边农户开办星级农家乐630家。

      全州涌现出恩施市枫香坡、宣恩县伍家台、咸丰县麻柳溪、来凤县杨梅古寨、鹤峰县董家河等80多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带动5万余名贫困村民在家门口走上了旅游致富路。

      先后建成利川市苏马荡、建始县黄鹤桥、咸丰县坪坝营等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50万以上游客消夏避暑度假,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配套建成恩施女儿城、恩施华龙城、硒都茶城等大型旅游综合体。推进“农旅互动”“工旅互通”“商旅互联”“文旅互融”。

      副省长甘荣坤说,湖北省探索“四型”发展模式,精准实施旅游扶贫,恩施大峡谷营上村是全省景村共建的代表,恩施女儿城旅游综合体是全省城旅互动的代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咸丰县麻柳溪羌寨把茶叶作为集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产业来做,延长了产业链,是全省多产兼融的典范。“1994年,我就知道恩施州被列入全国扶贫重点区域。这次来恩施一看,政府依托旅游发展经济的文章做得不错,取得的成果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黑龙江省扶贫办副主任白春贵发出感慨。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以前很多人对恩施的印象就是边远、贫困、落后。这些年,恩施通过旅游扶贫发展起来了,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学习。

      在恩施土家女儿城,山西省扶贫办副处长张临阳被问及来恩施考察旅游扶贫的感受时,即兴做了《恩施贫困村旅游扶贫有感》:“峡谷险峰景观奇,绝壁挂栈 道,石林耸云霄,地缝幽深飞流泻,抬头仰望一线天,风景无限美。旅游扶贫进乡村,山寨迎宾客,农家变旅社,打工创业不离土,田间作物可直销,政策实在好。

      以旅游促扶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恩施州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