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发展并举 成都统筹城乡打造“升级版”

23.02.2014  10:42

笋干烧牛肉、山药炖鸡汤……马年春节前夕,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朱家墩安置点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刚刚搬进安置点的200多位村民每人出资80元摆起了“九大碗”,在新春的新居里喜迎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青杠树村曾经是川西坝子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而如今,这里却成了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十里长河风情画卷。这是成都市首批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原则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与此同时,村里靠河的17亩集体建设用地将被“用活”,计划今后与将引入的企业合股发展产业。

 

像青杠树村这样的新农村,在成都富饶的川西坝子上并不鲜见。而2013年3月,成都市公布《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更是为新时期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路线图”:成都将以更宽视野、更高层面、更大力度深入推进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着力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

 

发展和改革并举,创新与惠民兼顾。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方法,关注并破解城市二元结构的谜局,这是成都的新使命。作为“国字号”试验区,成都的改革正在由浅入深,向着经济、社会、体制等全方位迈进。

 

创新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

 

爆竹声声犹在耳畔,金堂县竹篙镇早已忙碌起来。

 

这个著名的劳务输出大镇,背起行囊外出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一条双向6车道的柏油马路,连接起金堂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一期的100亩起步区工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在坡地上建起。厂房的土地,是该镇红观音村和老虎寨村集体建设用地,“房东”,则是该村村民。

 

这一举措,再次将曾经的“中国打工第一镇”推向改革前沿。

 

竹篙的园区以吸引回乡创业为主。操作上则是一次全面创新:红观音村和老虎寨村先是由村民自主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覆盖的农用地,均以一定价格折资入股,引进社会资金共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搭建了“产权入股,民主管理,公司运作,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按照“我出地,你建厂”的建设模式,占地70亩的一期标准化厂房主体基本建成,已达成意向性入园协议企业24家,签订入园协议企业10家,正式入园企业3家,协议引进资金4.01亿元,已完成投资1.22亿元。预计一期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农民收益可达到4000元/亩。

 

竹篙镇的创新是我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改革试点之一,解决了农民土地出让难以长久持续分享土地经营收益的问题。而随着统筹城乡改革的深入,面对一些制度障碍和政策瓶颈,我市还在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试点,划定区域、封闭运行、先行先试,积极寻找改革切入点和突破口。

 

郫县古城镇则有了一次农民自主开发集体建设用地的生动实践。为充分尊重产权持有人的自主权和发展权,指路村农民自主成立“郫县指路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按照自我融资、自我整理、自我建设、自我开发、自我收益的“五自”做法,人均自筹6.7万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政府不再插手整治的具体事务,仅做好规划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在试点中,农民集体成为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主体,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成为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推动了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价值显化,农民自主自愿代替了行政命令,避免了“被上楼”、“被迫城镇化”情况的发生。

 

农村“二元”结构的资金壁垒也在成都逐渐破冰。在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林权抵押融资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融资专项改革试点,丰富现有农村产权融资方式,让农村土地资产充分展现其价值。目前,温江区花木金融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授信平台—金融机构”三方合作,以花木仓单作质押,已为5家花木企业落实了850万元贷款。

 

惠民

 

改革之光照耀千家万户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市委在新一轮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运用统筹城乡改革成果,更大规模、更高标准地推进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力求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城乡群众。

 

有了这160万元,就可以把村民多年没有修成的路修成,然后发展产业挣钱!2013年9月29日,在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融资建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金堂县白果镇马家林村主任雷从前带回了村民们急需的好消息——整整16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把蔬菜基地里的道路整好,减少蔬菜颠坏的数量,也避免了蔬菜从基地运出来后还要再转运到大车上的麻烦!

 

这次公共服务资金最大的突破是有了市场金融机构的加入。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成都农商银行与成都市小城投公司签订了5年期贷款合同,从支持民生事业的角度出发,合同总金额5亿元。“以往成都市小城投贷给村(含涉农社区)的资金大部分是使用公司的自有资金,规模有限,现在有了金融机构的加入,覆盖面会更广,速度也更快。”成都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基础设施建设有需要的村(含涉农社区)可通过民主决策、自愿申报,经成都市统筹委审批后,由成都市小城投公司投放,最高贷额度为180万元。

 

据悉,通过农村融资模式的创新,成都市解决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261个项目(其中236个项目已竣工),项目总投资达3.5亿多元,已累计拨付资金3.2亿多元,新(改)建道路1390公里、沟渠320公里。

 

而在龙泉驿区万兴乡大兰村村民的心中,他们更是幸运的一批。

 

万兴乡大兰村位于龙泉山脉深处,总人口468户,1646人。长期存在用水、行路、上学、就医、增收、避险等困难。尤其进入汛期,该村平均降雨量最高曾达500余毫米,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为彻底避让自然灾害,龙泉驿区充分发挥农民自主作用,引入市场资金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对该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让山区农民进城居住,人均免费拥有35平方米城镇住房、统筹配置10平方米商铺,并被纳入城镇社保范畴,同时将宅基地拆除还耕,山坡地退果还林,全面恢复自然生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实现了充分就业、充分安居、充分保障,从根本上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目前,龙泉驿区已完成大兰村等6个村、1.96万人移民进城,目标是帮助山区40个村、6.44万农民实现“生态移民”。眼下,我市正在总结推广这一成功经验,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有序引导农民下山进城,探索和总结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制和机制。

 

坚持发展和改革并举,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已有的实践中,在全国“改革样本”的高度之上,“成都经验”正在继续拓展空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让城乡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力争到2017年,农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差距较大幅度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记者陈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