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综保区 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二

04.08.2014  09:03

 

制图 刘逸兴

 

成都高新综保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二、中西部第一。

  华西都市报: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平稳增长。

  1-6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49亿美元,占全省超过40%、占全市总额的56%;增幅高于成都市进出口平均增幅11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二、中西部第一。

  8月3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平稳增长。1-6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49亿美元(其中,高新园区实现133亿美元),增长23%,排名全国第二、中西部第一。

   占全省总额四成进出口总额达149亿美元

  “保持高端制造业稳步增长,培育物流、研发、维修等新的增长点,使成都高新综保区在2014年上半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成为支撑成都市、四川省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力量。”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对成都市、四川省的外贸发展推动作用明显,今年上半年,其进出口总额149亿美元,占全省超过40%、占全市总额的56%;增幅高于成都市进出口平均增幅11个百分点。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2.4万亿元,同比下降0.9%,外贸形势逐步回暖。其中,中西部地区异军突起,正成为全国进出口贸易的新亮点。中西部地区的18个省区市合计进出口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表现明显好于同期全国的总体水平。成都高新综保区的成绩单既是其有力例证,也是有力支撑。

   订单频频高端制造业增量稳中有升

  “订单源源不断,今年上半年进出口增幅尤为明显,我们正开足马力生产。”8月1日,在成都高新综保区,达迩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1年落户成都高新区以来,达迩科技一面积极拓展市场,订单稳定增长,一面按计划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逐步扩展产能。“预计明年4号厂房将会投产,成都公司将成为达迩科技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了解,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像达迩科技这样在经济下行压力中保持稳步增长的企业不在少数。2014年上半年,戴尔、德州仪器、先进功率、莫仕、宇芯、索尔思等众多企业的进出口增幅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业务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其中,“全球物流”因承接代理戴尔供应链管理及货物流转、英特尔分拨中心、莫仕分拨中心等业务,上半年实现进出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70倍,在综保区园区仓储物流企业中居首位,有力推动了成都高新综保区保税物流货物进出口的快速增长。

   新增长点转口贸易研发维修崛起

  “随着成都高新综保区政策、功能的不断完善,园区经济增长模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新的外贸增长点突显。”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尹刚介绍,2014年上半年,园区转口贸易进出口额已达20亿美元,正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此外,研发设计开始起步、检测维修取得突破,技术服务的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目前,成都高新综保区已具备高端制造、保税物流、研发、维修四大功能,并正在积极准备申请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为下一步发展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从投资建设,到研发和申报获批,再到投产,前后用了8年时间,今年上半年我们迎来了一次‘爆发’,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200%。”赛进(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去年10月实现量产,其生产的无菌抗癌药远销美国,成为中国首个直接销往美国市场的无菌注射剂产品。而目前该公司有9个产品正在申请国内外相关许可,预计年内有望有新产品获批并进行量产。

  据了解,生物、航空等高科技产业投资和研发周期长,但是发展后劲稳定。成都高新综保区以高端制造为基础,不断探索培育新的园区功能,尤其是在鼓励企业开展研发业务取得了新的突破,帮助企业在园区内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从而获得更大的整体价值和优势。

   □延伸阅读

  企业发展新业务技术服务收入4.1亿元

  据成都高新综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德州仪器、赛进等企业利用成都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成都高新综保区设立研发中心,开展新产品开发、新材料研究、新工艺及生产线优化等业务。2011年至今,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近18亿元,研发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1-6月,园区企业实现技术服务收入4.1亿元。不少企业开始承接研发、检测类技术服务订单,富士康已在综保区内成立专门的平板电脑维修部门,可承接来自全球的维修业务,技术服务带来的经济效应逐步显现。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琴(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 成都高新综保区 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