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三大红利 成都高新区发布“三次创业”路线图

27.03.2014  16:39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胡佳丽 王玥)今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规划》勾画了未来7年高新区产业发展的路线图,计划通过打造五级产业集群、优化三类空间布局等措施,充分释放改革、开放、创新三大红利。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打造高新区经济升级版,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

到2020年 孵化企业达到10000家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邱旭东介绍,在《规划》主要内容种,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率先提质升位,率先转型升级。在战略目标上,提出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打造高新区经济升级版,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其中,到2020年,力争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收税超过500亿元。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同时,到2020年,力争R&D占GDP比重8%以上,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1000件以上,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0项以上,指定国际标准20个、国家标准400个以上,培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1000家以上,聚集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5000人以上,孵化企业达到10000家。开放合作方面,国际竞争力和引领示范作用显著提升。到2020年,聚集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150家以上,培育国际知名品牌10个以上。

布局:“一核两区多园”搭载“7+2”创新型产业集群

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而不是以要素驱动来获得增长,这是成都高新区在制定《规划》过程中探讨得最多的问题之一。《规划》提出,“一核两区多园”,通过优化三类空间布局,按照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纽带,科学统筹西部园区和南部园区资源,合力建设高科技产业新城。该布局,是指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的增长极核,着力优化创新型都市产业战略性布局;优化现域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多方位拓展空间资源,形成开放式布局。

改革:改变资源投入方式释放新红利

从去年10月发布“三次创业”战略以来,成都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已经启动,随着《规划》的出台,改革进入“破冰期”。在资源投入方式的改变上,“”和“”是两个主要方面。在扶持产业发展方面,在有条件的领域,将出台新的扶持政策,以更加市场化的做法,逐步代替过去的直接拨款进行扶持的方式。产业投资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成都高新区将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发挥市场投资主体作用,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产业重点领域发展、专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同时,成都高新区还讲设立政策性产业基金,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强化政府投资平台功能,以及对内部机构、人员以及绩效考核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