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诞生全市首张"先照后证"工商营业执照

08.10.2014  19:44

    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8日电(许凤婷 汪昕)10月8日下午,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向“成都市绿满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放营业执照。这是《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后,成都市诞生的首份“先照后证”工商营业执照。

    “实行‘先照后证’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重要举措。”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放宽注册资本等准入条件、优化注册流程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将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据了解,2014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增幅创历史新高,新设立各类型企业7970户,同比增长101.01%。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以来,市场主体增幅尤为明显。3月1日-9月30日,成都高新区新设立各类型企业7195户,同比增长116.46%。

    先照后证 全市首例在成都高新区诞生

    10月8日下午两点,市民秦旭从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张营业执照——不过,他没有料到的是,这是9月29日《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后,成都市诞生的首张“先照后证”工商营业执照。

    秦旭向记者展示了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企业名称为“成都市绿满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物业管理、装饰装修工程、清洁服务、保安服务等内容。记者注意到,“保安服务”一项后面注明了“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审批),不得开展经营活动”。

    “办事效率简直是‘超一流’。”秦旭告诉记者,公司在9月份才开始筹办,国庆长假结束后,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高新工商局咨询,由于相关手续文件齐全,该公司当场就获得了营业执照——这比他们的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下一步我们一边按规定到公安局办理开展‘保安服务’的行政许可,一边就可以开展一些招聘、业务洽谈活动了。

    “实行‘先照后证’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市场准入效率,彰显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的自由度和包容性、开放性。”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一方面将减少工商登记前置行政许可项目,将117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另一方面,对市场主体的后续监管将进一步强化。

    宽进严管 117项审批实现“先照后证

    日前,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9月29日,成都市正式印发了《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先照后证”、“放宽名称登记限制”等五大具有成都特色的深度创新政策。

    9月30日,成都高新区公布《成都高新区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试点方案》,对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出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117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不再实行先许可(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13项事项保留前置审批。

    根据“先照后证”登记制度,申请人向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经营项目(指无需取得行政许可即可从事经营的项目);对从事许可经营项目(指需取得行政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的项目)的,高新工商局将在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标注“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审批),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或“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方可经营”,市场主体需向主管部门申请并取得相应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后方可从事经营。

    按照“谁负责审批、谁负责监管”的基本原则,成都高新区将实现审批与监管相统一、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理顺分工,确保责任到位,实现监管效能的整体提升。结合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管理等制度,明确市场主体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形成社会共治局面,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使创业投资更便利,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使市场监管回归“谁负责审批、谁负责监管”的原则,明确监管分工,有助于实现专业监管、高效监管。

    据悉,为推进上述改革工作,成都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先照后证”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及监督指导。同时,将“先照后证”工作纳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大力推动各项改革工作有效开展。

    简政放权 积极部署实施“五大新政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先照后证”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重要举措,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8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工商总局关于做好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后的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在全国开展。9月29日,成都市正式发布《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包括涉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五大新政”: “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先照后证”“放宽名称登记限制”“小额经营备案”“信用黑名单”等多项深度创新突破举措。上述新政将在成都高新区等十一个区(市)县试点实行。

    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五大新政”的实施工作目前均已部署,其中,“先照后证”改革已于10月1日开始实行。

    “小额经营备案”制度的改革早在2012年就已在成都高新区开始试点实行,目前已在全区14个试点社区登记备案超过1000户。

    “一址多照”方面,成都高新区在今年1月公布的《关于助推三次创业促进市场主体又快又好发展的意见》中明确,除法律法规对经营场所有特殊规定外,只要有合法的产权证明或者使用权证明,即可登记为企业的住所(经营场所),同时,允许同一地址作为多家企业的住所。“一照多址”“放宽名称登记限制”及“信用黑名单”等方面的改革,高新工商局亦已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部署。

    深化改革 市场主体增幅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增幅创历史新高,新设立各类型企业7970户,同比增长101.01%;其中,内资企业增幅最大,新增7869 户,同比增长率达102.97%。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以来,市场主体增幅尤为明显。3月1日-9月30日,成都高新区新设立各类型企业7195户,同比增长116.46%,占9个月新设企业总数的90.28%;注册资本462.94亿元,同比增长100.15%。

    “市场主体增幅创下历史新高。”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副局长孙秀蓬介绍,市场主体出现持续较快增长,主要由于国家实行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此外,成都高新区出台了“十五条意见”等一系列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措施,高效宽松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除了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改革措施,成都高新区还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推出多项贴近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效能的政策制度。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先后发布《关于助推三次创业促进市场主体又快又好发展的意见》《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加紧制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区建设的三大政策及实施细则,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全力促进自主创新进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努力为四川省、成都市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发挥更大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