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公布上半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新增市场主体6693家

05.08.2014  15:59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康祎庭) 今(5)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6693户,同比增长43.78%;其中,新增内资企业4975户,同比增长104.06%;新增第三产业企业共4679户,占92.93%。截至2014年6月30日,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共54505户,注册资本3350.77亿元。

        市场主体增幅创历史新高 “一元公司”未现非理性增长

        2014年上半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以来,市场主体增幅明显。3月1日至6月30日,成都高新区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4260户,占上半年新设企业总数84.61%,同比增长129.77%,新增注册资本255.35亿元,同比增长63.13%。

        据了解,根据3月1日开始实施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和新修订的《公司法》,对市场主体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公司注册登记没有了资金门槛,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也简化了申请材料,有效地激发创业者的投资热情,吸引了大量市场主体注册登记。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增企业数大幅攀升的同时,成都高新区注销企业的数量同比下降。”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注销企业219户,同比下降7.59%,涉及注册资本(金)4.15亿元。在今年上半年新设企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注销企业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5.16个百分点,市场主体的存续性增强。

        此外,自3月6日成都高新区注册登记四川省首例“一元注册公司”以来,至6月30日,成都高新区共登记了49家“一元注册公司”,占新登记企业总数不超过1%,“一元公司”并未出现非理性增长。

        第三产业企业增幅最大 新设科技、信息类企业超2000家

        “内资企业更加活跃、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较大、第三产业增幅明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集中。受‘三次创业’及其配套规划和政策引导,新设科技、信息类企业达2070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分析2014年上半年工商数据,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呈现出上述几大特点。

        截至6月30日,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共54505户,注册资本3350.77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719户,占1.32%;注册资本179.88亿元,户均注册资本2501.81万元;内资企业35755户,占65.6%;注册资本3160.21亿元,户均注册资本883.85万元;个体工商户18031户,占33.08%;资金数额10.68亿元,户均资金数额5.92万元。从登记户数和注册资本来看,内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从主体规模来看,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较大,户均注册资本超过2500万元。

        从产业分类来看,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增幅明显。2014年上半年新增企业(含内、外资)中,第三产业企业共4679户,占92.93%,注册资本309.09亿元,占96.72%,户均注册资本660.59万元。而第二产业新增企业数为349户,占6.93%,注册资本9.89亿元,占3.09%;第一产业新增企业7户,占0.14%,注册资本0.62亿元,占0.19%。

        从行业分布看,成都高新区上半年新增企业中,科技、信息类企业增幅和占比明显,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共1641户,占新设企业总数的32.5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429户,占新设企业总数的8.52%。

        据悉,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产业增加值550.3亿元,同比增长13%,分别比四川省、成都市高4.5、4.3个百分点,在全省、全市GDP中的占比为4.33%、11.3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6.3亿元,同比增长17.7%,与四川省、成都市平均水平相比,分别高出8.1、5.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