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找到致富的兴奋点

09.10.2015  11:50

 

扶贫新村建设

 

县委书记向永东(左二)、县委副书记张大勇(左三)在贫困村走村入户调研精准扶贫。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忠(中)在江口镇调研精准扶贫。


        ——剑阁县精准扶贫工作速写
□袁加洪 郭建波
    9月20日,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贫困户向兴发正在张罗修新房,“这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我敢挺起腰杆子奔小康了!”向兴发是一年前全村群众评出来的精准扶贫对象户。去年,他借资5万元,种上3万棒银耳,当年就赚了4万多元。
群众真金白银地找到钱,产业扶贫是兴奋点
    向兴发所在的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1375户村民中有贫困户90户,去年成功脱贫10户。这得益于银溪村实施的产业扶贫工程。
    笔者看到村里30万棒银耳罩着黑色的遮阳帷幔,这些银耳正成为群众致富的 “点钞机”。村里组建了银耳种植合作社,让贫困户来入股。贫困户除了拿国家的扶贫资金来入股,还可以拿自家林地的青杠棒和流转土地来入股。贫困户梁银芳60多岁了,因腿脚行动不便致贫。她今年用4.5吨青杠树棒折价3000元入了一股,扶贫资金3000元入一股,然后拿自家4亩土地的流转费又入一股。她不算在合作社打工,就3股股份分成,每年能分2000来元。想到股金还在合作社打滚生钱,“我睡着都会笑醒,国家给3000元是扶贫‘种子’钱,我这如同交了脱贫 ‘保险’,年年领现成钱!”。
    银耳合作社去年90万元销售款,给农民发工资就用去50万元,贫困户宁明清今年5到6月就挣了9000元。今年1月,银溪村还成立了全芳畜禽养殖合作社,带头人梁全芳是本村的能人。37户社员中,18户是赊,10户带,9户寄羊子入社。
    赊羊是按每头1000元,在社里大户圈里去牵母羊,等母羊下了小羊,卖了钱再还上羊种钱。这其中,合作社专门拿出15万元来扶持贫困户,如果赊的羊死了,会根据情况给补助500元,或者不让赔羊本钱。银溪村4组梁映寿赊羊4只,成本4000元,怀上仔的,一年不到已经有20只了。
    带羊就是把自家的羊带到入社,按照1∶9分利润。寄养是自己有羊,但是没人看,就把羊寄到合作社,合作社就找人帮忙养殖,合作社得利润1成,羊倌分4成,羊子主人得5成。
    贫困户梁成武是银溪4组村民,带70只羊入社,这些羊钱是找亲戚借下的。农历年前出售羊子有10万元,其中利润有4万元,目前他发展到100多头。
    “我们发展产业,要利用多种平台带动群众致富,帮群众解困。”剑阁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郑东方说。
车头效益,喊得响叫得应的“一把手”工程
    剑阁县鹤岭镇青木村6组,一套旧土木大院显得阴沉潮湿。房屋主人李新凡才 48岁,显得有些沧桑。家里有70余岁的父亲,2008年就偏瘫在床,现在已经住了4次院,家里日子每况愈下。“现在,只能把生活推起走!”李新凡的介绍,彰显出因病致贫的典型性。
    剑阁县委书记向永东今年3月底到李新凡家了解情况,开始商量修羊圈,4月送给他家10头羊。今年5月,其中一只羊已经下了2只小羊羔,给李家找到了一个产业致富的路子,夫妻俩非常高兴。
    养羊之余,李新凡一家去年种了芋子三亩,有5000元毛收入。今年又种了一亩多土豆。李新凡回忆说,向永东书记到家里来已经有7到8次了,邻居何兆书补充说:“向书记不仅要看他家,还要把全村看完!”何兆书还告诉笔者,向书记给李新凡家读书的孩子送了生活费3000元,衣服、被盖和鞋子给了不少。
    李新凡也说:“是呀,下雨天向书记也来,修羊圈还给了2000元,圈上了羊子。向书记每次来,还要看羊子,摸羊子的脑袋。
    李新凡与剑阁县委书记结对,是剑阁县集中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剑阁县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总指挥长的剑阁县扶贫开发攻坚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危旧房改造,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等16个分指挥部。抽调交通、水务、农业等22个部门的骨干人员,组建成立了脱贫规划评审团、督查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并提出了基础、产业、新村等七大扶贫攻艰任务。各部门行动给力,全方位冲锋。
    在村头西北部,青木村木业加工厂正在建设。青木村支部书记赵国权说:“这里以前是荒地,租给李大强,两年后开始给村上交租金!”全村有办法,个体有策略,青木村的扶贫工作现在搞得有板有眼。赵国权说:“县委书记都带头了,我们哪能坐得住?这是县委书记带头干出来的 ‘一把手工程’,看得见,喊得响!
因地制宜,剑阁打造“六式扶贫”工作法,由输血变造血。
    贫困户如何脱贫?剑阁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郑东方说:“扶贫要扶智,我们用‘六式扶贫’工作法,给群众送饭碗!”什么是‘六式扶贫’工作法,郑东方掰着手指头说,条件式、产权式、安居式、户长式、亲情式、互助式,这些都是结合剑阁实际的本土办法,是地道的“剑阁造”。
    这六种方式的精华同样在于找到致富的“兴奋点”,由输血变造血。剑阁县高池乡大营村1组村民徐桂平不久前为治疗肠癌花去10多万元,86岁的她无法下地干活,成为贫困户。乡党委探索出户长式扶贫模式。如今,徐桂平有了户长带领,自己出400元,户长帮着出了400多元,养起了土鸡。“六式扶贫”法中,除了户长式外,条件式扶贫是以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以解决路、水电、广播电视、住房等“硬件”为脱贫抓手。产权式扶贫是将国家投入的物资和现金转化为股金,入股分红。安居式扶贫,按“建改保拆”原则,因地制宜推进新村建设。亲情式扶贫,通过亲情、乡情、友情,争取爱心企业、贫困户亲戚和在外成功老乡的反哺式帮扶。互助式扶贫,自愿组成互助脱贫小组,形成互助机制,利益联结机制、保险机制、带动组内其他贫困户脱贫。
    为了能干事,干成事,今年初,剑阁整合各部门资金向33个贫困村汇集,并纳入县级各部门当年的目标考核。目前已经投入扶贫资金8000余万元,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亿元。资金重点投放,实现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造血式扶贫。
    截至目前,全县33个贫困村新建和改造住房899户,建通村公路126.7公里、组道公路76.1公里;种烟1908亩、核桃6947.2亩、银耳33000棒;养殖生猪12757头,山羊3914头,土鸡492012羽。8月初,剑阁今年已 减 少 贫 困 人 口13285人,占全年目标的82.8%。“完成今年的脱贫目标,我们有信心!”剑阁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杨映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