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 适应新常态 推进脱贫攻坚新突破

08.04.2016  15:24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践行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脱贫奔康的意见》(巴委发〔2016〕1号,以下简称1号文件)。日前,市委统筹办(农工委)负责人就1号文件的起草制定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市委1号文件制定出台的背景。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川委发〔2016〕1号)分别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了重要部署,特别要求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制定今年的1号文件,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工作的要求,也是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我市农业农村处于现代农业转型期、新村建设加快推进期、脱贫攻坚决胜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的现实仍然没有改变。制定1号文件,就是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早日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

  问:今年市委1号文件重点涉及哪些内容?

  答:今年的1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主题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行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文件共有六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是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第二部分重点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第三部分重点是持续深化巴山新居建设,第四部分重点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第五部分重点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六部分重点是强化“三农”工作保障。文件要求,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以创新发展引领农业转型升级、以协调发展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开放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以共享发展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用发展新理念决战全面小康。突出双轮驱动,精准实施;加快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加快实施巴山新居工程,推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连片改善农业农村条件,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确保按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是着重突出脱贫攻坚。这是今年市委1号文件的重点。比如:在坚持双轮驱动精准实施,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中,统筹规划连片推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整合资源要素等,目标和措施都非常明确具体。

  三是内外发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全国、全省一样,巴中既面临一个“地板”(农业投入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两个“天花板”(农业生产正遭受生产成本上升、财政补贴压力加大)、两个“紧箍咒”(环境资源双重约束),还面临“一多”(贫困人口多)“一老”(农村人口老龄化)“一弱”(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市委1号文件对夯实脱贫攻坚、致富奔康基础的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脱贫攻坚上,坚持连片扶贫和精准脱贫双轮驱动,并首次提出实行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联系片区制度,确保建设一片、脱贫一片、发展一片。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要求从品种品质、区域布局两方面着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在大力实施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的同时,积极拓展农业新型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产业,推动产业联动、产业融合。在巴山新居建设上,注重“新建、改造、保护”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现代功能、乡村风貌;同时要求将洪水淹没区、地质灾害区、不宜人居的高寒山区“三区”群众搬迁与巴山新居有机结合,综合治理,通过“三区”综合治理推动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问:今年市委1号文件的重点聚焦脱贫攻坚,有哪些主要目标?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有效推动?

  答:今年脱贫攻坚重点目标是:全面完成“五个一批”脱贫计划,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239个贫困村销号、10.8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聚力推动。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连片推进。科学编制《巴中市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持续推进100个片的连片建设,新启动实施涵盖42个乡镇478个行政村的13个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建设,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联系片区。巩固提升66个已建片区建设,着力解决“插花”贫困,力争到2018年实现连片区域全覆盖。

  二是聚焦两大任务精准实施。聚焦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两大任务,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挤干水分实现“零差错”。认真落实“五个一”+“”帮扶责任,确保贫困对象全覆盖、人员全在岗、工作全到位。严格执行“第一书记”召回制度,确保因村派人精准。强化“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措施,确保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精准。建立脱贫摘帽台账,强化跟踪督查、问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脱贫目标确定机制、验收机制和动态监管机制,严格退出标准和程序,引入第三方评估,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三是整合资源要素聚力攻坚。加大各类资源要素整合力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聚焦脱贫攻坚。完善财政投入机制,通过设立基金、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途径撬动市场投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强涉农项目整合,充分运用好BOT、PPP等项目融资政策,有效解决涉农重点项目投入不足问题。

  问:今年市委1号文件进一步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安排部署,今年更注重哪些方面的改革?在具体贯彻落实中有哪些好的建议措施?

  答:四川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巴中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早在2012年,市委就先后印发了4个关于统筹城乡改革的文件,特别是对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农村产权确权颁证、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等各项农村改革不断突破,巴州区、恩阳区先后获得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一些改革试验正有力有序推进。

  今年全市农村改革的重点,主要在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创业创新、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新机制等几个方面。

  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八权一股”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我认为重点在于探索土地(林地)“三权分置”,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权能。还有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关于农业科技人员创业创新,今年市委一号文件还首次对全市涉农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作出了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和《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办法》,重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保留人事关系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和领办创办扶持科技型企业改革,加强农业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抓好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探索激励农业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创业试点。

  关于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新机制,推进行政管理机制创新,全面实施扩权强镇改革,促进职能下移、资源下转、服务下沉,加强“巴山新居”聚居点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增强乡镇涉农机构服务能力。深化村民自治,推行村务公开,强化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群众素质和水平。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除开上述三项以外,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非常重要。要鼓励各地兼顾集体、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先股后转、整村流转、股份合作、产权信托、委托经营、土地银行等流转模式,推动已建成的流转交易平台实质性运行。

  问:如何进一步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答: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市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增加“三农”投入,严格考核评价,强化考核成果运用,推动“三农”发展。市委统筹办(农工委)是市委统筹城乡和“三农”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将对1号文件目标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强化统筹协调,抓好督查督办,不断提升统筹协调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来源:巴中市扶贫移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