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飞跃”的生动实践——探寻四川农民合作社多元化发展之路

25.12.2013  12:58

从起步时单纯的生产领域合作逐步走向生产、流通、加工一体化经营多元化发展道路,近年来,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涉足领域不断扩大,带动一大批新型农民“抱团”闯市场,成为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柱力量。

立足农业产业优化环境

在四川资阳雁江区,因为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当地农民又多了一条致富之路。

以销定产、保底收购,随行上涨。”资阳市万福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永超向记者细数合作社的好处:以前农户种植面积分散、时令蔬菜抗市场风险能力差,成立合作社后,引导当地农民规模种植,并建立盐菜加工厂。“年产3万多吨蔬菜,80%的利润再分配给农户,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千余元。

2011年,当地15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组成资阳市宰山嘴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单打独斗”转向“合作生财”。如今联合社蔬菜产业涵盖资阳市30个镇乡90个村,种植户达2.6万余户,实现蔬菜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

以农民合作组织支撑产业基地,四川全省围绕优质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林竹、烟叶等十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发展,打破村组界限,成片规划、连片建设,一大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服务范围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在阆中市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去年种植的3000多亩川明参今年喜获丰收,净作一亩川明参产值达1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饶家富告诉记者,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没钱购买药种、药苗的农户,先赊给农户,技术人员上门逐户指导生产。产品收获时,合作社按保护价收购,从售价中扣除种苗款,合作社负责销售,规避了农民的市场风险。2007年合作社成立后,带动周边3个乡镇、6个村及500多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2000余亩,药农户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效益是种植常规农作物的10倍。

截至目前,四川省共建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服务业、手工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6900个,带动农户面达到43%,现代农业产业年综合产值3495亿元。2012年全省农民合作组织成员人均纯收入达930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以上。

目前四川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规模、质量等方面都居全国前列。”四川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表示,省委、省政府历来都把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作为“三农”工作重点,2008以来共出台了6个文件,构建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省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连续三年翻番;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组织“千点示范”和“万人帮扶活动”,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带动能力。         

扶持措施由单一的财政支持向综合性措施转变,把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与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创新经营机制多元发展

今年3月以来生猪一度跌破成本价,而我们的社员却基本不亏,现在猪价回升,养殖户又开始盈利了。”8月18日,资阳市雁江区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云贞欣慰地对记者说,面对上半年的低迷行情,合作社探索建立的风险基金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在与市场风浪的搏击中成功避险。

据介绍,合作社于2008年建立“五统两金一保”,其中风险金按利润10%提取。风险金的60%作为二次返利,40%作为亏损补贴。“今年出栏生猪按一头20~50元的标准启动了风险金补贴,总计68万元的风险金补贴了38万元,为养殖户撑起了保护伞。

在成都崇州市,一个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核心,配套推进农产品公共品牌、专家大院、农业服务超市、农村基层融资平台建设的“1+4”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

一边承担组织生产、负责经营的重任,一边兼顾自身机构的运营发展,去年9月,崇州市在“1+4”模式基础上组建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内设财务部、综合部、发展与管理部、市场营销部、项目与产业部5个部门,针对不同的问题,分门别类为专业合作社会员单位提供管理服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有序发展道路。

联合会由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包括粮油、蔬菜、畜牧、茶叶、食用菌、水果、服务体系、土地股份8个分会,会长均由产业内的领军人物担任,用各自的优势为全市从事该行业的经营者服务。”联合会理事长廖树泉告诉记者,联合会成立至今,最大的成效就是规范会员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到目前为止,联合会已为会员单位实行会计集中代理和财务咨询,一方面明显提高了会员合作社会计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大大减轻了会员合作社的管理费用负担。

把创新机制作为原动力,激发了合作组织发展活力。作为带农入市、助农竞争的重要载体,一时间四川农民合作社“百花齐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南充市高坪区团结村智力劳务合作社将“劳务承包”机制融入产业经营链条,带动周边300多农户户均年纯收入两万元以上;四通农机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机手持证上岗、跨区作业,当地农民实现土地、打工双收益;宜宾市大林农林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推行自愿有偿“稻田托管”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土地撂荒等问题;兴文县麒麟农民文化专业合作社对当地苗、汉旅游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打造出全省农村民间文化高地……2012年全省农民合作组织年经营总额达325亿元。

转型品牌经济拓宽通道

依托专业合作社将一个地区特色产品优势资源组织联合起来,由一个龙头企业作为品牌的核心经营者,提升品牌影响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让所有参与者从整个产业链中获得更高收益——目前四川8506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都有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与之联结,形成了稳定的产销联系机制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促使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松散、外延型向质量、紧密、内涵型转变。

南部县先锋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以桑入社、产权不变,分户管桑、集中养蚕、按股分红、社员务工”的办法,与7个村、1500多农户签订股份合作协议,生产的蚕茧由合作社实行组合售茧、试缫计价。蚕农分户饲养张均单产都在35公斤以上,高出全县平均单产15公斤。

我们2004年开始创建联合营销制,统一收购、共同对外契约销售,并全程为会员服务。”理事长罗先锋告诉记者,订单式农业使企业、合作社与广大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充分调动了蚕农提高养蚕质量的积极性,实现了三方互利共赢。

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带动下,当地蚕农从过去单一的桑树种植发展到综合种植和开发。过去用来当柴火的桑枝,如今却成了培育食用菌的原料;养蚕形成的蚕沙,投入沼气池实现了变废为宝;过去荒芜的桑间地,如今种上了折耳根和花生;蚕桑综合开发的蚕丝被、桑叶枕、桑葚酒,成了市场的畅销商品。合作社走出一条蚕桑循环经济路子,2012年蚕桑综合收入两亿元以上。

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加快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也推动合作社由传统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

陈大友是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禽业合作社社长,在他的带领下,2003年合作社便开始尝试与超市对接,向品牌要效益。合作社年产无公害鸡蛋2200万公斤,其中80%销往超市,覆盖了成都市90%以上的大中型超市,总产值突破2.2亿元。与超市合作近10年,陈大友感到收获最大的是,鸡蛋有了稳定的销路和收益。“农民只需按照合作社年初与超市制定的购销计划,专心养鸡就行了。”今年合作社又在大英、乐山、资阳三地成立分社,使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当地生根。

品牌引领,四川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截至目前,全省农民合作组织注册商标2156个,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625个,一大批“川字号”农产品正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2009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示范社建设行动,并建立淘汰机制。5年来共培育全国示范社27个、省级示范社830个,成为引领行业规范发展的典范。

做强做大合作社事业,就必须拓宽合作社发展通道,切实提高合作社‘自我造血’能力。”四川省农业厅负责人指出,目前全省合作社仍然存在规模小、质量差、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没有真正成为经营服务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一方面合作社自身要完善管理机制,设立严格入社和退社制度,练好‘内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从融资、税费优惠、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最终让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