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企扶贫多样化 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进入“十三五”,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型。民间资本具有很强的市场活力,是当前我国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在精准识别、找准贫困根源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鼓励并引导民间资金发挥自身优势,与贫困地区发展形成合力,构建民间资金结对帮扶贫困村的激励长效机制,将有助于实现精准脱贫,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民企扶贫有待拓展空间
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2016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
为了着眼长远,成都市工商联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调研认为,四川民间资本参与扶贫的方式方法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探索扶贫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目前,四川省民间资金参与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成都市为例,成都市工商联对口支援甘孜藏族自治州10个县857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在今年全国“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2~15日,成都市工商联、杭州市工商联联手举行“‘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阿坝行”活动,成都杭州商会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关学校和医院捐赠了价值310余万元的教育用品和医疗设备。捐赠仪式之后,成都市工商联、杭州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和企业家们赶赴阿坝州黑水县开展产业扶贫项目考察。此前的9月底,成都市工商联还积极组织民企参与“成都统一战线甘孜行”活动,现场集中签约项目4个,投资总金额11.43亿元,还捐助资金198.5万元,捐助项目11个,折合人民币168.6万元,共计367.1万元,这些资金、物资将主要用于甘孜州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发展。
在帮扶模式上,四川民间资金参与精准扶贫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扶贫开发方式,例如PPP模式、村企共建模式、“政+企+银+农”模式等。
扶贫效果显现的同时,成都市工商联在调研中发现,四川民资参与精准扶贫存在的某些问题不容忽视,应尽快找到解决路径。相关调研报告显示这些问题主要有:第一,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直接影响了民间资金参与热情,民企参与扶贫开发和减贫的动力机制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二,贫困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动渠道欠通畅,特别是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对“下乡”的人才缺乏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第三,民营企业在参与精准扶贫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有关部门过于偏重查看上报材料等静态考察考核,缺少动态考察考核,无法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第四,精准扶贫模式中,许多民企偏向于单一的“输血式”扶贫,一些村企共建模式主要也是政府劝导模式,PPP模式、“政+企+银+农”模式等开发式扶贫方式的多样化探索稍显不足。
探索多方共赢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成都市工商联认为,在发展速度放缓的经济转型期,企业参与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关方面可创造必要的条件,更好地引导民企选择更适合帮扶人群的扶贫措施,探索多方共赢的路径。
加强区域协调,探索共建共享模式。四川省可依托城市群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协调,打破行政区划对民营企业跨区域开展经济活动造成的各种壁垒,鼓励民间资金到其他地区开展产业扶贫,联合探索共建共享的精准扶贫模式;摸索“飞地经济(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动员各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参与到共建共享的扶贫开发行动中,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此外,在探索共建共享的扶贫模式过程中,注重培养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创新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发展与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既以创新为引领,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自身发展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巧妙地结合起来,打赢脱贫攻坚战。
强化政策引导,激发民企扶贫参与热情。一是构建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为民间资金力量提供贫困地区更为翔实的地理、气候、资源、文化习俗等信息,以信息公开的方式,鼓励民营企业结合当地贫困地区的条件与特色,将自身优势与贫困地区的优势结合,通过结对帮扶、联手帮扶、村企共建、大企业包村、小企业帮户等形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突出“造血”功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对一些贫困地区投资乡村旅游、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有关方面可以对民企的产业扶贫方式方法进行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创新扶贫帮困机制。三是建立民企扶贫激励机制,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对参与精准扶贫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金融机构为参与精准扶贫的民营企业提供信贷优惠等。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最大化配置要素资源,提高企业扶贫效率。在资金方面,为民营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提供便利,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依托互联网金融、债券信托基金等资本市场筹措扶贫开发资金。在人才方面,要积极引进医疗、教育、农业技术员等人才到贫困地区开展支农工作,并加大对支农人才的培训,为“下乡”的人才提供丰厚的待遇,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民营企业以技术培训、就业指导等方式,对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职业技能的贫困户开展免费职业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居民成为技术型农村居民。在健全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方面,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民企将精准扶贫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农村的物流配送体系,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加快城乡商贸流通。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扶贫攻坚力度。第一,注重公开、民主的扶贫原则。既要对民间资金力量公开扶贫对象的信息,以及考核的要求和标准,做到信息公开,也要民主地对民间资金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开展考核评价活动。第二,明晰考核评价主体。在现有的实践中,由于考核主体分工不明晰,很多组织机构的考核评价存在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的现象,缺少统一性和有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核了结果的准确性,考核结果的利用率比较低。第三,建立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明确的考核尺度以及一套完善的量化评价标准,有助于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帮扶绩效的纵横比较,提高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第四,对民营企业开展有效的考核评价。在具体实践中,既要注重申请报告资料等静态考察考核,也要开展民主测评、调查走访等动态考察考核;既要抓好年度和届末的考察考核,也要适当进行日常的考察考核。同时,还要完善贫困退出机制,实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以更加精准地开展扶贫管理等。第五,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建议设立“良心企业”奖,定期对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公开表彰,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推动地方财政成立扶贫引导基金、协调相关政策性银行为民营企业的扶贫工作提供低息贷款支持,推动建立产业扶贫风险保障体系等。
探索扶贫新模式,实现村企互利共赢。第一,针对贫困农村地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资金的问题,可以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适当发展PPP模式或“政+企+银+农”多方联动模式。在PPP模式下,地方财政可通过调动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着重探索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解决通水、通路、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在农村扶贫中推广PPP模式要保证有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扶持。在“政+企+银+农”多方联动模式下,贫困地区的资源可以得到更大范围地整合配置,实现扶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第二,针对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可以鼓励民营企业走村企共建模式,并结合贫困地区的具体实际,选择更为合适的“企业+农村互助组织+农户”模式、“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等,投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实现“造血”功能。找准贫困居民的致贫根源,以农业产业项目为平台,贫困地区将土地经营权确权入股,贫困居民投入自由劳动力,实现自然资源、自有资源以及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化,由民营企业以市场化的方式经营,发展村企共建模式,将资产收益落实到每个贫困农户,从而实现长效扶贫。第三,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缩短扶贫链条,提高扶贫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率。政府既要确保贫困地区通网、通电,还要搭建精准扶贫的大数据平台,确保精准扶贫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民间资金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提供“云支撑”。例如,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构建O2O经营模式,在促进产销一体化过程中,将贫困地区更多的农副产品加工品放到线上销售,构筑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与外界需求者的沟通桥梁,帮助贫困地区走向“互联网+”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