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鲜市场近年投诉不断 多部门开展联合"史上最严"整治

20.10.2014  07:52

 
  10月18日凌晨2点半,青石桥水产市场附近的街道被前来送货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街头堆满货物。

 
12年前的青石桥市场还是沿街摆难。

原标题: 半夜喇叭声卸货声 声声刺耳

近5年投诉不断,多部门开展“史上最严”整治,噪音臭味有所改善

华西都市报记者崔燃实习记者杨雪摄影陈羽啸郝飞刘陈平

近期,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又被投诉扰民了。一位成都市民在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栏目留言说,每天半夜两点,青石桥海鲜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路面停满各类卸货、进货的车辆,推车在地面推得哗哗响,污水和腥臭味也长期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在接到投诉后,成都多部门开始了对青石桥海鲜市场的新一轮整治,甚至昼夜不间断执法。

从开始较大面积出售海鲜计算,青石桥市场存在已整整20年。除了长期被投诉扰民之外,这里也给众多的成都人留下过美好回忆。在成都这个内陆城市,青石桥最早将海鲜带上了普通市民的餐桌,甚至到现在都是成都海鲜的符号。而青石桥海鲜市场的扰民,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简单故事。扰民与便民的纠结,在这20年中一直纠缠不清。

症结

车多人杂

凌晨3点司机狂按喇叭

针对市民反映的青石桥海鲜市场噪音扰民、臭味难闻和占道经营等情况,从今年9月开始,锦江区督院街街道办事处联合成都交警三分局,开始了对这一地区的整治行动。

为了减少噪音,成都交警三分局的夜间巡查组每天凌晨3点都会到青石桥北街和南街一带进行清理工作。交警三分局二大队副大队长胡斌说:“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道路堵塞后有的司机狂按喇叭,只要道路问题解决了,噪音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街道办城管执法中队也24小时不间断对商家进行劝导和规范。只要看到有商家上下货物和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声音太大,执法队员都会上前进行纠正。督院街街道办城管执法中队队长赵洋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整治,问题已经有所改善。同时,街道办安排清运公司每天早上5点开始进行清扫作业,增加冲洗、清扫频率,定期对该区域进行消杀,减少海鲜异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现在,根据街道办的要求,商家自备3个大垃圾桶,方便清运公司进行垃圾清运。“目前觉得3个桶依然不够装,下一步准备加大垃圾收运的频率。”赵洋说,在近两个月的整治活动中,文明经营的观念已经对一些商家产生了影响:“除了市民反映的噪音、臭味都有所改善外,一部分商家也开始慢慢接受了。

记忆

那些味道

吃海鲜曾是最“”谈资

在青石桥附近一个老小区居住的陈大爷今年已经65岁了。他说,投诉与整治,是青石桥海鲜市场近5年来每年都要经历的一个主题。海鲜市场所在的区域是成都不折不扣的市中心,周围商圈林立,附近就是成都最传统的交通干道人民南路。在和成都同样规模的大型城市中,如今已经难见一个建在城中心的海鲜市场。

陈大爷在青石桥已经生活了40多年,每天凌晨两三点钟,海鲜城响起的卸货声、运输车汽笛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都会形成一股刺耳的噪音合奏,不时令他惊醒,有时甚至也会忍不住骂上两句。但在和记者聊天时,他还是首先提到青石桥给他留下的美好记忆。

陈大爷是成都第一批吃海鲜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到沿海地区工作的四川人越来越多,广东等地的海鲜烹调方式逐渐在成都流行开来。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在岷山饭店附近开起了成都第一家大型海鲜餐馆。

吃一顿海鲜,人均消费100元。”他说,花上一个月工资,吃上一顿海鲜,抹一抹嘴,和同事摆上两句龙门阵,是办公室最“”的谈资。甚至朋友到成都后,主人宴请也不再招待川菜,而是到更有面子的海鲜馆去吃。“为了一个好吃嘴,花多少钱都愿意,这就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浙闽商人是最早开拓者

上世纪90年代初,青石桥的农贸市场是成都的四大菜市之一,老成都还记得,当时华西都市报上每天都有青石桥菜市场的菜价信息。青石桥水产价格的变化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新闻。因为买菜方便,青石桥附近的餐馆也不少,一些给海鲜馆供货的沿海城市的商人,就在青石桥菜市场试水零售。

摆上一个大的塑料洗脸盆,商贩们都比谁的螃蟹大,菜市场长期都有人围观。”陈大爷说,青石桥附近的居民,因为地理优势,成为了成都第一批吃海鲜的人。

因为海鲜属于高消费,生意又火爆,越来越多浙江、福建商人都来青石桥卖海鲜,自发形成了最早的海鲜市场。最开始,商贩们都是沿街搭棚叫卖,到了2000年后,又搬进了现在的青石桥海鲜市场。正是这样的历史渊源,青石桥海鲜市场才成了建在城中心的一个市场。

黄金时代赚钱就像地上捡

福建人黄涛(化名)今年35岁,是青石桥海鲜市场的一名商贩。在黄涛的记忆里,青石桥甚至在他的老家福建都十分有名,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只要在青石桥摆上一个摊子,赚钱就像在地上捡一样。现在想想,不知道是不是同乡有些夸张,但对于福建人来说,上世纪90年代成都人对于海鲜的热情,让人难以想象,“听老辈讲,那时候海鲜的价格从福州到成都能翻上10倍,但大家还是争着买。”当时对于成都人来说,吃海鲜是一种庆祝,有喜事时才吃。

福建人以能吃苦著称,他们是青石桥市场最早的“探索者”。夜里上货,早上赶早市批发,白天还做零售。黄涛自豪地说,“这就是福建人创造的经营模式,赚的都是辛苦钱。”不夸张的说,青石桥海鲜市场存在的20年中,至少成就过100个百万富翁。

黄涛却叹息,自己错过了青石桥的黄金年代,当他怀揣梦想来到这里批发水产时,钱明显已经不那么好赚了。

业内

自毁招牌

商家使诈让附近居民生怨?

李先生是成都一家大型海鲜餐馆的老板。他也曾在青石桥做过水产生意,时间超过10年,并因此发家致富。在他眼中,青石桥的便民与扰民很难做到平衡。过去,成都人要买海鲜,只能来青石桥。而现在,成都已经是西部的大型物流中心,海鲜购买渠道多样化。四年前,他曾长期在青石桥进货,但今年他开始选择和广东的水产养殖场直接签约,因为“一手货”更便宜。

与此同时,青石桥水产的竞争也进入了史上最为激烈的时刻,这也是李先生退出青石桥的一大原因。青石桥经营水产的商户约有80个,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要进、出货物约20吨,最少时也有10吨左右。即使一个不足10平米的小店铺,一天进出的货物也有20多箱。这样激烈的竞争,让一小部分想要赚“快钱”的人开始缺斤短两,甚至对老百姓使诈。

当青石桥水产市场的批发功能渐渐缩水后,零售成为了商贩们重要的生意来源,最直接的消费者自然是附近的居民。“缺斤短两最高峰的时候大约是三四年前,这段时间,得罪了很多附近的居民。”李先生说,当时出售水产常见的诈术就是掉包,用黑色不透明的塑料袋,活虾中掺入死虾。坑人的商贩多了,市民们心中不免会有一些怨气。当人们开始不喜欢青石桥时,噪音和异味的污染就显得十分的碍眼,因此投诉就越来越多。

经营者自己打坏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如果在这里买海鲜不再实惠,又吵得不行,谁还会忍你呢?”李先生说。

整治

史上最严

减噪声“货要直接入户

这些年,关于青石桥噪音污染的投诉耗费了黄涛不少精力,规矩也越来越多。

在青石桥做生意5年,黄涛已经记不清市场接受过多少次整治。“大型的噪音整治年年都有。”他说,青石桥海鲜市场24小时都有上下货,凌晨三点前这段时间,是海鲜市场上下货最集中的时段,因为市场缺乏冷库和停车区域,大多都在路边卸货。

最近一段时间,执法部门对于卸货的管理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严”。

10月19日凌晨,黄涛和其他三个商户一同进的水产到货,物流人员按惯例把货物放在路边准备走人,当即就被城管人员制止了。“货都要直接入户。”作为老板,黄涛自己也充当小工把新到的鲜虾一箱箱搬进店里,出了一身汗。物流人员因为赶着去其他地方送货,给他甩了脸色,黄涛连忙掏出一包烟塞给了工人,点头哈腰的把人送走了才算完。

24小时不间断执法劝导

锦江区城管局表示,为了继续加强对青石桥海鲜市场的管理,街办每天白天安排15人、夜间安排12-15人对该区域实施不间断执法、劝导,规范商家经营秩序,对商家越门经营、占道堆物等行为及时进行劝导、整治。

下一步,街办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加大对送货车辆的引导工作,规范其上下货行为。二是加大清扫保洁力量投入,减少海鲜异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三是联系交警部门,请其加大对青石桥海鲜市场周边夜间机动车的管理和处罚力度。

虽然这样的整治堪称“史上最严”,但老百姓与青石桥之间的心结,并非只是单独的整治就能打开的,这个心结需要商贩们用更加专业、更加诚信的态度去服务市民。因为,青石桥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单纯的自由市场了。

记者手记

谁的盐市口?现在问题来了

我来成都几年后,买房安家在锦江桥附近。每天晚饭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闲步逛到大业路口,那里有超市有电影院,还有很多好吃的。如今从锦江桥搬离几年了,对那一片属于“盐市口”的高大上区域的最深记忆,却是超市内经常有的海鲜臭味,这是同一楼海鲜铺面灌到商场送气系统的后果。至于另一侧“青石桥”“古卧龙桥”这样典雅古韵老街名的地方,则更不愿意踏足,原因就是今日我们曝光的脏乱差。

经过几天的昼夜蹲守和走访,我们弄清大业路“清晨菜市”和青石桥“海鲜一条街”其实是共生体,或者说是硬币的正反面。在盐市口之于成都如同淮海路之于上海这样的知名商圈,却“缔造”出污水横流腥臭掩鼻、大小菜贩挤满交通干道的景象,实在与“繁华地段”的称谓不相匹配。

为什么两者是共生体呢?青石桥是不靠海的成都最早接触海鲜的地方,然后带动周边形成海鲜特色餐饮业,带来了配套蔬菜的巨大需求,市场经济的聚集效应自然使地近路宽的大业路“沦陷”,两者互相依存,又“共同促进”,但脏乱差问题都存在。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盐市口商圈的这个脏乱差“顽疾”,咋治?

强令将大业路“清晨菜市”取缔?不现实。问题是这些年来街办、城管整治多次,但城管走小贩进,几乎不起作用。取缔了菜市,餐饮行业也不高兴:我光有海鲜,没蔬菜咋做菜?或者,把青石桥海鲜市场迁到城外?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海鲜市场走了自然海鲜餐饮行业也会走,菜市也自然慢慢散去。但它更棘手的是,海鲜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就是保鲜上对时间的苛刻要求,时间经济是由距离决定的,这也是青石桥海鲜市场一直在闹市区存在的重要原因,而且因为这个原因,青石桥海鲜市场多年积累已成为和荷花池市场类似的复杂商聚区。

两者靠行政手段搬不走,靠整治能不能改善?我们走访了解到的是,10年来相关部门接到的投诉越来越多,整治频率也越来越高,问题却没得到根本解决。那我们设法探讨另一个问题:谁的盐市口?海鲜商户、菜贩会说是他的,我起早贪黑忙着,让市民买到新鲜便宜的货,不能只指着脏乱差说事,却忽略了我带来的生活便利。开车市民说是他的,城市的道路就该畅通无阻。片区住户则会说,你们都是后来者,我们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但不管各方怎么说,“谁的盐市口”肯定不该是属于脏乱差的,在繁华商圈更不该有脏乱、嘈杂、无序,这是所有相关利益者共有的大局利益。如果都各打算盘,这个顽疾就解决不了,然后无休止的猫鼠游戏下去。如果都顾全大局,共同营造和维护一种秩序,加上政府部门有力的规划配套、引导,那很多棘手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了。