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者当面道歉 委屈公交车司机:心里好受多了
原标题:打人者当面道歉 公交司机:心里好受多了
11月12日,成都34路公交车司机冯师傅被一小车车主指着鼻子骂,还被打了一拳。冯师傅说,被打原因是其在避让其他车辆时,被对方误认为“甩盘子”。之后,车队负责人表示,待事情调查清楚后将给他颁发“委屈奖”(本报昨日05版曾报道)。记者了解到,当日下午,该打人男子已向冯师傅当面道歉。
最新进展/打人男子当面道歉
被打的冯师傅告诉记者,11月12日下午7点左右,派出所民警通知打人男子和冯师傅到所里协调解决问题。
公交车公司出具了车辆监控视频,警方调取了天网监控录像。冯师傅指着监控向对方解释,自己当时确实是为避让货车,并非故意“甩盘子”。对方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场误会,并立即向冯师傅道歉。
“他说出手打人是他的错,是出于一时冲动。他道歉的话也说得很诚恳,态度很好。”冯师傅说,“委屈奖”能够带给他一些安慰,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对方当面道歉。现在他心里好受多了,近期便能投入正常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行业从业者都有过“受委屈”的经历。
刘女士是一名医务工作者,2007年在工作中遭到患者母亲的指责,并被抓伤。由于忍让,单位给她颁发“委屈奖”。刘女士认为,一线医护人员难免会“受委屈”,“因为患者处于伤痛中,病人家属心情焦急,一旦医护人员有一点点差错或遇到一点阻碍,他们难免会把火撒到工作人员身上。”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电力抢修工樊先生说,他在抢修时常常遭到居民指责。“一到小区,居民围着我们说只知道收电费,停电了就恢复不了。”樊先生说,其实电力部门作为企业肯定不愿停电的,而很多线路故障因居民自身维护不当而造成。“虽然经常遇到市民不理解,但我们仍会全力尽快抢修恢复供电。”樊先生说,单位并没设“委屈奖”,“因为我们都理解。”
沈师傅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经常在工作中受到“委屈”。“一般司机会选择最近的路线,但难免会遇上堵车,有的乘客不理解反而会说‘你选的什么路’。”沈师傅说,更让人郁闷的是,有时乘客赶时间,司机就会根据实时路况选择更通畅但路程稍微长一些的路线,“这时乘客又说故意绕路。”
记者调查/“委屈奖”近年很少发
2007年12月20日,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坚持依法按章办事,不与办事群众发生争吵或争执的工作人员可望获得“委屈奖”。中心一负责人张先生称,从2008年底到2013年,该中心颁发的“委屈奖”他经手的只有一例。“大约是2010年,一卫生窗口服务工作人员按章办事,坚持要材料齐全;前来办事的群众又着急办事,将这位工作人员骂哭。得知情况后,组织给她颁发了‘委屈奖’。”张先生说,近两年政务中心都再没有颁发过“委屈奖”。在他看来,这表明政务人员服务质量越来越好,群众素质也越来越高。
记者致电各大公交公司了解到,车队颁发的“委屈奖”次数越来越少。星辰公交公司一负责人称,“要是往年,一般会有二三起,但今年就都没有了。”该负责人表示,随着乘客素质越来越高,公交车司机越来越大气,“委屈奖”颁发次数因此越来越少。
抚琴街道城管科科长吴先生也提到,从去年9月就已很少发“委屈奖”了。分管城管工作的左维民告诉记者,“委屈奖”现已被其他方式代替。目前单位设有心理辅导机制,通过聊天对话的方式让队员释放情绪;在每月一次的交流工作会上,通过相关案例交流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如果冲突已发生,单位会派人探望受伤队员,给予安慰,“主要让他们在心理上有归属感。”
心理学家/“委屈奖”说法负面作用大
“‘委屈奖’这种说法,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从事多年心理辅导工作的周晓波认为,“委屈奖”的说法,让得奖人员产生“自己所从事的就是受委屈的工作”的心理,树立了一种“挨打”的形象,反而不利疏导情绪,“应该从正面鼓励,比如对处理矛盾得当的员工,颁发鼓励奖。”
遇到“委屈”如何排解?“最根本的是要提升自我认知。”心援网首席心理咨询师廖江说,各行各业从事的工作不同,而从业人员基本都会遇到各种不被理解的情况,“从业者应在从业之初就有心理准备,认知到这份工作可能带来的状况。”此外,倾诉也是重要手段,“向可以信赖的亲人、朋友等倾诉,不要把委屈憋在心里。”廖江说,“长期压抑会导致情绪抑郁,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廖江还建议采用运动法来缓解压力,“运动时身体产生的多巴胺能让人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