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惠及百姓的四川新路径

07.08.2015  10:52

2015年下半年四川文化工作有点“”: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举办首届四川艺术节、举办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加快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翻开下半年四川文化工作要点,“精准扶贫”“互联网+”“文化+”不断涌现。

2015年是“十二五”与“十三五”衔接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如何践行?四川给出的答案是迎难而上、不断创新,以“三严三实”的作风,认真贯彻落实 “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脚踏实地,创新谋划,推动四川文化建设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谋划“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具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因地制宜 发挥文化阵地最大功能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阵地建设必不可少。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四川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98个、文化馆20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349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5.2万个,构建了全国数量较大、战线较长、点较多、服务人口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如何将公共文化阵地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四川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把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送菜式”到“点菜式”的转变,真正让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笑起来、乐起来。

在乡镇、农村,“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打通了基层老百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设立在德阳市九龙镇清泉村的文化院坝,新增设了健身路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用来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乒乓球台旁边的文化院坝多功能活动室兼具了培训室和排练室、棋牌室、室内健身、室内电影放映多重功能。平常人们在这里下象棋,聊天,看电视、电影,文艺爱好者们也能在此排练舞蹈,各有所乐。开阔的场地还不时组织文化培训、科普培训以及农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不断做“加法”的文化院坝正在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构的作用,是一个集组织、宣传、文化、农业、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大文化“综合体”。据了解,在德阳市成功试点331个文化院坝后,今年四川省文化厅在全省范围内建成了4000多个文化院坝,成为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位于成都市九兴大道11号的成都市武侯区图书馆新馆简洁而大气。在图书馆里随处可见穿着橙色背心的年轻人在忙碌。他们是来自艾迪讯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员工。据武侯区图书馆负责人介绍,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坚持公益性”的原则,武侯区图书馆创新运行管理模式,首次整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馆运行。通过公开招标,由该公司对新馆运行维护进行服务,图书馆的运行管理、聘请人员、物业等具体事务都由其管理。政府除了为图书馆的运行和开放服务提供经费保障外,还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开放服务标准要求进行考核监管,确保其公益特性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样采用这种运行模式的还有武侯区文化馆新馆。服务外包既解决了图书馆、文化馆编制、人才不足等问题,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增多与政府直接提供能力有限的矛盾,做到了“小政府、大服务”。同时,服务外包后,运营成本比同类图书馆、文化馆也大幅减少。通过建立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交给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来运营,政府则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的监管等方面,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职能转变。

以文扶贫 “”“”结合

文化惠民、文化扶贫作为“十三五”期间四川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全省的总规,还是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文化发展各专项规划,都充分体现“反弹琵琶”、补齐短板的总体思路。针对四川的特殊省情和“三区”(边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现状,四川省文化厅创新思路“反弹琵琶”,把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富民安康、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牧民定居、彝家新寨等重大民生工程紧密结合。据统计,2014年四川省文化厅向省内民族地区文化(文物)建设投入资金达4.16亿元。此外,汉藏文化交流、大篷车流动博物馆、青工文化驿站等一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动,推动先进文化内容进藏区、进寺庙、进基层、进家庭,使基层群众零距离享受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送文化的同时,把文化“”在当地,“输血”和“造血”并重,一直是四川在推行文化扶贫的重点。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四川省文化厅组织了四川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和“结对子、种文化”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结对子帮扶,四川的优秀艺术家们在基层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艺术作品。不仅如此,四川已经举办了5期业务培训班,培训基层文化干部527人,选派40名干部参加中央、省委调训和文化部专业研修。同时“千名干部人才援藏活动”和藏区“双百人才”培养工程也正在持续推进。据统计,2015年四川省文化厅共选派了1049名文化工作者到“三区”县开展文化服务。

结合“三区”丰富的非遗资源,借力优势政策带动“三区”人们脱贫致富,正成为四川“反弹琵琶”的有效尝试。由羌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创建的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汶川、九寨沟等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培训基地,不仅创造了每年约500万元的销售额,还累计为当地1200多位少数民族妇女实现就业。此外,“文化+创意”和“非遗+创意”让古老的羌绣成功登上国际舞台,牵手植村秀、欧莱雅等国际品牌。

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整体规划》,四川省已规划了42个项目,其中“跑马溜溜的城”等8个项目被纳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库,占到全国总量的22.2%。

创新思维 探索“文化+”的无限可能

顺应“互联网+”“文化+”发展趋势,高度认识互联网对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把互联网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进一步转变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手段、经营模式、消费路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是当前开展文化工作的重要趋势。为此,四川给出了这样的答卷:高度重视“互联网+”新思维,实施“文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无缝对接,实现“文化+”与相关产业在线上线下大整合,积极探索文化+制造业、文化+人居、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生态、文化+体育、文化+教育、文化+现代服务、文化+养老。

1月开始筹备运作,3月启动融资,6月公司注册成功,目前已经完成第二轮融资。在成都古来美集创始人巩强看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兴盛打破了空间的局限。互联网的兴盛也带动了快递、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这都为“互联网+非遗”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古来美集打造的非遗公园是一个基于非遗资讯的媒体,致力于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分享、体验和传承的非遗美学窗口,旨在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促进多元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广非遗文化与技艺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探索集善聚美的非遗生活方式。

同样把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融合,且“”得风生水起的还有成都的“扑满爱”网站。该网站汇集了国内外众多非遗工艺及产品,融合行业文化资讯,将非遗产品传统的线下宣传分散、推广力度不够、拓展市场有限升级为线上宣传推广、交流互动,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业化链条的全托管式一体化运营服务。此外,该网站依托互联网,将大众日常消费行为与文化保护行为进行链接融合,普及大众非遗文化保护意识;提供专业策划团队为非遗传承人和商家进行产品的包装和推广,呈现优质、高水准的工艺及产品展示平台;通过真诚服务为非遗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诚信可靠的交易平台,保障入驻产品品质。短短半年,现已入驻了上千种全国各地经过审核的非遗产品,囊括数百条非遗行业相关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