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发布“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路线图

28.03.2014  17:48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7日讯(记者 陈淋 蒋亮)成都高新区发布“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路线图。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更加细化、量化高新区“三次创业”路线图。《规划》勾画了未来7年高新区产业发展的路线图,通过打造五级产业集群、优化三类空间布局等措施,充分释放改革、开放、创新三大红利,到2020年,把成都高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为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

   目标:六条基本路径,5级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

  成都高新区以130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贡献超过千亿元GDP和超过百亿元地方财政。在“三次创业”时期,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未来7年将跳出什么舞步?

  新出炉的《规划》目标:要用5级产业集群,将高新区打造成为一个“高端产业集中区”。“《规划》中明确的六条基本路径: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坚持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发展动力上坚持创新驱动为主要素驱动为辅、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组合支撑’、在发展载体上坚持平面空间整合拓展和立体空间高效利用、在发展机制上坚持行政体制创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1个5000亿级、1个2000亿级、3个1000亿级、1个500亿级和3个1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培育1个千亿级、4个百亿级、7个五十亿级、50个十亿级、200个亿级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主导产业。”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邱旭东说。在《规划》主要内容中,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率先提质升位,率先转型升级;在战略目标上,提出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打造高新区经济升级版,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到2020年,力争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收税超过500亿元,培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1000家以上,孵化企业达到10000家,聚集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150家以上。

  而在成都高新区投资服务局局长李伟看来,新的产业规划中,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高端软件和新型信息服务、生物医药、金融;商务服务业;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装备、先进环保产业,将成为主攻方向。“因此,我们接下来还将加强强链和补链的招商。

   布局:一核两区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增长极核

  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而不是以要素驱动来获得增长,这是成都高新区在制订《规划》过程中探讨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规划》提出的破解之道是:“一核两区多园”,通过优化三类空间布局,按照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纽带,科学统筹西部园区和南部园区资源,合力建设高科技产业新城。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核两区多园”总体布局,是指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的增长极核,着力优化创新型都市产业战略性布局;优化现域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多方位拓展空间资源,形成开放式布局格局。

   改革:以更加市场化的做法,改变资源投入方式释放新红利

  《规划》既出,下一步便是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成都高新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自去年10月发布“三次创业”战略以来,成都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已经启动,随着《规划》的出台,改革进入“破冰期”。在《规划》中,对创新研发的投入比,也有了明确量化:“到2020年,力争研发投入占GDP比重8%以上。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改革主要体现为资源投入方式的改变,“”和“”是两个主要方面。在产业发展方面,在有条件的领域,成都高新区将出台新的扶持政策,以更加市场化的做法,逐步代替过去直接拨款进行扶持的方式。“主要是想通过改变资源投入方式,释放新红利。”在成都市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的介绍中,“市场化”多次提及。

  成都高新区将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发挥市场投资主体作用,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产业重点领域发展、专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将设立政策性产业基金,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强化政府投资平台功能,以及对内部机构、人员以及绩效考核的调整。

   开放:建国际合作产业园区,产业触角伸向西亚东欧

  除改革、创新,“国际化、全球化”也成发布会热词。“充分利用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枢纽中心城市的优势,拓展开放合作的平台,但是要实现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战略,我们将进行一些更大胆尝试。”汤继强介绍,目前正在酝酿“国际合作产业园区”,依托成都“蓉欧快铁”和双流国际机场航空港等优势,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主线,连接长江经济带,依托中亚国家矿产、能源、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共同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开展矿产采掘加工、对外贸易和能源输送,将产业触角伸向西亚和东欧,解决高新区主导产业能源供应、原材料采购、半成品加工、产品装配和市场开拓等需求。在国际资本投资合作方面,鼓励高投集团在境外设立专业投资公司,精选生物、电子信息等领域,与当地合建产业园区或开展股权投资,在保证投资收益的同时,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及时把握国际产业发展趋势。

  “预计规划方案将在4月份出台。”汤继强透露。而在招商引资上,成都高新区的目光也将更多投向海外。“我们还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招商引资机构的设置。”李伟说道。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