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三年攻坚 船山区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两个率先

21.09.2015  16:17

  8月17日,中共船山区委三届七次全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新阶段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审议通过《中共遂宁市船山区委关于集中力量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

  目标任务

  三年集中攻坚,2015年完成扶贫任务的30%,2016年完成扶贫任务的30%,2017年完成扶贫任务的30%;一年巩固提升,2018年完成扶贫任务的10%,实现贫困村“脱帽”、贫困人口脱贫奔康,全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实施路径

  以精准扶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小连片开发的整村推进与重点突破精准扶持到户为主要方式,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行动”,扎实推进“八大重点工程”, 创新“五大机制”、强化“五大保障”,确保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五个一批行动

  产业培育扶持一批、就业创业致富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医疗救助帮扶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一批

  八大重点工程

  推进产业致富工程、推进道路畅通工程、推进住房改善工程、推进供水保障工程、推进新村建设工程、推进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推进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社会扶贫工程

  五大机制

  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创新资产扶贫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绩效评估机制

  五大保障

  突出统筹协调、强化基层基础、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强乡村治理

  《中共遂宁市船山区委关于集中力量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共分5大板块、27个部分,明确了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为全区扶贫开发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攻坚路径。

  《决定》既紧密对接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扶贫开发的精神,又立足于船山的实际情况,体现船山特色,具有可行性和规范性。纵览全文,《决定》强调以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小连片开发的整村推进与重点突破精准扶持到户为主要方式,注重把握好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部门协作、合力攻坚,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四项原则”,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行动”、扎实推进“八大重点工程”、创新“五大机制”、强化“五大保障”,确保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集中三年攻坚

  确保实现两个率先

  具体的年度目标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集中攻坚,分别完成扶贫任务的30%; 2018年巩固提升、全面扫尾,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村村有卫生室、文化室,社社通硬化路、有宽带网,户户饮上安全水、看上广播电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四大推进路径

  引领扶贫攻坚有序推进

  加快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贫困村立足本村实际,因地制宜谋发展,努力打造特色产业,积极融入全区产业发展大局。

  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前提条件。项目资金投入要紧贴贫困村实际,精准施策,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综合配套,逐步形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

  注重素养强化发展内因作为着力重点。抓住“”这个关键因素,注重扶贫先扶志,根除导致贫困的思想和观念。注重致富能力脱贫,培育内源增收能力,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社会就业、科技致富、外出务工、自我组织、防病治病、当家理财、自立自强和发展创新等能力,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个家庭。

  点面结合聚焦重点区域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宜点则点、宜面则面、点面结合”的策略,在因户施策搞好点上突破的同时,抓好面上的总体协同推进,形成双轮驱动的良好态势。

  八大重点工程

  提高插花式扶贫的精准度

  推进产业致富工程。加快在贫困村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优势工业、乡村旅游业等增收项目。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工商资本在贫困村发展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农村网点,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加快贫困村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进程。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开发贫困村休闲度假、社会养老等资源,引导群众参与第三产业发展。

  推进道路畅通工程。以解决群众出行难为重点,将路网建设作为贫困村的先导工程,保障贫困村路网通村达社,全面打通扶贫“大动脉”,畅通“毛细血管”,形成内畅外达的农村交通枢纽。到2018年,实现全区所有乡镇通油路,135个建制村、所有新村点通硬化路,32个贫困村通村达社率达100%。

  推进住房改善工程。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载体,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叠加相关政策,积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危旧房改造方面,做到改造无死角,全覆盖。农村廉租房建设方面,为建不起、改不起房的特困户提供保障性住房。

  推进供水保障工程。立足贫困村旱情特点和水源条件,大力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积极对水库、塘堰、渠系的除险加固,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五小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到2018年,实现小微型水利工程全覆盖,新增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28万亩。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启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水源保护,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大力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构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到2018年,安全饮水普及率达95%,每个乡镇场镇、中心村及聚居点供水率、入户率达100%。

  推进新村建设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场镇总规修编和村庄规划全覆盖,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突出地域、文化、乡村等特色,准确把握“建、改、保”特点,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分类推进,分期分批实施。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工作,加强对农村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着力打造农村特色鲜明的新型村落民居。坚持“产村相融、一体发展”,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统筹推进。

  推进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实现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贫困村学校及贫困学生的帮扶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推进贫困村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加快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加大支教支医力度,着力让贫困地区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解决贫困村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快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提升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信息化水平。

  推进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以强化基础设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合扶贫资源,集中扶贫资金,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重大项目。着力推进生产道路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小型农机,提高贫困村生产能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切实提高13个旱山村抗旱能力。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力度,鼓励农业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地区创办产业项目,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人员到户帮扶活动,切实提高贫困户生产效益。

  推进社会扶贫工程。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引导全社会关注扶贫开发、关心贫困村、关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扶贫事业。坚持政府引导扶贫,健全组织动员机制,引导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坚持重心下移,持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其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降低扶贫社会组织注册门槛,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各类慈善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一批社会扶贫组织。构建贫困地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志愿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