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发展模式 隆昌县成内江市脱贫攻坚“排头兵”

02.12.2016  18:06

 

 

核桃产业

 

建设中的新庙村斜石坝聚居点

 

飞蛾村贫困户集中居住点

  新庙村和飞蛾村,曾经是内江市隆昌县迎祥镇两个最为偏远、贫困程度最高的两个村。如今,靠着积极创新扶贫发展新模式,它们却成为隆昌县脱贫攻坚的典型代表。飞蛾村引进的光伏发电项目,更是在创新扶贫收益模式方面,走在了全川的前列。
  到2015年底,隆昌县存有贫困人口8006户、19930人,贫困发生率为3.4%。截至2016年11月,已实现4262人贫困人口脱贫、10个贫困村退出。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因为扶贫增收的优秀成绩单,成为周边乡村学习的榜样。

居住大升级
贫困户搬进配套齐全的聚居点

  “就在去年,我和我哥住的还是村里的祖宅,父母留下的两间土胚房。更困难的是,地处偏远,我住的那一间因为年久失修倒塌了。今年下半年,村里的贫困户聚居点落成,我和我哥两户共六口人终于搬进了新家。”迎祥镇新庙村53岁的村民谢代贵是村里的贫困户,曾经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他说,自从搬进了新家后,每天干农活更来劲了。
  11月,为该村14户贫困户修建的斜石坝聚居点基本建成,谢代贵成了首批入驻的贫困户。“过去住的土胚房阴暗潮湿,一下雨就漏雨,常年居住很容易生病。现在的新房子窗明几净、宽敞明亮,不仅有人活动的广场,还有家畜集中饲养的场所,娃娃读书也更近了,生活条件不晓得好了好多倍!
  据了解,新庙村易地扶贫搬迁到该聚居点的,主要是村中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这个聚居点不仅有居住条件非常好的住房,而且还有健身器材、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为了配套居民的生产,我们还专门建了集中养殖点。政策带来的利好非常实在,贫困户们都非常满意现在的居住条件。”该村第一书记刘霆介绍。
  同样,在该村相邻的飞蛾村,一排排刚建好的贫困户集中居住点的房屋,在村中醒目异常,大老远就能望见。飞蛾村第一书记徐世伟介绍,这次易地搬迁的贫困户集中居住点将迎来27户70名村民,基本解决了村中贫困户的住房难问题。不夸张地说,这些贫困村新的贫困户聚居点的居住环境,在本村中已是数一数二,居住条件大幅升级。
  2016年,隆昌县规划投资4349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92户755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公路47.25公里、架设电网1.5公里、铺设饮水管网3.47公里,解决144户饮水;建设其他附属和村级服务设施2672平方米;土地整治230.6亩,复垦43.3亩。
  另外,该县还计划提前实施2017年度搬迁对象43户97人。只有首先解决了贫困户的居住问题,才能让他们安心发展产业,从产业扶贫中真正获益,从而实现增收脱贫的目的。

产业助脱贫
昔日贫困村成增收脱贫“领头雁

  “过去,我们家四口人都是靠天吃饭,家里那点薄地种点红苕,温饱都难以解决。今年,政府送了我们一家112只鸡,年底有望增收4000元左右,大大改善了生活,太感谢了!”64岁的张中明是迎祥镇飞蛾村村民,靠着扶贫政策,他们一家有望在今年实现脱贫。
  据介绍,飞蛾村的贫困户占全村人口的近10%,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42人,经过两年的精准扶贫,目前尚有38户109人未脱贫。“飞蛾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均耕地少,贫困户较多,目前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以核桃种植、粮食种植、外出务工、饲养家禽为主。
  徐世伟介绍,过去这些村民每家仅有的一两亩地,大多数种植红苕,基本上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今年,我们给村里的贫困户免费送了鸡、猪等家禽家畜,帮助他们通过养殖增收。通过产业扶贫的一系列措施,不少贫困户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今年有27户70人有望实现脱贫。
  如今,这个隆昌县有名的贫困村发展起了核桃种植产业,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全村共种植核桃400多亩,每亩年增收4000余元,比种植红苕划算多了,贫困户们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徐世伟介绍,我们给村民们算了笔账,种植核桃能给他们带来五大块收入。“一是将土地流转给业主,收取租金。二是每棵核桃树贫困户收取2元的管理费。三是农闲时贫困户可以就近务工,务工收入是60元/天。四是他们除了种植核桃,还可以发展林下种植,增加收入。五是核桃成熟后,业主将与贫困户按4:6的比例,进行利益分成。这五大块收入,预计每亩地能给每户贫困户平均带来近3000元的收入。
  除了种植核桃,飞蛾村还以养猪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充分依托本村养猪大户的基础,辐射周边贫困户学习养猪技术,采用“大户带小户”模式,扩大全村养猪规模,从而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给贫困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助力贫困户脱贫。
  “养猪大户提供仔猪,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免费提供养猪技术指导,以成本价提供猪饲料,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5元进行收购,受到了贫困户的普遍欢迎。”徐世伟说。据了解,飞蛾村从贫困到逐步脱贫,正是隆昌县脱贫攻坚积极推进的一个缩影。而各种体制机制创新,在产业扶贫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扶贫有创新
光伏发电项目走在全川前列

  以贫困远近闻名的飞蛾村,今年还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让周边乡村羡慕不已。说起这个光伏发电项目,却是飞蛾村第一书记徐世伟无意中发现的“宝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县里办事,听说了该项目。回来后,我仔细一想,这个项目能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还能帮助贫困户增收,并且成本小、无污染,实在是个非常好的扶贫项目啊!
  听到消息后的徐世伟,接连几天都坐立不安。最终,他千方百计找到该项目的负责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的相关事宜。顺利通过市财政局产业扶贫资金答辩,使市财政局评审专家将其答辩的光伏发电产业报到了省财政厅,最终为飞蛾村争取到了100万省级资产收益扶贫资金,成功将该项目引进到飞蛾村,作为该村的产业扶贫发展项目。“这个项目是以省级资产收益扶贫资金试点工程项目为基础,发展1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量化贫困户股权收益,从而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徐世伟说,100K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建成后年预计发电量10万度,售卖给国家电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左右。这8万元,抽取30%作为村临时生活救助基金,用于村民受到天灾人祸后的救助资金,剩下的70%以股权量化的形式,平均量化给全村贫困户38户109人,每人每年大概有500元左右的收入,计划将一直发到2019年。
  “2019年之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收入,将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田坎、公路维修等,以及村民生活救助基金。”徐世伟说。曾经在是隆昌县最为偏远、贫困程度最高之一的飞蛾村,如今却靠着创新扶贫收益模式,走在了全川的前列。
  除此以外,隆昌县还在诸多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迎祥镇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创新“四三五”产业扶贫模式,着力构建核桃全产业链,建成优质薄壳核桃示范基地8000亩,引导农户种植6000亩,助推贫困户脱贫增收。
  “四跟四走”,政府引导产业发展;“三统三引三保”,企业主体示范带动;“五金五收益”,群众参与脱贫致富。通过这些创新的体制机制,隆昌县的脱贫攻坚已走在全市的前列,成为内江市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刘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