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到广安市调研

29.05.2014  18:14

5月27日至28日,省扶贫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谷率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副厅级主任王思铁、局办公室主任曾文兵和外资项目管理中心综合处处长郑持平等,深入到广安市最偏远乡村调研扶贫移民工作,并指导广安市扶贫移民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5月27日下午,张谷局长一行查看了广安市广安区近年来扶贫连片开发及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情况,对项目整体实施的质量、效果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深入广安区兴平镇艳沟村、龙安乡勇敢村,详细了解贫困村的确定、贫困户的识别、扶贫项目的选择、产业发展、业主和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等情况。在兴平镇艳沟村严家院子,张谷局长与贫困群众拉家常,了解大家的生产、生活困难,问他们主要收入来源,一个月吃几次肉?村民们畅所欲言,并盛情邀请张谷局长到家里坐坐、看看。张谷局长在看了5户贫困户住的、睡的、吃的等情况后,勉励群众要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用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贫困面貌。在龙安乡勇敢村山巅,张谷局长查看了山上破旧的民居、正在实施的扶贫工程,很是感慨,笑对大家说:扶贫就如这登山,只有靠智慧和勇敢,才能登顶啊。

 

5月28日上午,张谷局长一行查看了邻水县丰禾、复盛等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又到邻水最偏僻村之一的西天乡后山村,问乡亲们想什么?盼什么?当得知这个山村最缺水、不通路的情况后,张谷局长指出:一定要按照省委王东明书记扶持最困难的村、最贫困的户、办好群众最急需办的事的“三最”要求,优先解决好这个村的水和路的问题。

 

调研过程中,张谷局长一行到广安市扶贫移民局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如何联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指出要立足解决好主要问题,省、市、县三级联动促进教育实践活动与扶贫移民工作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局面、 提升新高度。

 

张谷局长首先对广安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扶贫移民工作表示了感谢。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每年主动拿出1600万元扶持16个市级贫困村,是帮助贫困群众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张谷局长对广安扶贫移民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广安的扶贫干部埋头苦干,认真实在,工作作风实、工作能力强。广安市扶贫移民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比较扎实:一是规定动作不折不扣,十分到位,学习时间延长,讨论征求意见扩大;二是自选动作提前谋划、有预见,特别是留心省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提前介入、上下联动,主动收集相关文件资料;三是创新动作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出亮点,率先探索“七个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作风要求,非常到位;四是活动开展受到中省督导组的肯定,实属难能可贵。

张谷局长认为,广安的扶贫移民工作特色鲜明。一是观念正确,树立了正确的扶贫观,把精准扶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思路正确,广安2014年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概括得好也切合自身实际。三是措施实在,龙安柚特色产业栽植规范,大肥、大水、大苗、GPS定位栽植;已实施的贫困村(南桥村),新村绿树掩映,生机盎然;新村建设中区别对待,一般农户修建补助资金1.6万元,而贫困户补助2.4万元,给与特殊扶持差别达0.8万元,对贫困户实现了首先扶持。四是效果明显,扶贫移民效果好,尽管带我专门看最差的村,但路上看得出连片扶贫的效果是明显,广安的农业和扶贫如同“绣花”,很精细很美丽。

张谷局长针对全省扶贫移民系统上下联动抓整改问题,提出了七点要求。

一,扶贫移民系统需要强化“三观”。 现在的扶贫移民工作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偏差。扶贫移民部门就是民生部门,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更直接面对贫困群众和移民,在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武装上要抓住要害,要加深,再认识。扶贫移民系统要首当其冲,更好地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扎实做好扶贫移民工作。

第二,着力解决 识别扶贫对象不够精准的问题。 扶贫移民工作都有不精准问题,不仅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移民后扶贫对象同样有这个问题。对象的确立、项目的实施、项目的管理都存在不够精准。移民工作中的业主、移民、县级政府的三个主体和设计、监理四个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移民要有利益,迁复建单位也要既得利益,地方政府本身需要发展,业主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既是工作(项目实施落实)主体,也是利益主体;同时,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同样存在大量利益关系实际情况了解不够、不细。所以,移民工作的3个主体、4个方面要加强。

第三,着力解决扶贫移民政策宣传执行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一是政策落实不够。 现在有相关的扶贫移民政策落实还不是很到位,执行力不强。 二是移民政策对群众宣传不够。 特别是有些政策标准宣传力度不够。要按照5个政策、5种安置方式等值同价开展工作,让群众选,做到公开透明。 三是政策的研究调整不够及时。 我们不是“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最后一毫米”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扶贫上的“两个70%”束缚了基层开展扶贫工作的手脚,但就是不向上反映,有的反映了也没有坚持到底,韧劲不够,最后还是逆来顺受,说明缺乏主动性、宗旨意识淡薄,也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还说明宣传、研究、调整政策不到位。

第四,着力解决扶贫移民政策调整不够及时的问题。 有的比较滞后,比如“两个70%”的问题,各地都有反映。上面还没有进行调整。还有项目资金补助环节的问题,也与精准扶贫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五,着力解决整个系统上下信息、政令不畅通的问题。 对上面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常常变通执行,或降低标准执行,政令、信息不畅。信息不畅通,没有宣传,没有上报,简报或汇报,信息不通不对称。好的经验要及时总结,更要及时宣传推广出去。广安的“7个精准”是在省上文件出台之前就有了,但是由于没有专题汇报,就没有上升到全省的角度加以推广。

第六,着力解决系统监管监测机制不够到位的问题。 扶贫资金都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我们监管监测要精准。要有效解决机制问题、监督标准。

第七,着力解决整个系统宗旨意识不够深的问题。 没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一定要实行上下联动,扎实开展“回头看”,省局要在政策上多下工夫;市局要在承上启下上发挥主要责任,一定要负责起来,对上向省局负责,对下要监督检查,呼吁反映;县局是实施监管效益的主体,现在扶贫实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责任重大,要认真细致实施好项目,收到扶贫实效。及时要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宣传政策,了解目标任务,共同推进工作。研究问题,开展活动,首先要清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及时讨论形成全省具有指导性的政策。要认真树立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真正明白群众的支持、鼓励才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广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钟志荣,市委副秘书长、农委办主任蒲长文、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王建玲、副局长罗星瀚,广安区委书记文建平、区委副书记尹才宏、副区长杜建琼,邻水县委书记李隆席、副书记黎均平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