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扶贫专项 共战脱贫攻坚——2018年仁寿县22个扶贫专项实施工作综述(一)

22.10.2018  12:18

 

【编者按】

面对脱贫攻坚战从“打赢”到“打好”的新时代新要求,今年年初,仁寿县制定了《22个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同牵头扶贫专项的19个县级部门分别签订了《2018年扶贫专项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苦干实干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决完成1117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减贫目标任务。

截至9月,全县投入省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00余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1亿余元用于扶贫产业发展,涉及54个乡镇399个村,覆盖4406户13545人贫困户;完成了452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与2840户贫困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对全县10915名贫困学生实施教育救助,免除了1585名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98%,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贫困户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11173名贫困群众中,已有11061名减贫成功,全县年度减贫任务完成了99%。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牵头部门把扶贫专项的开展作为头等大事,下足绣花功夫,立足各自领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齐心共战,按时保质有序推进扶贫专项目标任务。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聚力扶贫专项 共战脱贫攻坚》系列报道,解读这一串串喜人数据背后所凝聚的努力,展现全县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成效。

交通建设扶贫

今年的交通建设扶贫专项目标计划完成投资2.94亿元,包括启动干线公路改造24公里与启动农村公路建设82.77公里。

县交通局在专项开展中推行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定车、定人、定目标”对项目建设全面负责,使项目责任落实到位,职责分工明确到人,确保项目按照“政策不变、程序不减、工期倒排、挂图作战、过程管控、质量保证”的原则推进。

截至上半年,国道351线仁寿富加至资阳界段等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路基与桥涵施工,完成投资2000万元,占计划的20%。而农村公路中禄宝路宝飞绕场段、20公里村道建设等6个项目均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总长49.77公里,已完成投资0.63亿元,均将在年底前建成。另外4个项目总长33公里,已于6-7月陆续开工,明年即可完工。

水利建设扶贫

通过与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的联动合作,今年以来,县水务局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全域安全饮水、全域灌溉工程,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水利支撑和保障。

今年上半年,县水务局为5890户贫困户安装了安全饮水自来水管道,并大力推进了全域安全饮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对原有4条供水管线升级改造进行了全面规划,拟新建、改扩建供水管道335千米,配套改建加压站21座。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启动,新建、改扩建供水管网101千米,配套改扩建加压站11座,涉及全县52个乡镇,投资1.48亿元,将于年底前建成投用。

而在全域灌溉工程建设中,该局实施了2018年水利发展资金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新建加压泵站6座,建成后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13亩。

电力建设扶贫

为解决贫困地区低电压问题,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今年以来,仁寿县投资1738.06万元,用于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70.2公里,配变1台,低压线路1.465公里,改造低电压台区100个。完工后,将有效提高电压合格率及供电可靠率,解决配变及线路负载过重、过载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新家刚修好,就有工作人员上门给我们安装、检查供电设施,新添置的家用电器都能正常使用,再也不像以前住的土坯房一样,连开个小电扇都怕跳闸了!”今年2月份,彰加镇清河村贫困户唐勇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新家,与母亲刘淑华围着电视看春晚,过了个热闹年。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县经信局协调县供电公司,按照安置房建到哪里,电源线就架设到哪里的原则,为自建房的易地搬迁贫困户逐户提供上门服务。今年上半年共通电贫困户676户,剩余因房屋正在建设中暂未通电的贫困户,则积极跟踪房屋修建情况,确保完工一户通电一户,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通电工作。

信息通信建设扶贫

为推动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入乡进村,降低贫困地区信息入户门槛和使用成本,提高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今年,仁寿县将新建基站80座,改造基站300座,以实现30个计划退出贫困村通信网络覆盖。

为实现这一目标,县经信局协调各大通信企业,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在贫困地区村镇部署公共信息服务终端;推进移动通信弱覆盖补点和贫困村信息通信建设工作,提升偏远山区特别是自然灾害易发地的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向贫困地区覆盖,逐步实现3G、4G信号城乡全覆盖。

下一步,该局将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做好企业间的沟通桥梁,起到指导作用,落实日常巡查、检修制度,加强防控,确保全县农村通信网络稳定,为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信息服务支撑。

农村能源建设扶贫

今年以来,县农牧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农业业主、农村群众中推广沼气使用,有效促进了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推动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节支,开展农村能源建设扶贫。

除投资685万元引导两户种养殖业主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外,该局在高家镇玛瑙村规划了总投资68.25万元的省级新村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包含常温发酵罐、湿式气柜、进料池、沼气预处理、沼液储存池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可为105户农户提供集中供气服务,同时为周边500余亩农田提供沼肥。

针对沼气用户,该局大力推广“猪-沼-果(菜、茶、粮)”等循环农业模式与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印发相关技术手册1万余份;同时组织乡镇排查沼气池安全隐患3万余口,印发沼气使用安全宣传材料、安全挂图、警示标志8000余份。

农业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全县扶贫专项实施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县农牧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大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积极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以建设产业兴旺乡村为指引,依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上半年,该局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2万亩,新建和改造提灌站150座,新建农机化生产道路34公里,新建和整治渠系19公里,整治山坪塘23口,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打造优质晚熟柑桔、枇杷、梨、蔬菜、花椒、生猪等特色产业,在每个贫困村因地制宜确定培育主导产业1个以上。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工商资本下乡,鼓励流转土地,创建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8个、家庭农场54个。此外,还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工商资本合作经营、盘活闲置资产、发展服务组织、“拨改投”等方法,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收入。

在农业技术支撑上,该局针对全县146个市定贫困村和42个超过20户贫困户的贫困村,采取了每个村落实一名农技员,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培育一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举措,并成立枇杷、柑桔、梨子、蔬菜等10支专家服务队和农技巡回服务队,按照县上确定的主导产业分片定期下乡提供现场技术培训。截至6月底,试验、示范、推广主导品种60个以上,主推水肥一体化、高厢深沟、容器育苗等先进技术40余项次。

旅游扶贫

多亏了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多亏了干部们的帮扶,我才能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增收致富!”今年“五一”期间,正值禾加镇五龙山第二届桐花森林音乐节,该镇化石村贫困户黄玉华利用自家房屋办起的农家乐,每天要接待300余名用餐游客,纯利润可达2000元。这是乡村旅游成为促农增收致富重要载体的具体体现。

今年上半年,仁寿县接待游客5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6亿元,农民向三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转变2380人,依托旅游产业精准减贫260人。第四届仁寿县乡村文化旅游节设立仁寿县主会场和文宫、曹家、方加、藕塘、禾加、文林等十处分会场,共接待游客231.3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89亿元;促进农产品销售1100余万元,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60元。

下一步,县旅游局将聚焦项目建设,以项目规划引领扶贫,积极引导项目区内和周边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务工增加收入。同时在贫困群众中组织开展旅游从业人员资格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以提供导游服务、经营旅游产业等形式增收致富。

企业各显“神通” 争当网络扶贫主力军
    ——网络扶贫深度贫困地区,他们这么说扶贫与移民
干部帮扶 安居乐业 健康扶贫 昭化区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杨黎明    去年底,广元市昭化区累计实现36个村、6560户2311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今年,计划23个贫困村退出,554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将从2014年的14.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